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赛融合”模式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2018-04-04胡国栋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

胡国栋

摘要:在“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技术院校开设了体育专业课程。而“课赛融合”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将比赛环节融入到了教学之中,在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课赛融合”模式的应用,为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提供了极大的保障,本文之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课赛融合”模式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课赛融合模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实践

前言:

体育作为一项竞技运动,体育魅力的体现,就是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竞技追逐,从而表现不断战胜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因此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课赛融合”模式的应用无疑极大的契合了体育精神的理念,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得到体、技、战、心、智等多方面的锻炼,为此在今后的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有必要对“课赛融合”模式做出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一、“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常见“课赛融合”模式介绍

(一)当堂课程小组竞赛

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是基于人体机能活动与运动习惯,并以丰富活动为指导,从而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发展体育技能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应用“课赛融合”模式的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当堂课程小组竞赛”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体育技能技术理论知识讲解后,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比赛环节,从而通过“当堂课程小组竞赛”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实践应用体育知识,并当堂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进而根据教学反馈,为学生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教学内容[1]。但是这种“课赛融合”教学模式也存在一种弊端,就是活动量与输出内容比较低,训练强度不能完全达到体育运功课程教育要求。

(二)户外活动体育竞赛

“户外活动体育竞赛”也是“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的一种,并且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较为常见,此种“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外的有效延伸,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团体或者院系间的体育竞赛,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体育技能。通常情况下,“户外活动体育竞赛”以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功能力、健康情况等为参考依据,针对定的组间竞赛队伍,从而让学生在大型竞赛之中,更好的吸收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相关内容。但是此种“课赛融合”教学模式也存在一种弊端,就是教学内容的可控性比较低,学生比赛过程中的所知感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造成体育教学评价主体缺失,因此在今后的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 “户外活动体育竞赛”的应用与课堂教学实践尚有一定的差距。

(三)体育赛事观摩学习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得到有效的发展,国际体育赛事可以进行全球性的直播,这就滋生出了“体育赛事观摩学习”这种“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并成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教师讲解体育理论知识最佳的资源补充[2]。但是此种“课赛融合”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观摩的赛事还是真实感有所欠缺,同时部分教师在使用“体育赛事观摩学习”教学模式时,只是一味的观看,并未对赛事内容进行详细解说,因此降低了赛事观摩的学习效果,从这一角度分析,并不是“体育赛事观摩学习”教学模式的适用度低,而是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使用此种“课赛融合”教学模式,这关系到最终教学效果成效。

二、“课赛融合”模式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一)以课赛融合优势为基础,激发学习体育学习兴趣

“课赛融合”模式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效果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参与感和主观能动性,一旦学生自身失去了参与热情,最终的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以篮球课程教学为例,以往“课赛融合”模式应用中,主要是男生参与篮球比赛,而女生多为场边啦啦队,男女同学参与度的差异性,致使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整体进步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课赛融合”模式的应用,必须要不断的创新比赛活动参与模式,进而形成以课赛融合优势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优化设计,并获取学生较为良好的反馈信息,这行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从而带动体育教学效果得到不断的进步与提升[3]。如在篮球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竞赛划分为多种形式,如“三分球投篮比赛”“练球理论知识抢答”等,从而利用競赛的激烈紧张刺激性,激发调动学生的好胜心和斗志,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好的突出了“课赛融合”模式的优质,学生会在体育学生兴趣的带动下,得到更好的体育锻炼和学习。

(二)以竞技体育为教学资料,加深学生体育知识了解

“课赛融合”模式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教师可以结合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带领学生观看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从而更加生动的呈现体体育文化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自由观看了解,教师还应该应该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以竞技体育赛事为教学资料,通过教师对竞技赛事视频的进一步讲解,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拓宽对体育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如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对世界杯足球赛事的关注,从而将其作为教学资料,教师可以让学生头一天晚上观看比赛视频,在第二日的课堂之中,教师将相关重点视频资料截取出来,针对性为学生讲解国际知名球星运动或者防守的一些技能或技巧。如在笔者执教的过程中,就充分的利用“俄罗斯VS埃及”的赛事,通过对赛事的整体解说,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实战经验,这样的教学方式,利用体育竞技比赛视频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从而有效规避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并不充裕的弊端,并借助国际竞赛的吸引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了体育知识。

(三)以多种比赛项目为载体,提升体育技术应用能力

“课赛融合”模式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体育比赛项目与职业技术体育教学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只有通过最具契合度的比赛项目应用,才能更好的为体育教学提供服务。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的考虑到院系的硬件软件配置水平,将教学重点与比赛活动相结合,以多种比赛项目为载体,从而提升体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如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课程主要内容,选择能够辅助教学开展的“当堂课程小组竞赛”,从而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实力相当的小组竞争,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内化体育知识,提升学生体育技术操作能力[4]。另一方面,在体育知识学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体育竞赛”,从而在大型并更加具有操作性的赛场之中,不断的积累实战经验, 从而构建更加完整的体育知识体系,这种以以多种比赛项目为载体的“课赛融合”模式,更好的集中了不同“课赛融合”模式优点,因此往往可以实现更加的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效果。

(四)以学生反馈信息为评判标准,设计分层体育教学模式

“课赛融合”模式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评判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评判可以了解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的做出反馈,针对于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打破以往以“成绩”为硬性指标的唯一评判标准,注重对学生自我信息的反馈,如当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环节之中,并且可以从中体会体育知识和文化,就代表“课赛融合”的教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反之若是学生参与热情有限,同时参与比赛的学习动机也比较弱,就代表“课赛融合”教学是失败的[5]。此外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时,还应该综合学生的反馈信息,设计分析体育教学模式,如可以从学生比赛中的体能表现和技能表现出发,从而针对性的对学生加以分层,并在日后的教学之中不断的进行改进,这样的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赛融合”模式实践,才真正的实现了学生需求与教育需求之间的和谐统一,可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发展创新提供保障。

总结:

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课赛融合”模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之中更好的实践体育知识,并从中得到体育精神和体育习惯的养成,而这对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发展是有诸多裨益的,为此今后作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要更加关注“课赛融合”模式应用实践,从而在“课赛融合”模式的应用下,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发展创新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范高翔.“课赛融合”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5):12-13

[2]王升.“教赛融合”机制下浙江省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今日财富,2018(09):100

[3]杨静,史小花.课、训、赛融合——探索高职数学类课程教学新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46-48

[4]李雅妮,肖鹏.“互联网+”背景下“课赛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8(04):54-56

[5]张琳.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2):227-228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化教学改革
浅析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问题
浅论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学改革
建构快乐课堂实施职院高效体育的研究
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试谈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