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之思考

2018-06-13孙小淳

戏剧之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闻生产传播新媒体

孙小淳

【摘 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以及传播途径,也改变了人们的新闻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本文从新媒体自身特点出发,探讨当下新闻领域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上的深刻变革,以及新媒体对新闻的二次催生和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生产;传播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226-01

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新媒体衍生奠定了基础,“实时性、海量信息、裂变式传播”等等已成为新媒体的自身特点。而随着新媒体媒介的日益成熟,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更加多元化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主体、信息定制化等。本文主要从当下新闻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两个方面来探讨新媒体影响下新闻自身发生的变化,同时就这种改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对新闻本身而言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对新闻内容产生的影响

(一)实时新闻,全天候更新

由于新媒体是在市场体制下被催生的,追求效率和市场最大化是其商业特征,同时新媒体内容的审核和把关没有传统媒体如电视和报纸那样复杂和严格,这也保证了新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推出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鲜事,相比传统媒体更具时效性。

(二)海量新闻,多端口百花齐放

互联网是浩瀚的信息海洋,每天源源不断的信息被生产消费,信息很快就被堙没其中。而新闻的媒体属性则被要求不断生产新内容、报道新事件。受众对新闻的巨大需求也使得大大小小的新媒体平台的新闻产出量巨大,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界面,甚至是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都是新闻生产和传播的端口。

(三)新闻信息定制化、个性化

新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相较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是新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生产真正实现了一对一、定制化的生产。传统的新闻生产机制决定了新闻“点对面”的传播模式,受众没有选择观看什么新闻内容的权利,只是被动地接受。新媒体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实现了信息分流,针对不同人群推送个性化新闻内容的定制化服务,更精准地满足了用户需求。

二、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病毒式、裂变式传播

新媒体中新聞的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接受,它赋予了人们主动传播的自由权,因此一则新闻能够很快在新媒体的关系网中得到裂变式传播,这种传播由于过于“凶猛”,被形象地比喻成病毒式传播。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惹人眼球的新闻标题加大了获得传播的几率,获得更大曝光率。

(二)定制化、点与点对接

很多用手机客户端看新闻的用户都有体会,很多新闻会自动在手机桌面被推送,这便是新闻定制化的结果。强大的技术会根据每个用户的喜好,为其推送相应的新闻内容,从而实现精准推送新闻,满足用户喜好,真正做到点对点传播,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传播打破时空限制

在传统媒体时代,一则新闻很可能因为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被错过,新媒体则借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构筑了信息浏览网络,弥合了时空盲点和无聊时刻,并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在传统媒体时代,一则新闻很可能因为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被错过,新媒体则借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构筑了信息浏览网络,弥合了时空盲点和无聊时刻。

三、新媒体对新闻领域引发的不良影响

(一)速食看新闻,缺乏深度思考

2017年11月21日,一则关于北京市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新闻瞬时出现在各新媒体端,事件本身从曝光到发酵再到爆炸性传播,几乎在一天之内完成,这个传播速度和广度是十分惊人的。但回过头来我们看到,人们对这则新闻的解读几乎完全是情绪的发泄、愤怒的转发,鲜有人对其背后的真相、是否有虚假夸大成分、以及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等做全面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因此,要改善新媒体带给人们的信息“伤害”,就要减少浅性阅读,增加深度阅读,培养独立和深度思考能力。

(二)利用群体情绪,传播虚假新闻

新媒体让新闻内容生产的门槛降低,小到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内容的生产源头,这无疑降低了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更可怕的是会增加虚假新闻流窜到网间的风险和隐患。人们在网络上的情绪极易被煽风点火,增加了社会不稳定性的因素,因此需要网络监管部门加大力度管控网络新闻和舆论,加强信息把关,共建绿色网络环境。

四、总结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模式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它的新鲜、海量、定制等优势正在或已经被充分挖掘,同传统媒体一起构成了当下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媒介网络。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只有走绿色网络之路,加强监管和媒体自律,才可以为人类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网媒大环境。

参考文献:

[1]熊影.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传统媒体的生存方式初探[J].艺术科技,2017(05).

[2]谢诚.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发展趋向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17):62-63.

[3]李建伟,李梦龙.我国新媒体研究现状及展望[J].出版广角,2013(Z1):8-11.

[4]李岭涛,黄灿.电视媒体应用微信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记者,2013(10).

[5]曹玉枝.移动新闻客户端发展走向探析[J].中国记者,2013(10):109-110.

[6]张志安.微博的兴起和调查性报道的变革[J].新闻实践,2013(03):9-11.

[7]尹韵公.当前网络发展的新特点[J].新闻与写作,2013(02):23-25.

[8]孟威.2011年网络新媒体研究综述与评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2(02):85-90.

猜你喜欢

新闻生产传播新媒体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