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妙用

2018-03-14黄薇薇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

黄薇薇

摘 要:双手可以操作材料,本身也可以作为的一种“材”,并且利用起来十分方便。通过手的特征、手势动作、手与肢体的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进行有效记忆;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数学知识;增加学生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和提升空间观念。

关键词:手;有效记忆;深入建构;空间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动手能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动手操作的材料可以是教师精心设计,也可以因课堂生成的需要而“就地取材”。比如书本、学习用品、课桌、黑板、讲台等身边之物,甚至有时候不需外物,仅利用我们的身体,只要运用巧妙得当,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就是课堂所需要的“材”。譬如双手,真是“唾手可得”“信手拈来”,十分方便好用。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双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妙用。

一、依托双手,激发兴趣,促有效记忆

怎样避免死记硬背式地记忆数学知识呢?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自觉将外界信息在大脑中贮存和编码。双手动起来,好玩、形象、真实,刺激学生大脑,促进学生记忆。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学生记忆十二个月中的大月、小月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朗朗上口的口诀,有单双数的规律,还有形象又直观的“拳头记忆法”。“拳头记忆法”即利用左拳上的凹凸关节来进行记忆,在左手的拳头上,从右往左数一月到七月,再从右往左数八月到十二月。数到凸起的地方,那个月就是大月;数到凹下去的地方,那个月就是小月(二月除外)。“拳头记忆法”犹如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以及毫米时,可借助用手比画的方法建构1厘米、1分米、1米以及1毫米的表象。比如利用拇指和弯曲的食指间相隔的距离来记憶1厘米,用更近的距离来记忆1毫米。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利用一拃(或不到一拃)来记忆1分米。将两臂平伸(或张开一定的角度),利用一庹(或不到一庹)来记忆1米。这样的用手比画十分方便,非常形象,有助于学生比较好地形成长度单位的概念,建立清晰的长度表象,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周长时,部分学生对于“先算长加宽,然后再乘2”这种方法不容易理解,笔者教学生运用手势的方法(图1),食指表示长方形的长,拇指表示长方形的宽(长+宽),然后另一只手用同样的手势,表示另一组长、宽,最终两只手合起来(×2)形成一个“长方形相框”(周长)。手势简单有趣,学生很乐意动手一试,轻松理解了这种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如果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求长或宽,还可以把上述动作反过来运用。

蒙台梭利曾说:“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因此,拿出双手亲自动一动是比听别人、看别人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利用手的特征、手势动作、手与肢体的配合,积极挖掘手的一些功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

二、借助双手,化抽象为形象,助深入建构

对于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与其现有的认识水平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所以教师要善于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提高教学的效率,助其有效建构数学知识。

新课程改革以来,“应用题”(现在称作“实际问题”)的教学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邻域,而是融合于数的运算等教学内容之中。一年级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是在加、减法计算教学中同步进行的。教材编排时,加法计算的教学中,相对应的实际问题都是用加法计算;减法计算的教学中,相对应的实际问题往往都是用减法计算。这样的安排,如果教学时,学生没有对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形成深刻的理解,就会形成思维定式,仅凭经验或直觉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注意,不能仅凭看到学生列式正确就沾沾自喜,而是要注重学生对数量关系模型的建构。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如果仅凭语言来分析数量关系,显得枯燥、抽象。教师不妨借助“手”的动作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及其相关数量关系。比如:解决加法实际问题时,可以张开左手掌表示一部分,张开右手掌表示另一部分,然后再将两手掌慢慢合拢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7页例3:小猴摘桃,已经摘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结合前面提到的动作,边做边理解:“已经摘的部分加上剩下的部分等于桃的总个数”,避免造成学生看到 “还剩”这个词就想减法的负迁移。解决减法实际问题时,可以两手在空中画一个大圆圈表示总数,右手拿到中间自上而下“切”下去,并张开右手掌“抹”去右边,表示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左手掌张开,定住,表示剩下的另一部分。再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3页例5:小猴摘了28个桃,吃了一些,还剩7个,求吃了多少个桃。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动手配合语言:把桃子的总个数分成两部分,去掉还剩的部分,就求到了吃了的部分。这样不会产生思维定式,想成“总数-吃了的部分=剩下的部分”的数量关系。像这样的边表达边动手的形式要经常练习,让学生慢慢形成一种习惯。加入了手势、肢体动作后,能使抽象的题目变得直观,使学生不仅对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更加透彻,而且能深入建构加、减法的数量关系模型。

三、妙用双手,增加体验,提升空间观念

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强化感知、建立表象,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空间观念。所以在教学“空间与图形”相关知识的时候,笔者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例如教学“周长”时,笔者让学生伸出食指,和自己一起“描”出周长;在教学“面积”时,让学生伸出手掌“刷一刷”面积。做这些动作不仅不占时间,而且对于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在解答下面这道练习题(图2)时,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图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

师(展示错例):周长5厘米你们觉得对吗?

生1:不对,应该是12厘米。

师:为什么是“12”不是“5”?

生2:我觉得填“5”的这位同学没有看到问题是求“周长”。

师:具体说说呢?

生2:求周长,求的是这个图形边线的长度,也就是用手指沿着边数线段,数出几条线段就得到周长有几厘米。而“5”这个数据,我觉得他是数小正方形的个数得到的。像这样(比画出手掌刷的动作),数小正方形的“面”,数出几个小正方形就是几平方厘米,求的是面积了。

师:这位同学说的大家听明白了吗?说得太棒了!那咱们像这位同学一样,边做动作边分别数一数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吧。

……

用直观的动作结合语言,化抽象为形象,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当然不仅是对“周长”“面积”的理解,对“线段”“角”“方位”“垂直”“平行”“顺(逆)时针”等,都可以巧借双手,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再如《平移与旋转》一课的课堂导入,笔者采用课件动态展示游乐场场景,要求学生跟随课件中各个游乐项目中的活动画面,用自己的动作表演出来。随着画面的切换,学生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时而扭转手臂转动起来。

师:这些游乐项目,你们能按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它们进行分类吗?

生1:我认为“旋风旋转椅”和“旋转木马”是一类,它们都是这样转的。(边说边比画)

生2:我觉得“摩天轮”和“旋风旋转椅”“旋转木马”是一類,也是这样旋转的,只是方向不同(比画出水平和垂直两个圆形轨迹)。

生3:我觉得“青蛙跳”和“激流勇进”是另外一类,它们都是直直地运动的。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针对不同的运动方式,把它们用手比画了出来。那么你们能不能给这两种运动分别取个名称呢?

……

简简单单几个手臂动作能巧妙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其引入课堂;简简单单几个手臂动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简简单单几个手臂动作,有效化解了“平移”和“旋转”的抽象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好学生的“双手”,既省时、高效,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愉悦感。我们教师可以在如何利用双手这方面继续挖掘,为课堂服务。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
场域的精神力量在艺术作品呈现中的延续
“空间观念”的动态语言认知模型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图形的认识”教学注重四个引导
着眼空间观念培养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培养
如何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空间感
观察想象思考,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