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髌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8-05-23谢国庆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谢国庆

【摘要】 目的:分别采用常规石膏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16例,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和(16例,采用常规石膏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酸痛、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髌骨骨折; 传统方式; 手术内固定;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0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0-0139-02

髌骨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且近年来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虽然髌骨是籽骨,但该关节在活动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减小伸膝过程中肱四头肌需要的肌力,特别是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出现骨折的风险较高,如果骨折一定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尽量恢复患者骨折功能[2]。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两种,一般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内固定治疗方式,而非手术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外固定治疗方式,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骨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尽可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为了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比较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32例髌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及常规石膏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髌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侧位X线、正位X线检查确诊,同时将伴有严重疾病的老年患者排除,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试验组患者中男

10例,女6例;患者年龄20~85岁,平均(53.9±3.9)岁;骨折类型:纵形骨折1例,髌骨下极骨折2例,横形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5例;患者年龄20~85岁,平均(54.3±3.3)岁;骨折类型:纵形骨折2例,髌骨下极骨折3例,横形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骨折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石膏保守治疗,取患者平卧位,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完全抽出患者髌骨关节内积液或积血,然后通过恰当的手法复位患者骨折处,将骨折端交锁状态解除。患者骨折处复位完全后,在患者膝关节上方25 cm一直到踝关节中间的部位采用石膏固定。妥善固定4周后拆除患者的石膏,同时应指导患者积极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临床医师应指导患者平时多吃一些补充蛋白质等物质,加强营养支持。

1.2.2 试验组 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取患者平卧位,术中实施硬膜外麻醉处理,对术区常规消毒、铺巾。麻醉起作用后,选取患者髌骨正中部位行一道10 cm左右的纵向切口,然后逐层将患者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一一切开,从而充分暴露股四头肌,仔细游离股四头肌腱膜,同时,应将关节腔内、髌骨断端的碎骨片、淤血完全清除干净,并采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髌骨断端。手法复位骨折处后,将两枚克氏针打入到髌骨断面远端,并且采用钢丝固定两枚克氏针。术后3~5 d,常规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可弯曲、伸直,两腿屈曲度相差20°以下;良: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两腿屈曲度相差21°~35°;可:膝关节功能有一定恢复,两腿屈曲度相差36°~90°;差:膝关节功能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酸痛、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人体的生理结构中,髌骨是最大的籽骨,也是非常重要的伸膝组成装置,其不仅可有效传导、提高股四头肌的作用,也可缓解股骨髁和股四头肌腱之间的摩擦,维持膝关节稳定,防止股骨髁损伤[4]。为此,髌骨骨折治疗中一定要注意保留其完整性,恢复髌骨关节、结构、形态平整。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骨折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手术,如果患者裂隙骨折或者骨折移位不明显的话,可采用保守治疗,实施下肢长腿石膏外固定治疗;如果患者属于粉碎性骨折类型,往往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的保留髌骨,解剖复位,使關节面保持平整,而且应将股四头肌扩张部恢复,当然稳定固定前应适当活动[5]。关节内骨折治疗的基础就是解剖复位,然后采用合适的内固定治疗。解剖复位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缓解关节疼痛,避免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保护关节功能。合适的内固定治疗才有助于患者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不需要其他外固定。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传统保守的石膏固定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治疗髌骨骨折,其中石膏固定法对于不存在明显移位的骨折患者较为适用,手术治疗对于髌骨骨折移位2~3 mm以上的患者较为适用,或者关节面不平整在2 mm以上,同时伴有伸肌支持带撕裂骨折,应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关节面形状得以恢复,使伸膝装置能够得以修复,并且进一步牢固内固定,帮助患者尽早活动[6]。

手术内固定相对于传统外固定而言,优势突出表现在能够为患者建立更强的支撑。手术入路应选择在髌骨下极下1~1.5 mm处行一道横弧形切口,这样可以使滑膜撕裂、骨折复位、折块、修复伸肌扩张部等处完全暴露。结合患者皮肤擦伤状况,也可以选择髌旁外侧切口或者膝正中纵切口,逐层切开患者皮膚及皮下组织,分别朝远端、近端将内外侧扩张部、髌骨前股四头肌腱,髌腱充分显露出来,然后借助扩张部撕裂口将关节内碎骨块、血肿全部清除干净,再妥善复位骨折块[7]。手术内固定的方法有多种,但主要可概括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内固定较为坚强,不用外固定;还有一类内固定需要一定的时间[8]。张力带钢丝固定、环形钢丝固定无法承受两倍的体重负载,临床实施内固定后仍然需要采取外固定措施进行保护。AO张力带钢丝固定的内固定作用强于张力带钢丝固定、环形钢丝固定,因为在髌骨中插入两根克氏针,若两针和髌骨中心距离不等,那么钢丝固定很难稳定,这样很容易导致侧方移位[8]。对于粉碎骨折患者而言,复位粉碎骨折块后,应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使骨折转换为上下两块,然后再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进行固定,这个时候可以将临时固定针拔除,而且应加强钢丝固定[9]。术后不需要外固定后,第2天即可开始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术后3~5 d下极骨折、髌骨横行骨折患者可进行屈膝练习,粉碎性骨折患者可在术后7~14 d进行屈膝练习[10]。若患者属于髌骨上下极粉碎骨折患者,可将骨折粉碎部分或者较小骨块切除,然后把股四头肌附着在髌骨下段骨块,或者将髌韧带附着于髌骨上段。这样处理可有效保护髌骨的功能作用,韧带附着在髌骨处可以更快愈合,这样也有利于促进股四头肌功能尽早恢复,不会出现关节面不平滑或者骨折不愈合的现象[11]。对于髌骨全切除术中无法部分切除或者无法复位的重度粉碎性骨折患者较为适用,值得注意的是,切除粉碎骨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患者的股四头肌腱膜、骨膜,切除后需要将撕裂的关节囊、扩张部缝合,从而恢复其正常的松紧度。

本次试验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且试验组患者酸痛、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张锦江等[12]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髌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相对于常规石膏固定治疗更具优势,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率更高,也可减少常规石膏治疗的缺陷,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髌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古志刚.用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9):21-22.

[2]陈鸿,吴昭润,吴永芳,等.用克氏针加双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9):87-88.

[3]陈诗强,熊文华.分体式髌骨爪与髌骨环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4,8(21):10-12.

[4]王维山,孙建华,李宽新,等.髌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及治疗策略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044-3046.

[5]钟贵华.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29-131.

[6]刘易威.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62-163.

[7]蔡伟平.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0):1692-1693.

[8]王建业,张宏伟,叶萌,等.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3):74.

[9]蔡树辉,王凯波,万平凡,等.髌骨骨折应用髌骨环内固定治疗32例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7):142.

[10]石通和,梁蓉,郭步平,等.髌骨骨折3种固定方式临床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3):18.

[11]倪前伟,李旭,金立昆,等.三种不同内固定植入物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3):47-48.

[12]张锦江.髌骨骨折应用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4,12(22):206-207.

(收稿日期:2017-10-17)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