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问”促进学生思考让“说”突出学生思维外显

2018-07-14王雪微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要: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都始终致力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如此目的,追问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教学追问,不仅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且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继而促进学生思维的良好发展。本文通过具体分析让“问”促进学生思考,让“说”突出学生思维外显的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外显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外显;以问促教

虽然,“说”仅是语言中一项较为简单的口头表达形式,但其中必定包含着个人的思维。故就语言而言,“说”必定伴随着思维的结果,也是思维得以具体体现所仰赖的重要载体。既然,语言与思维之间本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那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若学生能经常磨炼自身的语言,则其思维亦能得到有效锻炼,并最终促进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 让“问”促进学生自我思考,让“说”展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思维外显能力,追问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当然,若以追问的方式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则需确保追问过程充满数学味,如此方能避免学生思考流于问题表面。而在此过程中,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过程清晰且准确,则说明其对问题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反之,若学生无法深入理解问题,则势必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达。

例如,在学习“乘加乘减”的内容时,其教材中插入的是小熊掰玉米的情境图,主要包括4棵玉米,而有3棵玉米秆上面都结了3个玉米,剩下的一棵玉米秆上被小熊掰走了一个而只剩下2个玉米。问题:试问玉米秆上总共还剩下几个玉米?老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位学生提出:3+3+3+2=11(个);另外一位学生直接说道:3×3=9,9+2=11(个)。当学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之后,教师便可基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如此将能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凸显学生的思维外显能力。

二、 让“问”读懂学生思维的本质,让“说”完善思维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学生当是课堂学习中当之无愧的主体。对此,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小学数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并致力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均是独立的个体,而不同个体的学习基础、水平以及能力均有所不同,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应针对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见解来加以引导,并挖掘不同解法,如此方有助于学生外显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针对“周长”的相关内容教学,老师可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提出:什么是周长?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到这个概念,所以常常感觉到不知所措。然后,老师指着纸上的图形问道:那你们谁能够说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呢?这时部分学生茅塞顿开,都纷纷举起小手起来回答。其中,一位学生说道:“图形的外围就是周长。”另外一位学生又接着说道:“图形一周的长度”。老师说道:“同学们都说得真不错,还有要补充的吗?”整个课堂就围绕“周长”这个概念展開,让学生通过指、描、说来深入认识周长。通过将学生对生活的经验转化为对教材内容的感知,以此建立起完善的数学模型,继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外显能力。

三、 让“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说”拓展学生的思维

上文中我们提到,学生均是独立个体,而不同个体之间,无论是在学习的能力、水平或是生活阅历等各方面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务必顾及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水平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此方能尽可能满足不同层级学生各自的学习需求,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同时,老师就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时,应该尽量选取合适的时机,紧密围绕教学重难点知识指导学生探究,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当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应结合学生实际来设计相应的例题,如针对如下例题,“有一排小球,其是按照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排列顺序,那么以此排列规律,则第18个小球应是何颜色?”针对此例题,学生纷纷给出了最终答案,在教师追问学生的解答方式时,第一名学生答道:第18个球应该是绿色的,我是用数的;另外一位学生说道:老师,我是用7×2=14,而18较14多4,所以只需要数4个则是绿色;还有一位学生说,将7种颜色视为一个组,将18除以7得2还余4,这样就是有2组还多了4个,这样多出来的第4个则是绿色。在听了学生的观点之后,老师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如此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余数相关知识的认知,又能切实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外显能力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特色,对学生学习数学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务必结合学生当前的数学认知水平及规律来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德敏.小学数学以问促思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发现:教育版,2016(12).

[2]张静.以问促思,全面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5).

[3]苏丰南,潘江武,覃小平.小学数学“以大问题导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四种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8):35-36.

作者简介:

王雪微,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