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保密风险防控的探讨

2018-07-24周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风险防控保密高校

周晶

摘 要:在新的教育形式下,高校对于保密管理变得更加重视,保密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同时新形势也对保密风险的防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各个高校应该做到加强党对于保密工作的绝对领导权同时还应该完善保密风险防控体系,要强调对于重点领域的风险监督,争取把保密风险程度降到最低的水平,为我国的科研事业提供强大的保障。

关键词:高校 保密 管理 风险防控

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的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工作一直在往前推进,生产过程中的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保密风险的管理根本的目的就在于要抢在在泄密事件发生之前及时发现,从而降低泄密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加强保密风险的防控是实现保密管理更加精确的重要方式,是促进保密管理以及涉密项目的科研生产互相融合的重要举措。[1]

一、高校风险在加强防控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着对于保密风险认识的不够

首先,在高校中涉密项目负责人对于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不够,认为自己作为项目负责人监督科研任务的推进才是重点,对于保密工作的规章制度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主动,在应对保密工作的时候存在着消极厌烦的心理。其次,高校对于保密风险防控工作的难度不能够理解,尝试通过自己的一次性工作得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甚至还指望从根本上完全清除风险。最后,有些时候高校对于保密风险存在着错误的心理,比如一些涉密项目负责人生怕出事,难以把握信息公开的尺度,直接将所有的信息数据封存,造成严重的后果。[2]

2.保密风险防控的能力往往存在不足

一些高校对于保密办对于信息化大背景下信息泄密的严峻形势存在着认识不足,风险防控的措施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实际需要,很多高校对于泄密事件的发现存在着滞后性,检查一些保密装备过程中不认真,很多隐患都是在上级检查中才发现的。[3]

3.高校的开放办学环境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高校作为我国科研教育的主办单位,学校的开放程度很高而且校园内的人员流动非常大,要想和真正的研究所一样做到全封闭是不可能的。其次,我国的高校一般面积很大,承担涉密项目的学院和团队都散布在不同的校区,这样就导致涉密场所分布不集中,保密工作实现的难度很大。[4]

4.高校自身的防控机制不健全

高校自身对于保密工作的防控机制并不健全,涉密项目负责团队的保密效能运行不高,学校对于保密委员会的监督力度不够,考核和责任机制不完善。涉密项目组的成员没有把自身的科研工作以及保密工作进行互相融合,而是呈现出各顾各的局面,学校对于责任追究往往是惩处从宽,这样往往使高校的保密防控机制的运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5]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保密风险防控的相关措施分析

1.深化和贯彻党的领导

在我国从严治党的环境下,高校的保密工作要进一步推进,要做到全面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校的保密办也要承担起带头作用,在党的带领下将保密工作做好。各个涉密项目的项目组要做到组织内的协调发展,重视对于保密工作的规章制度的学习,发挥整个高校党委的政治作用。

2. 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保密责任体系

从高校保密风险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来看,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保密责任体系是进行保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事前控制。结合高校目前保密工作的要点来看,责任体系的建立和责任的相关内容一般是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体现的,首先,从学校的层面上看,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法定代表人,这就要求校长首先要做好带头作用,认真落实保密工作的相关要求,保证国家和党的相关保密工作要求以及方针能够落实到位,并做好相应的后备保障,人力、物力统筹安排。對于学校中分管保密工作的副校长同样也要起到相应的监督作用,将保密工作的相关细节传达给学校中的员工,并按照风险防控的相关要求落实检查工作,并且建立起“首问负责制”的原则,切实保证自己分管部分的保密工作能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贯彻实施。其次,从保密委以及保密领导小组的方面来落实高校的保密风险管理工作,在工作的安排上,保密委要根据各个单位的特点明确各个单位的职责和分工,保密办可以具体地负责保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最后,对于一些涉密的项目工作,项目的总负责人不但要负责该项目的业务内容,同样也要肩负起保密工作的职责,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做到保密工作和业务内容的紧密结合,对于项目组的中涉密工作人员,项目组领导要加强对其的思想教育,是他们能够明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这些工作人员要充分领会自己所处岗位的保密职责,对于工作中需要的保密的事项要了然于心,按照保密工作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保密的责任落实到实处,总而言之,保密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但能够确保各个层级的责任,更是防止保密责任出现了层层弱化的现象。[6]

3.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保密制度体系

完善的保密制度体系创建是保证保密工作的重要外部约束。从高校保密工作的整体概述来看,一套良好的保密制度是保密工作规范、顺畅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形势下风险防控最为有力的外部手段。从目前各大高校的保密情况来看,一些承担有导弹、航天等方面研究生产任务的高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密工作管理制度,并且也有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一些高校的保密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一些管理制度还出现了碎片化的现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几乎没有体现。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保密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各大高校应当充分领会党和中央的精神,按照国家的部署要求,参照系统性、规范性、合理性的相关要求,整体出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保密制度,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要实现“重点补足短板”的原则要求,将保密内容全面填入新的制度建设之中,其中还要包括保密的教育培训、相关涉密工作人员的管理、涉密计算机的公里、保密监督检查工作的管理以及责任的划分与考核等,在高校的二级制度以及专项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高校相关的涉密等级、特点以及高校内部的管理办法设计出一套比较适合自身发展的制度体系,并且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强的执行力。[7]

4.对于重点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监管

首先对定密的风险管理做好把控工作。从保密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来看,准备定密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之中,明确要求高校要按照武器装备国家秘密分为的目录进行,建立并且完善“国家秘密定密事项一览表”,保密委的相关领导和成员也要根据这一国家秘密定密事项一览表进行工作,并对其中的要求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对于一些定密事项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查,从而确保保密事项不出现差错,但是,也要避免过度定密的现象。在这项工作中,相关的领导部门也要对定密事件加大审核力度,并严格审批流程,对于关键岗位人员工作职责的要求要落实到人,对于负责人员的签字权以及定密负责人的审批程序要更加的流程化,将定密的风险降至最低。

其次,对于涉密人员要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应当对上岗管理更加的严格,坚持落实“凡进必审”的原则,对于敏感部位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审查,并与他们签订保密的责任书和承诺书。对于岗位人员的管理也要重点抓起,要加强涉密人员的教育培训,并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培训体系,并且使这种培训更加的常态化,这非常有利于提升涉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对于涉密人员的等级也要划分开来,规定并区分不同涉密人员的权限和职责,当然,还要对涉密人员的出入管理严格要求,对于外出以及出入境要做好备案,对于离岗的涉密员工也要定期关注,并及时清退这些离岗员工的涉密载体,并落实其实际的特点站考脱密期的相关管理流程。

最后,对于比较要害的重点部门要加强关注,对于涉密的载体也要重点管理。在具体的工作流程中,要严格履行涉密载体的制作环节、收发环节、传递环节、借阅环节、使用环节、使用环节、复制环节等。按照国家规定的最小化单位来对国家机密进行接触,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应当首先加强对于涉密载体的传递和复制环节加大把控力度,从而确保一份有效的涉密载体能够按照全生命周期的要求进行风险管理和把控,对于一些涉密会议文件的管理,要求收回的应当在显著的位置注明“会后收回”等字样,对于一些掌握国家核心机密的部门也应当结合当前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设置必备的生物识别技术,对于人员的进出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同时,对于工作场所之中的无线网络、手机网络的管理也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结合当前高校的保密工作现状,我们可以发现,高校的校区一般是比较多的,涉密的场所也是比较分散的,所以这对于保密工作的开展是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的,在以后的工作中,高校要创造出一些条件来使一些实验室尤其是涉密实验室更加的集中,从而实现统一地管理。

此外,计算机以及信息设备的管理也是尤为重要的。在我国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于高校保密工作来说确实非常不小的挑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系统是高校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于涉密的计算机以及存储的设备进行标记,要做到这些设备和外网进行严格的隔离,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本学校的内网,并且防止涉密的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相互交叉使用,避免感染网络病毒的入侵。日常的防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聘请专门的机构建立其比较使用的安全保密的相关措施,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加强内网平台的风险评估和预防能力。安全保密产品的配备也应当加强管理。对于办公用品、通信设备、打印机、复印机以及传真机要做到专人保密管理,维修、更换的手续要齐全。

5.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排查防控机制

风险排查防控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风险定期排查识别机制是整个防控机制的基础。在这一环节的工作中,密源的关注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密源和非密源的鉴定也是需要管理人员掌握的。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全面摸排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从项目的计划书、实施过程以及检验过程都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摸查,对于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地方应当重点关注,从而确保风险点的准确性。此外,对于以往出現的安全问题要加大摸排的力度,对风险点进行更加细化的分析,使防范的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还要在机构的内部形成固定的风险自查机制,不但可以通过自身查找还可以通过组织查找的方式来实现对风险点的监控。

其次,风险评估的预警机制也应当更加的健全。相关的评估人员可以根据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危险程度将一些事件按照保密的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对于一些高风险的事件要尤其加强预警。在一些关键环节中,高校中的保密办、军工办等工作人员应当就风险防范的相关要求对项目的负责人和管理团队进行约谈,使其明白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其流程加大监督。在当前的形式下,泄密工作的善后处理也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方案,一旦发生了泄密事件,学校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防止国家的利益损失进一步扩大。

最后,风险防控的考核机制也应当逐步建立起来。一方面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要切实落实下去,按照首问负责制的相关内容进行处理,而且防控的主体和风险点要形成一一对应的局面,监督的责任也应当落实到位,尤其在奖惩的考核方面,固化考核机制是要建立起来的,这项工作可以由学校的分管领导进行管理,对于一些保密工作的风险点进行排查。同时还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把检查组的检查结果纳入到项目组的绩效考核之中,对于工作优异、风险把控较好的项目组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出现失误的小组,要落实问责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效的保密风险防控工作更加具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姜建忠.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保密风险防控的思考[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4):67-68.

[2]黄雅娜. 基于COSO框架的X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应对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

[3]王鹏举. 高校实验室风险识别及管理方法探析[J]. 时代教育,2017(07):186-187.

[4]马金. 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的高校保密工作研究现状分析[J]. 办公室业务,2017(23):4+7.

[5]吴玉霞. 浅谈建立高校档案信息安全保密体系[J]. 内蒙古教育,2016(30):11-12.

[6]徐洁. 高校参与国防科研的保密管理问题探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16(07):21-23.

[7]曹郑玉,张守华. 高校军工建设项目风险因素的测度、识别与实证检验[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4):103-109.

猜你喜欢

风险防控保密高校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