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课堂创新教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18-06-28陈红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课堂应用体验式教学语文素养

摘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教学虽紧紧围绕学生实际展开,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成绩却不升反降?求其原因,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导致小学语文成绩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语文素养;体验式教学;课堂应用

一、 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虽紧紧围绕学生实际展开,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成绩却不升反降?求其原因,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导致小学语文成绩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课程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题型设置、考察重心、导向引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语文教学却始终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对课程改革缺乏敏锐的观察,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传统教学法不能和高考新变化有机结合,不能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任务有机结合,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 体验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其本质是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升级版。虽然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体验式教学法的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自问自答”,即由学生自己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经验和锻炼。

三、 传统教學法和体验式教学法之间存在的矛盾

(一) 形式与内容如何统一?

合作学习应该完成从“形”到“神”的转变。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应以合理划分的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要积极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提高学生参与率,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氛围。但是热闹的背后,很多人担心小组合作学习会不会有名无实。因此,不管采用哪种课堂组织方式、使用哪种课堂教学方法,教师都应该在课堂上、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各类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确定学生互动交流展示成果的方式:小组内部交流、全班集中展示、小组竞赛表演等等。比如在教学演讲词《为人民服务》时,教师播放演讲现场的音频片段,让学生在聆听原声的过程中感受毛主席演讲现场悲伤却不失力量的氛围,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走进课文,去理解毛主席演讲背后,那一颗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心灵,从而把握演讲词的中心意思。《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中设计访谈模式,由学生开展角色扮演,互动交流,采用访谈的形式,走进建设者的世界、走进建设者的心灵。把握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在进行《守株待兔》《南辕北辙》的教学时,组织学生利用第二课堂模拟寓言故事进行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自觉把求知欲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保证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 教学内容如何取舍?

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要突出重点,以“一课一得”为基础标准,杜绝面面俱到。在抓住关键、主脉、重点、中心的基础上舍得放弃。要结合单元内每篇课文的侧重点,分清教学篇目的主次,哪些是本文要讲解的,要让学生识记、掌握的,哪些是了解、铺垫、附带的。一节课认准一两项任务,学透了,练熟了就可以。西北师大教授靳健先生提倡的“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仍然不会的不讲。)可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取舍的方法之一。

(三) 如何协调短期效益与长远培养?

“高效的课堂不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数量,而是要看教师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关注了学生的生活,要看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多长的过程具有意义。”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先生的理解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短期效益与长远培养的协调问题。体验式教学法,在语文的教与学中是一种新的思路。同样,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若能有效地与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必定能为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良好的作用。

四、 对待体验式教学法应有的态度

面对——融合——模式。对传统教学法不能完全摒弃,对体验式教学法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有具备接受新教法,运用新教法,在实践中去检验新教法的意识;将传统教学法与体验式教学法相互融合,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适合自己、适合学生、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的“三级建模”。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页.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页.

[3]网络资源:百度百科“体验式教学法”基本含义.

[4]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价值引领是高效课堂的灵魂[J].搜狐教育[名家].

作者简介:陈红,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合作市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应用体验式教学语文素养
Scratch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