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8-03-08吴利荣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髂内栓塞宫颈癌

吴利荣 韩 阳 谭 明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属于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好发年龄为30~55岁[1]。早期宫颈癌患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加重,患者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症状,晚期患者随着癌灶的累及,出现尿频、尿急、贫血、恶病质等继发症状[2]。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宫颈细胞学筛查技术的普遍应用,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3]。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难度较大,临床复发、转移率高,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生命安全与健康[4]。

临床中,早期宫颈癌患者多给予手术治疗,临床治愈率较高;对于晚期宫颈癌患者而言,其病灶散播转移,手术治疗边界模糊,单纯手术及放疗效果均欠佳,临床建议综合治疗[5]。近年来,随着盆腔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等成为此类患者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联合手术治疗可以得到满意临床疗效[6]。盆腔血管介入治疗可以明显缩小宫颈癌瘤体,周围浸润病灶及局部淋巴结内转移病灶得以消除,肿瘤分期降低,患者重新获得手术机会,手术切除率有效提高,同时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存期限,改善预后[7]。本研究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283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于术前分别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旨在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综合治疗的方案选择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我院283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2)和对照组(n=141)。观察组,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1.86±6.34)岁;病理类型:鳞癌93例,腺癌35例,腺鳞癌11例,小细胞癌3例;按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临床分期标准:ⅠB期25例,Ⅱ期87例,Ⅲ期26例,ⅣA期4例;分化程度:高分化73例,中分化59例,低分化10例。对照组,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2.47±7.05)岁;病理类型:鳞癌95例,腺癌37例,腺鳞癌7例,小细胞癌2例;FIGO临床分期:ⅠB期27例,Ⅱ期88例,Ⅲ期23例,ⅣA期3例;分化程度:高分化69例,中分化60例,低分化12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理分型、FIGO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2011年《子宫癌诊断》中关于晚期宫颈癌的诊断标准[8],经阴道镜、宫颈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②卡式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70分;③预计生存时间≥5个月;④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重度腹部或盆腔感染,伴有其他恶性肿瘤,或肿瘤并发症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等;③不能耐受介入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完成相关检查,常规消毒,局部麻醉,Seldinger技术完成股动脉插管。观察组患者给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导管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双侧子宫动脉给予明胶海绵栓塞。对照组患者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术,导管超选择插入双侧髂内动脉造影。所有患者化疗方案均以铂类为主联合化疗,卡铂350 mg/m2,博来霉素30 mg/m2,环磷酰胺600 mg/m2于介入化疗或栓塞后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沿导管注入,明确血供,合理分配药物,对照组药物注入注意避开臂上动脉。所有患者术后静卧24 h,加压包扎6 h,3周为1个疗程。于介入治疗后2周给予常规妇科检查及盆腔CT,评价治疗效果,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于符合手术治疗者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根据患者病理结果给予放疗等;若患者仍未达到手术要求,则于第一次介入治疗后间隔一个月给予第二次介入治疗后评估效果,给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年。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⑴临床疗效评定:依据WHO实体肿瘤客观判定标准[9]: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所有可测量大小的肿瘤病灶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瘤体积缩小>50%,未发现新病灶;③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NC):肿瘤体积改变≤25%,未发现新病灶;④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SD):肿瘤体积增大>50%,或者出现新肿瘤。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⑵KPS评分用于评定生活质量改善程度:①改善,评分增加≥10分;②稳定,评分增加<10分;③降低,评分减少≥10分。生活质量改善率(%)=生活质量改善例数/总例数×100%。⑶记录两组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后患者生存率、复发、转移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7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49,P=0.000)(表1)。

2.2 两组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介入治疗后,恶心呕吐、贫血、血小板下降及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就发热及腹痛而言,观察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8.352,P=0.000;χ2=30.789,P=0.000)(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例,%)

2.3 两组1年生存、复发及转移情况比较

观察组1年生存率(9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8,P=0.031);两组局部复发率比较,观察组(14.08%)低于对照组(2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2,P=0.024);两组远处转移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678,P=0.410)(表3)。

表3 两组1年生存率、复发及转移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3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1,P=0.008)(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类健康体检及宫颈癌普查等工作广泛开展,女性宫颈癌患者逐年增多,年轻化趋势明显[10]。临床中,根治性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考虑到患者年轻化的因素,除有效根治疾病外,应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生殖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而言,多数患者存在局部肿块大、周围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等,手术失败率较高[11]。因此,手术联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得以推广应用,成为治疗新趋势。化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但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大,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临床效果欠佳。

肿瘤属于血管生成依赖性疾病,其治疗的主要原则为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介入治疗正是抓住了此重点,阻止肿瘤生长转移,控制疾病发生发展[12]。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使化学药物经过导管进入肿瘤供血动脉,有效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体循环及正常组织药物分布,延缓化疗药物的清除速率,药物局部作用时间延长,肿瘤体积缩小,宫旁浸润改善,降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概率,减轻患者全身毒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开展应用,使原本不符合手术要求的患者重新获得手术机会,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效改善预后[13-14]。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是在灌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动脉栓塞,对肿瘤滋养动脉选择性阻断,肿瘤细胞缺血、缺氧,变性坏死,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15]。采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并与抗癌药物混合成为药物微球,使药物在网隙中长时间滞留并缓慢释放,药物微球阻断血流作用与缓释作用相协调,增加渗透性及药物敏感性,使化疗药物有效作用时间延长[16]。有研究显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残留细胞活性下降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1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较低,远处转移率两组未见差异。另一方面,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患者会更多的出现发热、腹痛等综合征[17]。本研究两组介入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贫血、血小板下降及白细胞下降等毒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发热及腹痛的发生率,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高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

就两种介入治疗方式选择而言,需根据患者临床分期综合判断。对于ⅠB期、ⅡA期患者而言,肿瘤病灶仅局限于宫颈,血供主要来源于双侧子宫动脉,故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可以有效提高局部浓度,完全覆盖病灶以杀伤肿瘤细胞[18]。对于ⅡB期及以上分期患者而言,肿瘤病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宫颈,可能已侵犯至宫旁组织等,此类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双侧子宫动脉、双侧髂内动脉均成为肿瘤细胞的主要血供来源,此时则考虑给予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尽量避免遗漏周围病灶[19]。

综上所述,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患者1年生存率升高,局部复发率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发热、腹痛等栓塞综合征较为常见。临床中,我们在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时,还应综合考虑患者临床分期,综合确定治疗方案。

[1] 张敏鸽,刘明晖.高危HPV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6):670-672.

[2] 蔡 旺,张 茜.62例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研究及预后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58-2460.

[3] 张宏伟,隋 龙.液基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的应用现状及不足〔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3,5(1):20-23.

[4] 齐 曼,宋 冀,郑艳杰.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5):698-700.

[5] 姚 彬,朱 艳.新辅助化疗结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7):835-837.

[6] 汪国祥,严晓星,黄新宇,等.介入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1):57-61.

[7] 占艳飞.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3):304-30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 334-2011.子宫颈癌诊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2-3.

[9]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41.

[10] 王路芳,韩娜娜,茹明芳,等.TP与PVB两种同步放化疗方案在维吾尔族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4,13(18):2928-2930.

[11] 李 瑜,汪希鹏.宫颈癌患者脉管内癌栓浸润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6,43(1):87-91.

[12] 孙 瑶.宫颈癌的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2):1366-1368.

[13] 戚晓军,刘 丁,姜宇东.紫杉醇联合顺铂动脉栓塞治疗复发宫颈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 (2):162-164.

[14] 黄玉梅.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术中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88例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54-2456.

[15] 何 玉,王才智,张 阳.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6):2983-2985.

[16] 程军林,彭建国,刘 凯.药物明胶海绵颗粒在中晚期宫颈癌合并出血中的治疗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7):1029-1031.

[17] 施晓君,金秀凤,黄凤雁.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巨大子宫黏膜下肌瘤36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4):303-305.

[18] 孙秀利,任倍莹.腹腔镜手术治疗Ⅰa2~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7):1156-1158,1168.

[19] 廖万清,汤新跃.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2):266-268.

猜你喜欢

髂内栓塞宫颈癌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供血评估及保留策略
自制髂动脉分支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内动脉1例*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疏与堵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EVAR中保留髂内动脉的腔内手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