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2018-06-16汤小风

关键词:培养途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汤小风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核心素养的内容谈起,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6-1

要想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必须打破原来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割裂的局面,侧重于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即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心智,让他们自觉地将素质能力的提升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实现个人知识体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素质能力的共同提升。

一、准确把握教材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新教材的编写的出发点强调了生活逻辑为起点,所以呈现方式是知识“碎片化”,学生的分析概括难度加大。这对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教材的把握要“深入浅出”。所谓深入,主要是指教师不但要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而且要准确把握教材文本背后的思想高度。其次是要“浅出”。这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深入难,淺出更难。水平高的老师往往也是讲课最通俗、最形象的,反之,满口深奥的术语,讲得学生晕头转向,往往是自己也搞不清的角色。如:深入钻研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知识都可以转化为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什么”,如:含义、表现、特点等;第二“为什么”,如:目的、影响、重要性、必要性、原因等;第三“怎么做”,如:建议、措施、国策、战略等。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层层递进为学生搭建了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把分散的、抽象的知识简单化,便于理解和吸收。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最普遍的学习方法,也是很受学生青睐的整理知识的途径,可以普遍应用于每一课的知识点学习中。如苏人版九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为例,第一框介绍了中华文化的特点,第二框介绍了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第三框介绍了如何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这样,将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易于理解的知识脉络,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目标,理解教材知识。

二、设置有效的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单位时间内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如何布置作业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设计,可能存在三个误区:第一,只布置纯记忆的作业。部分学生甚至教师都认为,思品课只要记记背背就能应付中考,可从这几年的南京市中考看来,如此的教与学实在不可取。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更谈不上把它们内化为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有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考试时才能灵活运用,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行为。第二,作业形式单一。为了应付中考,和中考接轨,作业设计常常以选择和材料的形式出现。这样的作业对于九年级中考复习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可能意义并不大。第三,深陷“题海战术”。做题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作业的设计不具有层次性,简单地认为熟能生巧,那就是事倍功半。再加上思品教师所带班级一般较多,如果学生作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批改,那还不如不布置。因此,有效作业的设计要下几个方面把握:

1.作业的设计应该立足社会。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教师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话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思想品德课的魅力,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趣味无穷的氛围中享受作业的乐趣。比如今年在备九年级苏人版教材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这一课时,我设计的预习作业就是利用周末时间看2017年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节目,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授课时正好以《开学第一课》的甲骨文“正义”两个字的解说导入,课堂上学生就能和老师进行比较直观的交流。

2.作业的设计应该立足生活。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6课《换个眼光看老师》的内容时,我从现实生活入手,布置学生与老师进行一次访谈,共同分享对老师的了解。学生通过与老师的交谈以及在生活中的观察,体会到老师日常工作的艰辛,从而更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更懂得感恩老师的无私付出。

3.作业的设计形式多样、力求有趣。除了最基本的作业形式做题以外,上面还提到了看视频、访谈等形式,这属于课后的行为作业。行为作业既是对课堂教学空间的拓展,也是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前的准备和训练。行为作业具有即时性、丰富性、实践性、个性化等特点,具有传统“纸笔作业”无法承载的功能,对于丰富学生道德情感、深化学生道德认知、培育学生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设计消费者权益受侵害及保护情况调查问卷表,开展社会养老及社区养老新方向的调查研究,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研究等。

总之,学生是充满创造力的群体,我们应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的进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不断地反思、总结、学习、提高。

[参考文献]

[1]单盈盈.利用生活化素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02).

[2]陶健.浅议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2016(09).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