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模式浅析

2018-04-17陈惠娟

新课程·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陈惠娟

摘 要:以县三中为例,分析了以成绩进行分班形式的分层教学,重点分析了学生分班前后成绩、心理变化及教师教学策略的差异。综合观点认为县三中的分层教学模式利于教师提升教学的技能,也有利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分班;教学策略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

分层教学模式的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的关于“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唐朝学者韩愈对此思想加以发展,他提出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兴趣等特质,因人而教,使“各得其宜”;明中叶著名教育家王守仁主张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清初实学代表人之一王夫之主张学生各有各的不同,教师要“因人而进”。民国时期分层教学开始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中。这主要是受国外分层教学思想的传入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层教学曾一度兴盛,在文革时期被废止,之后恢复。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理论出发,阐述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功能主义的现代代表人物帕森斯认为学校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具有社会功能和选择功能,班级的社会功能是发展个人的责任感和培养个人的能力,个人要服从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在社会结构中履行特定的角色义务。同时,个人履行角色义务时,需要具备知识和能力并符合他人的期望,表现适当的角色行为。班级的选择功能是根据社会的结构和需要,按照人的性格和能力,把他分配到社会上的特定位置,在现代的社会里,个人职业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不受大家庭的影响,学生在学校班级中的表现可以作为选择的基本标准,依据早期的成绩分化,常常决定学生能否升学进而决定他一生的事业和前途。

二、县三中实施的成绩分班教学模式

(一)县三中分班标准

根据我调查了解到,从1997年实施分班教学到2010年,福建县三中分班标准是按传统的纸笔考试的学业成绩高低分班的。

同样14级学生分班是以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各科纸笔考试的综合学业成绩为标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生物),全年段有130人,按学生的各科考试综合成绩的分数分档次,分成A班,B班,C班。将考试成绩前60名分到A班,第61名到100名分到B班,最后30几名学生被分到C班。新班级形成后,学生基本不会再有流动。

(二)分班后不同班级学生典型个性特征

1.A班的学生

A班学生基本是由成绩排在前60名的学生组成,主动性强,大部分性格乐观,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几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高度自信与极度自卑

该班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好,所以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自信,各种活动都积极参与。

高度自信的同时也造就了潜在的另一个特征,那就是自卑。当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自尊心受到伤害时,若是没有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则容易产生极度自卑的心理。

(2)骄傲自大

学生都处于青春期,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但又缺乏全面自我认识,甚至部分人内心会由此悄然地自我膨胀,不接受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意见,歧视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

(3)焦慮恐慌

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他们都把目标定得很高,所造成的压力也很大,一旦目标没有达到,他们便无比焦虑恐慌。

2.B班学生

B班学生是成绩排在年段第61~100名的学生,B班学生群体相对于A班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根据学生学习主动性,大概可以将他们分成三种类型。

(1)第一种类型

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这部分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自制力强,学习主动性高。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自信与主见。

(2)第二种类型

这类学生也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除此外他们自尊心又很强,遇到挫折后开始时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然后便会将对自己的怀疑转移至对外界因素的抱怨。

(3)第三种类型

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成绩中等,不在乎成绩高低。他们态度乐观,人际关系好。这部分学生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人生没有目标,一切无所谓,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C班学生

C班的学生是排名在年段101~130的学生,这班学生分班时人数为32人,一年后人数降至28人,4人辍学,辍学率达12.5%。

(1)自卑心理很严重

该班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及各个方面表现较差,经常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批评、指责甚至是歧视,原有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受到挫败,从而导致不思进取,自暴自弃,进而自卑。

(2)逆反

由于长期受到批评与指责,不仅使他们产生了自卑心理,还让他们对家长,对老师,甚至社会都产生了一种仇视感,由此开始叛逆,反对家长及老师的任何观点与行为。

(3)自我表现的心理

C班的同学迫切想在其他方面超越别人,所以往往在体育竞技上他们都能有不俗的表现,但这种极端心理如果没有被正确地引导,将使他们误入歧途。

(三)学生分班前后心理的变化分析

1.学习压力变化

在年段中实行按成绩分班的分层教学模式,给A班的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来源于学生的自信,来源于老师家长的期望,最主要的根源是A班激烈的竞争环境。

这种分班教学模式同样也给B班第一、第二种类型的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为这样的方式让他们表面上处于一种更加不利的竞争基础之上。

但是这样的形式却让B班第三类型及C班的学生变得轻松。因为分班后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让他们更易于接受,更感兴趣。

2.自信心的变化

在还没实行分层教学之前,每个学生处于相同的集体,实行分层教学后,有的同学,平时成绩属于中等,但是很幸运地被分到A班,感觉自己的能力受到了肯定,越来越有自信;有的同学由于在这次实行分层教学考试中发挥失常,被分到B班,心理落差大,对自己的能力持否定的态度,导致自信心下降。

3.自尊心的变化

自尊心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自尊心是人格所在,一个人一旦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可以越来越有信心,有干劲去做任何事情。但是一个人要是丧失自尊心,会使人不自爱,“破罐子破摔”,以至于走向堕落或犯罪。触犯一个人的自尊心,只会引起受害者的逆反、愤怒与怨恨。

被分到C班的学生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C班的学生是学习成绩落后的人,被分到了不好的班级,感觉低人一等,心里认为会被家长、老师、同学瞧不起,渐渐产生学习上的自卑心理。

(四)分班后不同班级成绩对比

从以上材料分析可知,分班后A、B、C三个班级中的学生总体上平均分数都有所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为C班,其次为A班,最后为B班。

三、分班后教学方法的变化

14级实行年段分层教学,学校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师配备等方面对不同班级有所区分。任课教师对不同班级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A班的学生成绩较好,理解能力强,知识吸收快消化快,因此我们的主要教学目的也是放在成绩提高上,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全面,难度相对其他两个班级也高,课程速度也会较快。

其次,在B班,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是主要放在成绩提高上。但是B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基础也没有A班学生好,思维不够敏捷,理解能力不强,吸收能力不高。因此教学内容基础部分比例要比较大,教学难度和速度都要相对下降。

而且虽然多数B班学生学习很勤奋,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课堂纪律较差,经常影响到那些想读书的学生学习,所以在B班上课还要花一部分时间来维持秩序。

最后,C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学习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在C班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及格率,保证他们能毕业。教学内容只挑选出基础性的一部分,速度尽量放慢。而且这些学生基本缺乏学习兴趣、贪玩,基本已放弃读书,所以上C班课的时候,我们加进去大量的德育法制教育内容,重点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目标及人生价值观,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四、相关人员对分班的看法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30个教师中有25人赞同分班,2人反对,3人持中立;从A、B、C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总60人,其中赞成40人,8人反对,12人中立;随机抽取A、B、C班学生家长10人,总30人,其中22人赞成,6人反对,2人中立。总体上赞成人数占72.5%,反对人数占13.3%,中立人数占14.2%。对于学校实施以成绩进行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大多数人是持赞同观点的。

五、总结

通过对县三中的调查与分析,可得知学生的总体平均分较实施分层教学前有大幅提升,提高了学生升学率,而且在各项比赛中的成绩也是较优秀的。这充分说明实施分层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注意到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潜能。

分层教学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教学管理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潜能。它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足,应扬长避短,对于分班标准应审慎考虑,在现代教育机制条件下,由于一般学校实施能力分级教学的配套措施不尽完善,当务之急是如何把之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最大限度地抑制其弱点。首先,對分班的标准不能采取一次性分班,应多采取流动性的分班标准。其次,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让他们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异质性的班级中顺利学习。最后,借助多层次教学及其他补救教学方式,使落后的学生成功提升,是最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叶琳,刘文霞.国内分层教学历史发展概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誗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