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智障生数学教学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2018-07-14林秀华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数学教学培养

摘要: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关注智障学生的发展与能力培养,以提高智障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与自主思维能力,体现教育教学的现实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智障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不仅能进一步培养智障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智障学生的数学意识,还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对智障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如何有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轻度智障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展开分析,希望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教学;智障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

元认知能力是弗拉维尔在1976年提出,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调节,对学生的智力发育、学习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的调节。笔者认为,元认知技能对于智障生数学学习、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智障生的智力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后天的训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地培养智障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推动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 转换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轻度智障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現阶段新课程标准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应加强对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认识,明确元认知能力对轻度智障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数学能力,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因而,教师应积极转换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设计更贴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元认知能力,促进智障学生的快速发展。

二、 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探究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多种途径

数学教学是强化智障学生思维活跃性、发散性的主要途径,只有不断转换教学观念,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才能探究出更多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数学具有多变性与灵活性特点,如何利用数学教学的这一特点,加强智障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当前特殊教育工作者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同时,在元认知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将元认知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元认知能力的应用价值。

三、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轻度智障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有效措施

1. 设置提问表单,培养学生元认知计划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会智障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重要保障。数学教学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教师可以从数学问题入手,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例如,在做数学应用题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了一系列的提问表单,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认知。如:“在做应用题时,我首先应该做些什么?”“应用题中有我不认识的字吗?”“读完题目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已知条件?”“应用题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我的答案是完整清晰的吗?”“我算得结果是正确的吗?”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进行自我提问与自我答复,久而久之帮助智障生养成自我提问的习惯,培养学生元认知计划能力,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元认知知识的传授,并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强化这些知识的应用。同时还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等方式,诱发学生产生元认知体验,并不断提高这些体验的精确度,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2. 将数学知识与故事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数学教学相对于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来讲略显枯燥,因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通常利用趣味故事来讲解数学知识,不仅能有效集中智障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部分知识时,我将故事《好心的小狗》做了以下的调整:“小狗在路边玩耍,看到小兔子正在卖力的拔萝卜,但是却一根都没有拔出来。小狗走过来帮助小兔子一起拔萝卜,但也于事无补。而后,通过小狗的仔细观察,发现每个萝卜上都有一道数学题,只有答对才能将萝卜拔出。因此,好心的小狗帮助小兔子一起做起了数学题,最终通过他们的努力,将萝卜全都拔了出来。”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充当“好心小狗”的角色,积极地帮助小兔子算出每一道数学题,从而在体会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深化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记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 重视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评价是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的主要保障。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评价方式,掌握评价技巧,并对学生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控制引导,完善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从而在提升智障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更好体现数学教学的教育价值。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应正确引导智障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善于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避免智障学生发生自暴自弃、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等现象。同时,在智障学生遇到挫折与失败的同时,及时帮助他们进行原因分析与心理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更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阶段目标,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智障生的元认知能力,从而在提升智障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季芸.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轻度智障学生的元认知能力[N].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4):47-50.

[2]王淑芝.智障学生数学启蒙教学初探[J].职业技术,2017(11):107-109.

[3]侯茹,高荣发,蔡波等.元认知能力的培养[N].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80-81.

[4]季芸.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智障学生的元认知能力[J].现代特殊教育,2016(2):44-45.

[5]姚琳琳.智障生数学学习困难矫正案例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5(5):25-26.

作者简介:

林秀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数学教学培养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