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下如何培养初中生欣赏音乐良好习惯

2018-03-26杨丽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设环境

杨丽东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下培养初中生欣赏音乐良好习惯的行动策略:创设音乐学习环境,使学生“愿听音乐”;关注音乐基本要素,使学生“能听音乐”;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想听音乐”;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使学生“会听音乐”。

关键词:创设环境 关注要素 抓住心理 提升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音乐世界中,各种音乐艺术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富于现代气息的流行音乐,更是对初中音乐教学形成强烈的冲击,面对传统教材,大多数是传统音乐或古典音乐,几乎没有涉及到流行音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受,仅仅学习课本内容,使学生感觉枯燥,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喜欢我们的音乐课,形成一种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矛盾现象。因此,能否在音乐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音乐、古典音樂、流行音乐三者有效融合,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呢?

一.创设音乐学习环境,使学生“愿听音乐”

这里说的音乐学习环境包括校园音乐文化氛围的大环境和音乐课堂教学的小环境。古语说“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入腐鱼之市,久闻不知其臭”,些富有哲理的精辟见解,足现环境对人的影响之深刻。积极的环境氛围,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正向的暗示。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创设浓郁的校园音乐文化环境。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在校园创设音乐的浓厚氛围,比如借助校园智能化音响系统在课余播放适合校园环境的音乐名曲、把学校的铃声改为程控音乐、组织午间音乐活动、组织各类音乐兴“欣“倾听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趣小组活动、出刊音乐板报或自编音乐小报、在校园或音乐教室合适的地方悬挂音乐家的画像 (也可以是乐器图片、演出照片、音乐家名言)、定期举行全校性的艺术周或艺术节等,使学生在这种潜伏、弥漫、浸染的作用下,不知不觉感悟到音乐之美妙,使他们满足对美的渴求,这对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音乐的习惯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创设和谐的课堂音乐教学环境。首先,尽力创设和谐的物理环境,如:向学校要求,音乐教室尽可能安排在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音乐教室视听设备尽可能配备高质量的设备。音乐教室一定要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布置雅致、有音乐文化气息;在播放音乐时音响音量尽可能控制在合适的强度等。其次,尽力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威信、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教学艺术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创设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和师生之间融洽的学习气氛,使教学活动产生相应的积极情感,进而使学生愉悦地“欣赏音乐”。

二.关注音乐基本要素,使学生“能听音乐”

抓住音乐要素的基本点倾听音乐。“欣赏音乐”是指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怀着对作品、作者以及相关音乐文化尊重的感情,凭借听觉器官,专注地聆听音响信息,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有意义的课堂参与,进而激发思维活动,达到感知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一种积极的行为趋向,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把音乐还给音乐欣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设计不同目标指向的问题,引导学生每次聆听都有清晰的关注点,这样学生就能够层层深入地、真正地进入音乐之中。同时,由于每次聆听,都有明确的关注点,学生也不会感到厌倦,也能够养成学生反复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参与聆听的形式可以是针对提问设计的关注点闭目倾听,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关注点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听到某个音乐主题时请举手示意;用不同的色块(线条)表现你所感受到的音乐情绪;随着音乐唱音乐主题;随着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进行律动等。

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想听音乐”

在初中阶段,这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已不满足于小学阶段的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和描写人生活的音乐,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逐渐将兴趣转向能满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音乐作品,例如可以让学生欣赏有生动音乐形象优美音乐旋律的,结构简单的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作品: 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中国作品《金蛇狂舞》等。另外初中生生活范围大了,接触的事物多了,其情感情绪也日益丰富,虽然这种情感还不稳定,但对了解各种情感的音乐已经有了兴趣,像描绘美好爱情的中国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喜悦之情的《北京喜讯到边塞》,表现节日欢庆之情的《春节序曲》,歌颂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蓝色多瑙河》,表现作者个人感情的《未完成交响曲》以及包含音乐家创作心情的《惊愕交响曲》等等。

四.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使学生“会听音乐”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听是感受音乐的基本方式,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首先要靠多听,一回生两回熟,听得多了,自然慢慢地就会听得懂的。所谓听得懂音乐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开始觉得音乐好听,可能只是一种比较朦胧的感受,如果再继续听下去,逐渐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比如能辨别出不同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同时对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意境也有所领会,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是听得懂音乐了。在听音乐时,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名作要“精读”,可采取分章分段听和完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感情上熟悉它,跟踪音乐的信息,记忆它、分析它、思考它。还可以借助文字介绍或请人讲解这些辅助手段帮助和加深理解。分层次听,可感觉旋律、伴奏声部、织体的进行等。最后,整体综合欣赏。通过反复欣赏,可使我们从音乐中感受“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立体地感受整部音乐作品,同表及里,逐步深入,才能逐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欣赏音乐”习惯的培养,并通过自己的智慧,让学生愿听音乐、能听音乐、想听音乐、会听音乐,每一节课都锲而不舍地坚持,那么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也一定能够养成。

此论文为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下培养初中生欣赏音乐良好习惯的行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777,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洛中学)

猜你喜欢

创设环境
关注幼儿情绪,培养快乐天使
营造和谐氛围 提高生命品质
浅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理念下教师的引导职能
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
方寸田园 语言氧吧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区域活动下影响幼儿生命发展的因素探讨
浅谈幼儿早期阅读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英语阅读的研究
如何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