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验式培训提高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作用

2018-05-08李进文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作用大学生

摘 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加大,要想求得理想的职位,只有提高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体验式培训又称户外拓展运动。通过有关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和逻辑分析,结论认为: 作为一种新兴的体验式学习模式,体验式培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职业核心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和团队精神,掌握人际关系处理技巧,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其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体验式培训;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作用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2015年度校级课题(项目编号:2015GJ013Y)系列成果之一

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困境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的一个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核心任务和最大挑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毕业生数量也随之连年攀升:到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65万人。 [1]就业形势更趋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甚至出现了高校毕业生与进城务工人员争抢职位、大学生工资远低于农民工等现象,再加上经济形势下行这一特殊背景,总体就业率一直不高,在70%上下徘徊。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没有因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得到顺水推舟般的解决,“读书无用论”等的论调在社会上弥漫。另一方面用人企业对人才的渴求程度日益高涨,对大学生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的要求颇高,主要集中在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等三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步步攀升和用人单位渴求贤才无法匹配,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毕业生认为“缺乏社会经验个人能力不足、缺乏就业培训”是困扰其就业的主要因素。但是高校学生基本上不会专门花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再加上高校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认识不深,最终造成大学生职业能力不足,在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和企业需求人才的要求之间出现了不对等的矛盾。要缓解这一矛盾,必须做到多管齐下:政府要加强调控,制定鼓励大学生就业政策,多渠道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政府教育部门与高校要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而高校学生要丰富和完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动迎合市场需求。

2 体验式培训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体验式培训又称户外拓展训练,主要利用山川河海等自然环境和人工设计的器材,通过精心策划的项目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2]体验式培训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被教导的知识及能力的过程,强调的是“体验”和“先行后知”。[2]体验式培训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化不同,可分为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和应用五个环节,具有学生对正在发生的学习活动是有意识的,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这一过程,且在实践中能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是整个人全然投入学习活动中的特质。

体验式培训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随之全面应用于企业员工培训,2000年后进入高校逐步转化为体育教学内容。近些年来全社会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体验式培训已经逐步融入到高校课程,建设拓展培训基地,体验式培训作为课程也被逐步进入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但真正能够将体验式培训应用于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高校为数不多,没有得到推广,产生不了规模效应,达不到预期目标。[3]

3 职业核心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旨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为关键能力,是专业能力之外、广泛需要并且可以让学习者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我,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的、可迁移的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 [4],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地区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4]

它有三个基本组成结构:基礎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团队意识、自控力;拓展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第三,延伸能力,包括领导力、执行力、礼仪、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信息产业的勃发,冲击了传统的产业结构,并涌现出新的产业分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必然会引起传统就业格局和方式。首先,出现了大批需要大学生高校毕业生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职业类型。其次,工作方式抛弃了以往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而是以合作与沟通为基础的团队工作方式为主。对准备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职业核心能力较强,就可适应企业需求,实现顺利就业和择业;它还可帮助大学生在快速变化的职场需求中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对高校来说,响应市场需要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高校与用人单位相互配合,用人单位决定人才标准,并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是必经之道。但现今大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这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形成了显著的矛盾。因此,培养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4 体验式培训可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上发挥重大效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推广旨在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体验式培训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大学生潜在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清晰的职业生涯目标,培养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毅力,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掌握沟通与交流的方法和技巧。这些品质和能力恰是职场所需求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和能力,才能顺利求职,并完成校园到职场的正常过渡。

4.1 磨炼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主要诉求。而现今高等院校,多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尽管重视,但有实效的举措不多。这方面工作的欠缺就造成部分大学毕业生在面对职场困境和逆境时不知所措。求职者工作过程中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自我否定,失去了继续再战的信念。而体验式培训就是设置情景式项目进行的极端心理训练。项目通过加大难度设置,逼迫大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心理障碍,完成挑战自我,来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能力。例如被誉为“拓展之王”的“信任背摔”:体验者立于高台上,抱紧双手放在胸前,身体笔直地向后倒下去,下面有若干体验者面对面站成两排,都伸出双臂交叉置于肩窝,将倒下的人稳稳接住。这个项目非常具有挑战性:学生在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倒下之后,都会意识到——战胜自我、相信队友就能战胜困难。诸如此类的体验项目对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决心、提高极端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在体验式培训中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可以使大学生学会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认清自我,充分激发潜能,提高受挫能力,从而养成坚毅的意志品质。

4.2 激发潜能,重塑自我

体验式培训模拟各类极端情景能让参与者获得心理上的真切体验。这种体验可让参与者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的价值,并实现自我的升华。体验式培训自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这就考验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例如终极项目“毕业墙”:体验者为获得自由、顺利逃生,不得借助任何工具,规定时间内集体翻越高约4.2米的墙壁。当宣读完项目要求后,大部分体验者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随着团队内部沟通的进行,方法被逐渐发掘,信心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在搭建人梯时,最下方的队员勇挑重担、甘为人梯的意志会使整个团队的凝聚力瞬时提高。团队成员认同差异,合理分工,最优化的配置资源,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在培训过程中体验者克服了困难和障碍,完成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将会体会到畅快淋漓的征服感和成就感,也能在其中学会自觉调整心理以应对外在环境的变化,重塑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4.3 宣扬团队合作理念,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团队协作理念是高校毕业生必备的大局观、合作精神的展现。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沟通技巧是高校毕业生职场发展的重要资本。沟通是合作的源始,是一切成功的开始。体验者只有在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充分而又顺畅的沟通基础上明确分工和职责,才能更好的合作。具备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的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这一能力与技巧的展现获取优势,进而取得职场上的成功。羞于表达和缺乏有效沟通技能可能会使大学生丧失获取职位的机会和成功的机遇。所以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也是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一种体现。体验式培训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大部分项目需要团队的方式参与,以“数字传送带”活动为例,将学生分为若干组,5——8人一组,选出一人担当监督员。教师给各个小组一个数字,小组成员不准讲话,依次把数字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给后续队员,由最后一名组员报告结果,比赛哪个小组速度最快、传递信息最准确。这种层层传递信息的训练方法,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4.4 培养创新意识,发掘创造能力

知识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向,创新是主题,而人才是创新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不利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职场中这种僵化的思维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而体验式培训的许多项目常常打破惯常思维模式,启发大学生创新性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被迫积极地开拓思维、寻找创新性的方法,最后获得成功。这时体验者就会发现创造性的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如“圆球游戏”。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15人,并分配一个篮球。游戏中将篮球从起始队员发出,依次传递再回到起始队员。要求各小組每一队员都必须接触到篮球,用时最少的获胜。教师可以用语言刺激学生:“速度能不能再快点?”,启发学生寻找创新性的解决方法,而不是按照固化思维围成一圈按顺寻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就可以逐渐得到激发,创新的意识和自觉性就会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体验式培训以其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心理品质、增强其沟通交际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可在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解决当前人才供需两方面的矛盾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凤凰网.人社部: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人就业压力大[EB/OL].http://ln.ifeng.com/a/20160229/4317510_0.shtml,2016-02-29.

[2]百度.体验式培训[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81855.htm?fr=aladdin,2014-10-18.

[3]章茹,李海峰.拓展训练在指导高校学生就业方面可行性探索[J].电子世界,2012,(12):166-167.

[4]中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网.什么是职业核心能力[EB/OL].http://www.hxnl.cn/a/hudong/peixunzhinan/2011/1029/345.html,2011-10-29.

[5]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0.

[6]孙璞等.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4.

[7]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作者简介

李进文(1981-),男,山东招远人,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作用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