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探析

2018-05-14宁银苹

新丝路(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民族地区

摘 要: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被提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并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而旅游扶贫作为国家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正在成为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民族地区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元的的民族文化、纯朴的民俗民风、独特的民族风情为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以旅游的方式进行精准扶贫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一、天祝县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基础

1.交通区位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东靠景泰县,南接永登县,北邻凉州区、古浪县,西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西与青海省门源、互助、乐都县毗邻。境内兰新铁路、312国道纵贯南北。天祝县不仅是祁连山东段和兰州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兰白经济圈着力打造的2小时旅游经济圈,素有“高原金盆”和“避暑胜地”的美誉。

2.自然条件

天祝县作为甘肃省九大牧业县之一,物产资源富集,农畜土特产品丰富,有世界珍稀畜种“天祝白牦牛”,驰名中外的“岔口驿马”和享有盛誉的甘肃高山细毛羊;境内水源充足,有金强河、哈溪河、毛藏河等10多条内外流河,年径流量8亿立方米,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森林资源丰富,境内有天然水源涵养林280万亩,活立木蓄量3.72万立方米,植被覆盖率达80.7%,森林覆盖率达到38.26%;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境内有峡谷、雪山、森林、草原,浓郁的佛教文化以及丹霞地貌等风光旖旎的自然资源,也有寺院、古城遗址以及绚丽的民族风情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

3.旅游文化

天祝县作为省内近郊的主要旅游线路之一,可称为高原避暑旅游观光胜地。境内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有终年积雪的雪山冰川,有碧草如茵的广阔草原,有马牙雪山上的天池传说,有石门药水泉的神奇疗效,有世界的珍稀畜种---天祝白牦牛。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祝三峡、佛教圣地天堂寺、全国最美乡村天堂村、抓喜秀龙大草原、乌鞘岭汉明长城、国际滑雪场、祁连布尔智森林草原休闲度假区等。奇异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全面凸现了天祝县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多样性和神秘性的特点和优势。

二、天祝藏族自治县旅游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1.脱贫致富的必要性

在旅游精准扶贫视野下,贫困被理解为是一个“贫”与“富”的矛盾结合体。民族地区的“贫”表现为经济、基础设施条等方面的贫困,“富”则表现为旅游资源的富集与交通区位优势。天祝县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县,既是国家贫困县,又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藏区扶贫攻坚片区。同时,天祝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华锐文化,藏传佛教文化、藏族风俗、自然风光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是精准扶贫一个有效途径。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迫切需要产业发展的推力,而旅游业则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推力。民族地区因自我发展能力弱,需要外力的支持,而政府的外援力量则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拉力。在拉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必然实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2.生态安全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青山绿水变为金山银山,使贫困地区的农民真脱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生态安全来看,天祝县地处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段、黄河流域中上游和石羊河流域源头位置,是石羊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源补给区、水土保持重要预防保护区,更是祁连山东段和兰州北部重要的高原生态屏障区。被誉为“绿色保姆”的天祝县水源涵养林,在维系河西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而旅游业作为一种绿色消费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实践形式。

3.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旅游扶贫保障政策陆续出台。2016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等10个部委联合印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2017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旅游局等14个部委联合印发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1月,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为全国旅游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年3月,甘肃省印发《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民族地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三、天祝藏族自治县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1.部门政策的联动

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绿色产业,在扶贫攻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2015年至今,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陆续发布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无疑为乡村扶贫旅游提供了支持和保障。财政部门要将中央有关乡村建设资金向民族地区休闲农业集聚区倾斜。金融部门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帮助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题。城建部门要将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纳入城乡发展长期规划当中,打造产业链、产业带和产业群。在品牌创建上,面上继续创建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点上继续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线上重点开展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打造集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

2.民族产业的延伸

产业作为旅游精准扶贫实现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模式,推进农业、林业、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一是依托“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主题化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专业化的旅游农场、规模化的农作物景观、特色化的旅游农特产品与集聚化的农业企业集群。二是依托“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挖掘以寺院、游牧、服饰、饮食、歌舞、婚俗等为一体的华锐文化,突出特点、抓好亮点、建好经典。三是依托“旅游+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把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推向市场,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性和环境的承载力,最终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3.民族文化的传承

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灵魂,文化的旅游传承和弘扬则通过旅游来实现。民族地区具有区位独特、资源独特、生态独特、文化独特、产业独特。为了使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天祝县以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节、华锐民族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为契机,通过国家级非遗华锐民歌的展演授艺、华锐服饰表演、传统民族体育运动 “赛马”、“拉爬牛”、“蹬棍”、“爬山”等内容。突出藏乡民族风情和华锐文化特色,突出开放性、务实性和参与性,展现华锐文化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促进丝绸之路华锐文化的民间原生态文化的传承、让丝绸之路古老的地域文明展现绚丽多彩的文化气质。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全域旅游视角下的甘南州生态旅游开发策略[J].旅游纵览,2016(10):216-217

[2]石培华.如何认识和理解全域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6-02-03(04)

[3]胡志毅.全域旅游的精准扶贫机制分析:基于重庆市奉节县的实地调研[N].中国旅游报,2016-10-04(3)

[4]王弘等.新时期少數民族地区旅游扶贫[J].贵州民族研究,2013,(3):86-89

[5]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生态经济,2015(4):94-98

[6]于颖、刘勇.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1:98-99

[7]陈青青.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J].新西部,2014(10):13-14

[8]陈友华.基于扶贫目的的我国旅游扶贫开发新思路[J].当代旅游,2013(4):56-58

作者简介:

宁银苹(1983--)女,2009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法学硕士,现工作于中共武威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民族地区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民族地区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