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认知途径探究与教学反思

2018-05-14张佑晨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音乐教育

【摘要】与其他基于语言体系阐述的学科不同,音乐具有特殊的认知方式。本文基于雷默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中的相关内容,将认知音乐的两种途径——从内心认知及概念化认知进行剖析解读,同时,思考探讨音乐认知模式间的关系,得出“从内心认知促进概念化认知的形成,概念化认知加强从内心认知的质量”的结论,并将其放置在音乐教育教学语境中进行深入反思,旨在厘清音乐认知的多元基础,并使之助力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教学活动。

【关键词】音乐教育;认知途径;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认知有许多种模式。20世纪60年代就有思想家提出,认知不仅只是建立在语言体系的单一基础之上,人能够通过多种方式领悟意义。音乐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门类,自身拥有特殊认知模式且不是基于语言体系。这是一种凭借感觉、理解力、优先性认知和获取体验的艺术。本文基于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中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两种音乐认知方式,即基于内心的认知与概念化的认知,同时将两种模式之间所存在的关联置于音乐教育教学语境进行相关探讨。

一、基于内心的音乐认知

文化人类学家罗伯特·普兰特·阿姆斯特朗在《泉源:论文化的迷思和本源》一书中提到:“令人感动的存在(艺术作品),至少是体验感觉尺度的一种直接呈现。它压根就不是通过中介进行的,像符号那样——虽然它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而是通过我们只可称为直接性的东西。令人感动的存在,直接了当就是其本身,而且恰恰是以那些有物质意义的术语呈现出来让我们见证。”这种观点清晰地指出了人的音乐认知基础:(1)音乐可以为人提供直接性的感觉,且这种感觉不是通过丰富的文字论述而获得;(2)音乐以浸入结构的方式把人直接拉入声音并体验其中的意义,给人以感动。

如果我们没有从以上两个方面理解音乐认知,便容易产生如下认识:(1)把音乐当作媒介而不是直接给人感觉。带着这种认识,音乐教学有许多时候是在揣摩音乐的标题或创作背景,并通过人为的联想给音乐内容下一个“定义”。不可否认,音乐本身与音乐产生的背景之间一定存在某些关联,但过分强调外围背景,注意力便不会直接放在音乐本身,那样就会影响人从音乐中获得的体验——感觉。(2)与前一种情况相反,把“音乐形式”极端化。综上,我们需要用一种融合的姿态包容这个问题——既顾及联想附加给音乐的意义,又不忽略对音乐本身的特殊体验。通过来自音乐内部的固有尺度和来自音乐外部的描述尺度相结合,感觉和体验音乐。

“基于内心的音乐认知”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运动性,二是具有情感性。这两个条件音乐本身都具备,因此,人们常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正是音乐体验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独特认知途径。由此,音乐给人的感动是真实的、直接且不断变换的,它把人浸入感觉的原生态,这种真实的意识存在、这种感觉声音的最初体验,便是“基于内心认知音乐”。

二、基于概念化的音乐认知

虽然认知音乐的独特方式经常是不需要语言描述,但人仍然可以通过语言把听到的音乐概念化。雷默认为,体现一个概念需要三个基本特点:1.现象(一连串事件的一种共同特性);2.第一项的语言或常规的标记、标志、筹码或工具等;3.将第二项规则稳定地用于说明第一项。判断人是否掌握某种音乐概念,首先要看他能否透视某种现象包含的共性。例如,一位特定的作曲家——莫扎特——这不是概念。然而,如果能注意到一首作品是“莫扎特风格”,说明已经总结出至少两者的共同特征。第二,将这种共性冠以一个名称。虽然感受“莫扎特风格”的作品不需要任何语言或工具来辅助体验,但若想把这种感受传递给他人,便可以通过一些名称加以描述,如孩童般的天真、明朗活泼等。第三,人能够正确且稳定地给一种共性命名,不因外在变化而受到影响。若一个人不仅仅只是能够辨析一首莫扎特的作品,而听到更多莫扎特的作品时都能判断,便表明他已经把握住这位作曲家的风格了,也真正领悟到“莫扎特风格”的概念了。

三、不同类型音乐认知间的关系

音乐需要基于内心的认知,但当要加强音乐体验的质量或使体验更加具象,就需借助语言。例如,当人聆听一个特定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变化时,自然会寻求许多联系。音乐给予人的这种非语义性处理过程被称为“感知建构”。从概念化思维角度看,如果不借助语言描述,人便会产生一种不踏实感,认为无法把握音乐的“实质性内容”,只能任由“感知建构”涌现的复杂情感恣意驰骋。语言是将体验感觉“公之于众”的桥梁,音乐学习者通过这一桥梁可朝向一个明晰的方向感觉音乐的作用。

雷默书中提到,绘画和诗歌比音乐更具有解决“知其然”问题的需要,这是因为绘画和诗歌作品中似乎蕴含着比音乐更多的“讯息”。当人们看到一幅画或者一首诗的时候,常常会问:“这个作品想要表达什么?”,听音乐时却鲜少提出“这个音乐想表达什么?”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音乐是一种感觉,不好用语言进行具象描述。人们可以伴随音乐让心情跌宕起伏,却不知该如何表达。音乐作为一种自身拥有特殊体验的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讯息。即使用命题的形式给音乐限定了主题和范围,音乐也是一种超命题的存在。当我们在听博姆的《喷泉》、德彪西的《塔》等作品时,作曲家必定会加重描写主体形象的音符,但除此之外,我们真的就感受不到其他了吗?对于这种抽象的感觉,我们有时会因为需要而用语言把此感觉表达出来。作为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以语言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更易捕捉体验感觉。

综上我们认为,认知音乐首先是基于内心的直接体验,之后基于概念化将音乐具象并反作用于基于内心的“感知构造”。

四、基于多元化音乐认知的教学反思

基于音乐体验的特殊性,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揭示音乐的蕴含。教师教授音乐的过程,需训练学生并使其在聆听音响时能达到身体与思想的统一状态,这个过程就是带有感情的体验过程。在达到这种状态的过程中,语言的作用不可或缺。教学实践中,不应让“学术化”的教学方式湮没了音乐体验的特殊性,有能力的教师无论是对音乐的选择,还是对学生的引导,都能够做到基于内心的音乐认知目标,在此前提下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路径,使他们能够自主并创造性地体验音乐。例如,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尽量多放音乐,ppt多以音频、视频、图片为主,文字为辅,让学生自己去感知音乐内涵。可在学生表达不出或表达之后,对音樂用语言描述进行总结,即把感知具象化,但也不可过分描述。

五、结语

人类的认知途径不止一条。在传统观念中,基于语言思维的概念化认知被广泛认可为唯一认知模式,甚至将认知和概念化等同,认为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通过一段语言或其他符号作为媒介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可以通过语言概念阐释的学科如政治、历史、科学等,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稳居基础学科地位。随时代进步和人类思考认识与时俱进地得到加强,概念化一统天下的理念正在动摇。心理分析学理论创始人之一卡尔·荣曾说:“我们不应当仅仅通过智力理解世界,我们凭感觉对它的领悟也一样多。”随着时代进步和认识的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些不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如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认知方式。培养学生基于内心认知音乐,以此强化对音乐的感受力,是音乐教育存在的意义,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工作目标。我们认为,不忽视音乐体验的特殊性,同时以包容心态接受语义性描述对音乐体验质量的强化,方能在理解和发挥多元化音乐认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参与各类丰富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能动性地开展各种层次的音乐教学活动。

作者简介:张佑晨(1995—),女,汉族,河北保定,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音乐教育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