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璞归真 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2018-06-16吴洁

关键词:语文味文本解读

吴洁

摘 要:要想返璞归真,回归语文的本色,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教师就必须从文本和语言文字入手,指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引领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通过日积月累形成文化的积淀,才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语文味;文本解读;语言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70-2

谈语文味就不得不首谈程少堂老师。程老师在2001年率先把“语文味”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快感。”这是对语文味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阐述。2009年他又对语文味的定义进行修改和完善,之后有不少学者专家对语文味有不同的论述。综合看来,笔者认为,要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就要返璞归真,回归语文的本色,从文本、语言文字入手,指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引领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日积月累形成文化的积淀,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以下两大方面:

一、准确多元的文本解读

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对文本的解读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和基础,特级教师于永正对解读文本曾有过精辟见解,他认为,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必须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深入挖掘教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有语文味道的课来。那么如何才能成功的解读文本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体会。

(一)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论世

孟子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因此,了解作者的创造背景、个人经历,对于我们准确、深入理解文本,明确作者的创造目的大有裨益。以教学《孔乙己》为例,对该文主题的理解,一般认为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批判某些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诚然,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不乏对封建科举制度、教育制度的批判,但据孙伏园的回忆,鲁迅谈《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确,孔乙己就是咸亨酒店里的“玩物”,小说从头至尾描写了当时社会从肉体上、精神上对孔乙己的摧残和嘲笑,揭露和鞭打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冷酷的现实。

(二)站在学生角度,多元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阅读也应该是多元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张扬个性的时代,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必然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当然,并非只要独特的就是好的,有学生认为愚公移山不如搬家来得简单实际;也有学生指出朱自清的父亲不懂交通规则……这些解读显然都出现了偏差,都是不理性的,甚至是不尊重文本。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强调个性化阅读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二、循序渐进的语言品味

朱自清先生说:“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品味,这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笔者的理解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那一枚带核的青橄榄,越嚼越觉着它的味儿;又似一杯清茶,越品味儿越浓。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赏析文章耐人寻味的语言,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对文本充分朗读、对文本有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字词进行赏析和品味,进而让学生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和主旨。具体来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读”字当先,整体感知,事半功倍

著名语言教育家韩军有句话说得好:“三分文章,七分朗读,就成了十分完美。”可见,朗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首先,朗读是阅读的起点,在充分的朗读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感受中华民族的悲壮历程,感受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感受伟人的精神风貌,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感受凡人的多彩人生……唯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对文本有整体的感知;其次,朗读是理解文本的方法和手段。例如,《晏子使楚》第二段中,楚王与晏子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读准两人说话的语气是把握两人性格的关键。因此在上课时,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注意楚王“齐人固善盗乎”这句中带有的轻视态度,和“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这句中楚王无奈、尴尬的语气,从而不难看出楚王的仗势欺人、自作聪明。同样,晏子“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的设问和“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的反问,让大家充分领略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真不愧是一位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爱国志士!这样,通过朗读这个最简单的方法,文章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当然,朗读的方法有很多,默读、齐读、泛读、精读……各有各的效果,但无论怎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永远是语文教学中最常有、最简单,也是最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二)以“本”为本,精读细品,含英咀华

汉语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它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形象的语言。于漪老师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所以,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言,抓住关键语句、关键字词,读一读,嚼一嚼,品一品、悟一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呢?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1.形象感知法。

如元朝散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诗语言之精炼,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诗仅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副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精炼之至。但是精炼而形象: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的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结句中的“断肠”二字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细细咀嚼,学生也仿佛肝肠寸断,悲从中来。学生逐字逐句品位后,更折服于古人遣字造句之精妙,表情达意之匠心。

2.比较揣摩法。

有些文字直接品味难尽其妙处,不妨采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可能会有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感觉。比如《给我的孩子们》一文,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丰子恺对孩子们纯真生活的憧憬之情:“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试想把句子改成“我的孩子们!我每天不止一次地憧憬你们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改动、比较阅读,学生一下子就发现原句倒装的强调效果。再如小说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如果缺少反复的品读、赏析,那么所有的理解和体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孔乙己从“排出九文大钱”到“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在鲜明的对比中清晰可见孔乙己的进一步穷困潦倒,精神、肉体所受的摧残之深,由此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旨才能落到实处。

“语文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是品得到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文本入手、从语言入手,带领学生去欣赏、去感悟、去共鸣,这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猜你喜欢

语文味文本解读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