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8-07-24李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阅读新课标教学策略

李慧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教育事业的各个阶段都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改革措施,不仅在教学模式上发生改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上也随之革旧迎新。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力求跟随时代的步伐发展创新,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模式的推行作出了针对性的讨论。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认识生活,了解知识的启蒙式教育学科,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所传授的新知识会产生极强的好奇心理,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就是基于此,简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性,系统性的完善总结,从而得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兴趣,积极主动的开拓思维,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的感受知识所带来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方面健康发展。

一、阅读模式下,学生兴趣的有效促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能否接受新型知识影响极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极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在兴趣方面的范围,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使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不会感觉乏味无趣,调动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

1.培養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学习方法适当的变化,不同的课程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1],同时仔细感受不同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反响,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改变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起来,养成学习习惯,使学生能自主的进行学习任务,从中获取满足感,产生学习的愉悦心理。

2.创设情景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进行课堂模拟[2],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又或者模仿课文中的情节人物,使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情节中的语言,神态等,令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的促进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正确的引导学生阅读

在现代日益发展的生产生活中,阅读类型的增多使得现代文化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有积极的阅读,也有消极的阅读,而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是非的分辨尚不明确,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所接触的阅读类型及时调整,引导学生健康阅读,规范学生的语言运用。对于一些曲解文意的思想要立刻做出改正,防止学生在心理上出现缺陷,从而领悟文章中所表达的真正内涵。

三、创设教学情境,开拓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文字中所含的深刻含义无法完全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运用一些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理解。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中所述的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文章内涵和文章特性[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内涵修养,进而提升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例如:在讲解《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一课文时,文章中大面积描写了南沙群岛的美丽景象,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将有关南沙群岛的图片预备,在课堂上为同学展现,让同学能够切身的感受到那种即美丽,又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感于目,会于心,将课文的内容变成立体的情景,深刻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

四、正确的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的阅读引导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哪些方面,这样的阅读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更影响了学生的主动阅读的心理。而在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自身的备课设计就需要进行不同层面的准备工作,所以,在对学生的阅读推荐中,同样会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阅读,此外,教师涉及的阅读层面都是以教学的内容为主要目的,避免了一些劣质的资源,从而在学生阅读时,节省了不必要的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然而,仅仅是这样的阅读范围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收效甚微,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内容通过教师的间接引导能够了解,但无法深入体会,所以,关于学生平时的阅读方面,教师也要着重观察并耐心引导,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不同程度的阅读引导,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也能切身的感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学会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解决生活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也要经常与同学进行阅读上的交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领域中相互学习,构建自身的个体化形象。

五、引导学生进行观后感悟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会产生自己专有的独特见解,在同样一篇文章中,不论是感受方面还是理解方面,不同个性的学生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体验。而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感悟展现出来,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鼓励学生对文章阅读之后,进行观后感的书写,使学生将体会到的感情记录下来,做到文本的积累,通过不断的积累感悟,书写感悟,学生的阅读水平将会有效的提升,文学素养也会随之增强。

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语言的感悟也会不同,这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周围环境,家庭情况,生活经历等因素相关联,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积极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并作出正确的指导,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负面心理。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触文学知识的启蒙教育,对于整体义务教育而言,是培养学生全面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体系下,语文阅读模式的逐步推行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至关重要,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还需教师们不断的在实践中进行钻研磨砺,进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宝贵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8,20(2):85-86.

[2]王滢滢."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8,31(24):60.

[3]张艳红.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8,12(23):61.

猜你喜欢

阅读新课标教学策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