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事件的受众解读

2018-05-23江美霞

新媒体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受众新媒体

摘 要 2016年教师节当天,山西屯留教师聚餐事件发生“井喷”,在新媒体语境下人们对山西屯留教师聚餐事件的理解与解读已远超事件本身,不同声音的碰撞折射出当前中国舆论的“病灶”。文章以经典的“霍尔模式”编码解码与受众解读立场为理论基础,以“山西屯留教师聚餐事件”为案例,研究表明此事件中受众对抗性解读凸显,因此探析受众对抗性解码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 山西屯留教师聚餐事件;编码解码;新媒体;受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5-0016-02

2016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聚餐花费1 390元,被通报批评,该县纪委就此事进行了通报批评,但是这份通报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文章以此次事件为例,对网民的微博进行分析解读。

1 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特点

多重话语空间的形成,民间舆论场的壮大使得受众在网络上有相对自由和独立的空间,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完全受现实主流思想的影响。当今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有新媒体介入并造成了巨大影响,我们在研究本次事件时要结合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特点来进行研究。其特点为以下几点。

1)由于网络信息碎片化,舆论就有虚假性,常因恶意炒作、信谣传谣而浊化舆论环境,造成多重新闻事件的反转。

2)网络舆论更易取信于民,其“草根”特性,并凭借技术优势,舆论呈现形式多样,内容灵活,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更能让网民感同身受。

3)传播去中心化,传统媒体失去舆论垄断地位,意见领袖暂露头角,舆论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舆论方向。

4)网络舆论源自网民,舆论引导难度增大,情绪化、非理性因素及观点演变成多数意见,制造虚拟网络环境,影响舆论健康发展。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此次研究以新浪微博为平台,收集事件从起到落的时间里所有原创性微博当作我们此次分析的重要样本,从霍尔模式的编码与解码出发,对样本进行分析并揭示其背后的含义。

笔者在新浪微博中以“山西屯留教师聚餐”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择2016年9月10日至2016年9月17日之间,在排除了单纯转发官方媒体微博的博文之后,选择了能够明确表明其立场、观点和倾向的原创性微博。一共1 460篇,都是个人用户所发表的对于此次事件的态度和看法,比较能够反映出鲜明的舆论特点。

3 研究分析

1)反对纪委的通报。这类留言大都体现出了对于纪委的通报的愤怒、讽刺、以及失望。例如:“好多好多类似的事情 好经就是这些歪嘴的和尚念坏的 谁来监督纪委呢?”更有甚者提出了对于社会现状的担忧,“无能”“贪污”“歪嘴和尚”“脑残”等这些高频词体现了网民反对纪委的通报行为,具有明显的对抗性,并将对抗的矛头主要指向了政府权力的缺失和贪腐的行为。

2)同情被通报教师。在笔者所收集的微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在支持老师并无过错的,笔者将把这些统一归结为对于老师的同情,例如:“人民教师默默为家长子女付出,一次聚餐说得这么严重?我认为此事若是个人举报就是对人民教师有偏见和不满而通过举报……”在本次事件中,政府和教师成为事件的中心人物,代表了社会的两个阶层,而政府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敏感”事件使得形象大打折扣,“仇官”情绪滋生的背景为本次“弱势群体”“好欺负”等高频关键词。

3)支持纪委的决定。部分网民支持纪委的通报,这些网民从一般性的社会背景中抽离出来就事论事地看待这次通报批评。还有一些网民认为教师普遍风气差,被批评也是应该,例如:“请你看看大城市的老师,天天收礼办班,拉帮结伙,不好好讲课,满脑子钱钱钱。”“这只是一个侧面反映那些教师的风气问题,一般私下开个课可是大笔的钱。”“有些个教师光补课要赚大笔钱呢。”“高收入人群”。

4)对通报质疑。也有部分网民适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没有一味地支持纪委的决定也没有明显的指责纪委的错误,而是就事件本身提出了质疑。网民在对教师聚餐被通报质疑以外也在对现在的社会产生质疑,不盲目支持政府,而是有自己的思考,敢于发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也是当前参与式受众所具有的特点。

4 结论

笔者在对大量的原创微博进行分析后,对网民的言论做大致总结:多数网民表现出对抗性的心理,优先性解读的比重在文本中占据较少,而有一些网民持理性态度,能就事论事并表达疑问,这种疑问更倾向于协商性解读。其中大部分网民的留言表达出对于纪委的不满和指责以及对教师们的同情,并将矛头指向权力的滥用,体现出受众的对抗性解读。

5 对抗性解读突出的原因分析

从样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本次山西屯留教师聚餐被通报批评事件中,受众对事件的解读立场明显偏向对抗性解读,这种情况由许多因素造成。

1)心理层面。受众从众心理和仇富仇官心理,使对抗性解读变得更加严重。第一,匿名的发声环境,让受众更愿意更大胆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第二,网络文本可以向网民展示受众对事件的评价,从而给自己提供参考,导致盲目从众。第三,網络时代信息海量,更换周期短暂的特点让网民失去理智和思考的习惯。第四,目前网民结构单一,年轻人居多,心智不成熟看待事件态度偏执。

2)社会层面。解读属于意识的范畴,而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受众在山西屯留事件的解读中突出的对抗性解读,包括对反对政府的不作为,制度的不满,对教师的同情以及未来的担忧。教师作为事件的中心人物,许多隐在的教育工作者在事件解读中表达了对未来教育事业的顾虑和对媒体政府的不信任。

3)传播层面。许多媒体在负面新闻报道上受利益驱动,报道以标题党、内容无根据猜测等方式吸引大众眼球,使内容与新闻伦理背离。除外意见领袖为达一己私利,将网络作角逐利益的工具。对抗性解读更容易引起网民追捧,为迎合他们的癖好从而误导对事件本身的对抗性解读。

6 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次研究当中虽然对抗性解读不是所有受众的解读立场,但是假设在诸如此类的新闻事件当中,受众一概表现出对抗性解读的话,该如何去应对呢?对此笔者进行了如下讨论。

1)增强说服效果。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政府及时公开信息,以此降低受众对抗性解读的可能性。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合理采用“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少用“一面提示”多用“两面提示”,因为两面提示不偏袒任何一方,不会有明显的思想引导。“两面提示”是同时说明对立观点,让对立观点的宣传不具有新鲜感和冲击力,因此降低了受众的抗性解读。

2)解决现实问题和思想问题。事件发生后,受众的对抗性解读表露出了现实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碰撞。这两者紧密相关的,化解受众的对抗性解读,首先要解决现实问题,关注民生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次是要引导受众正确理性的认识现实问题,并努力解决现实问题。受众的对抗性解读不是凭空产生的,政府要科学行政,信息公开,保证受众了解政府工作信息渠道通畅。让受众对事情多进行协商性解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问题。

3)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理性引导。对抗性解读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几个方面,如教师形象、官员腐败、社会责任等,找到其中的能够引起受众共鸣的主题,归结出几个打动人心的关键词,使得民意出现一致,可见舆论环境对受众解读的重要性。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需培养一批理性的新闻把关人,面对负面新闻各媒体遵循公正、客观理念,排除干扰因素宣传事实真相,尽量避开主观意见,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负面新闻不断被曝光,受众在各因素的影响下,对事件的解读出现偏向,不利于对事件全面把控。新媒体语境下,网民舆论观点在评论区公开呈现会对新接触事件的网民认知基模进行解构和重构。新闻报道的评论偏向消极抱怨、质疑愤慨等极端情绪,网民应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理性思考。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舆论引导作用,纠正受众一味对抗性解读媒介内容的做法,及时拨开云雾,澄清舆论场。

参考文献

[1]许正林.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特点与运作模式[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5(3):8-91.

[2]樊攀,盖博铭.官方话语框架下的新闻報道和新媒体民众的对抗性解读——以昆明安宁PX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3(9):57-60.

[3]邱秉常,陈洪友,余庆华.论霍尔模式对我国受众研究的影响[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4):70-73.

作者简介:江美霞,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方向为新媒体实务。

猜你喜欢

受众新媒体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融媒体生态下广播与受众共赢发展的路径思考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自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聚合”与“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