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

2018-06-16王城

关键词:图式理论情感教学

王城

摘 要: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侧重于词汇语法教学,以文本阅读为形式,着重讲解生词生意,熟词生意等,并就文本翻译学习文本,寻找信息,而忽略了对于文本本身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阅读思维的训练。本文就牛津英语模块八第三单元“Visiting the masters”同题异构的两节课为例,通过对比及对教学效果的调查,阐明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情感教学、思维教学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图式理论;情感教学;思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67-2

图式(sc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著作中,而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图式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的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从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图式理论框架下的阅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已有背景知识,从而调动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让其体会文本中的文化和情感,并不断在大脑中构建新的图式,提高阅读能力。本文将传统阅读方式和图式理论下的阅读方式的两节课进行对比和分析。

案例一:

步骤一:导入

1.询问学生知道哪些种类的绘画。

2.以直观的图片向学生展现一些著名的画家,并让其说出姓名及其代表作。

【目的: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信息,通过询问,检查查找情况,并用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入文本主题】

步骤二:阅读

1.快速阅读

1)文中提及几位著名画家?分别是谁?

2)文中提及几个博物馆?分别是什么?

3)李明的旅游路线是什么?

【目的:锻炼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仔细阅读

1)就文中提及的著名画家,分别找出他们的相关个人信息(如:出生地,国籍,……)

2)就以上信息进行总结,整合成一段不完整的文字,要求学生用词补充重要信息。

【目的: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信息;用填词的形式,既让学生学会重点单词,又采用了类似任务型阅读的题型,贴近高考。】

3.测验

以判断正误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文本中出现的信息的记忆。

【目的:强化学生对文中重点信息的掌握。】

步骤三:阅读后运用

就本文中所习得的重要词汇和人物介绍的方法,介绍一位画家。

【目的:将所习得的人物介绍方法及重点词汇运用到实践中,争取所学内容的内化。】

案例二:

步骤一:导入

1.什么是“大师master”?

2.这封邮件将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目的: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以预测的方式直入主题,锻炼学生的推测技巧从而了解可能涉及的内容,将“告诉我”变为“我知道”,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步骤二:阅读

1.快速阅读——列表格完成以下问题

1)按顺序列出李明参观的博物馆;

2)博物馆所在国家;

3)博物馆收藏的作品名及其作者;

4)标注博物馆所在段落段落,分析文章结构。

(完成后填写表格)

【目的:以表格形式呈现简单繁琐信息,将文本脉络及参观路线清晰展现,让学生对其印象深刻,完成了从“意义支持”到“意义建立”的过程。】

2.理解欣赏性阅读

1)展现Picasso画像及其一副作品,并以此展开讨论:

a. Picasso以什么而著名?

b. Cubism有什么特征?

c. Picasso是一位什么样的画家?

【目的:问题渐难渐抽象,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文本,进入理解、分析、归纳、推理的阅读思维训练,有助于教师活化教材。】

2)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引出其他几位画家及其代表作:

a. 在最短时间内说出作品的名称及作家的姓名。

b. 说出其中最具价值的一幅作品。

【目的:重在复习已有信息,加深印象,并补充额外信息。】

3.比较欣赏阅读

1)Picasso和da Vinci的相似之处;

2)Monet和van Gogh的相似之处;

3)Monet的特别之处;

4)van Gogh的悲惨之处;

【目的:通过对比及对人物性格人生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中人物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步骤三:阅读后讨论

就van Gogh的人生为例,讨论成名之路,及对自身发展的启示。

【目的:鼓励学生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内心情感,既升华情感,又锻炼学生词句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就所学内容在不同时间段对两个班进行了相同的测验:

测验一:

测验时间:当天

测验内容:1.文本中所涉及人物和绘画作品的重要信息;

2.主人公參观的行程路线。

测验结果:第一点的测验结果基本一致。第二点案例一的班级基本没有完整的路线,而案例二的班级则基本上都有非常完整的路线概念。

测验二:

测验时间:两天后

测验内容:同测验一

测验结果:对所学知识都有所遗忘。案例一班级对第一点遗忘明显,第二点基本与第一次测验结果保持一致。案例二班级对第一点遗忘稍好,对第二点基本没有遗忘。

测验三:

测验时间:一周之后

测验内容:就这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测验结果:案例一班级学生普遍无话可说,所写内容都局限在人物和作品的介绍上;而案例二班级学生除了人物和作品的介绍,更多地对人物进行了分析,并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展开叙述。

通过三次测验的结果分析,不难发现案例二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更为长远,因为它不仅仅浮于文本表面的孤立信息,而是深入内涵,将孤立信息联系起来,并与学生自身的实际相结合,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语言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情感的媒介和载体。英语语言的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更应该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浸润生命,丰厚精神。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积累、感悟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情感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图式理论在医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舞台恐惧与情感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