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关系的分析

2018-03-08涂志强杨海燕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结肠癌生存率淋巴结

涂志强 杨海燕 杨 敏

结直肠癌是临床多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12年全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3/10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死亡率居第5位,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1]。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根治是改善结肠癌病人的疗效与预后的关键。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作为常用的临床肿瘤标记物,对评价恶性肿瘤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血清CEA 不同表达程度的结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为结肠癌患者实施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于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结直肠肿瘤外科行结肠癌择期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106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9例,年龄38~78岁,平均(65.86±5.24)岁,淋巴结转移者58例、无淋巴结转移者48例,肿瘤直径≤5 cm 52例、>5 cm 54例。根据术前血清CEA水平分为CEA正常组(CEA<5 μg/L)、CEA升高组(5 μg/L≤CEA<50 μg/L)和CEA显著升高组(CEA≥50 ug/L)[3]。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仅包括结肠癌患者;②病理诊断确定;③术前均未接受任何放疗、化疗;④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⑤具有完整的随访资料;⑥所有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结肠与直肠多原发癌;②排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Lynch 综合征;③术后3个月内出现复发转移;④随访资料不完整者。

1.3 研究方法

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4 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瑞士罗氏公司﹙Roche) 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CEA,试剂均为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仪器与试剂操作说明书进行。患者在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营养支持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切除结肠癌原发灶。术后2个月内进行氟尿嘧啶类药物为主的标准化疗。术后采用电话或入院复查方式随访,每3个月随访1 次,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6月30日。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术前血清CEA不同分组患者的病理特征、术后肿瘤远处转移情况,并分析结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106例结肠癌患者中,术前血清CEA正常组38例,占35.45%;CEA升高组47例,占44.34%;CEA显著升高组21例,占20.21%。3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EA正常组及CEA升高组相比,CEA显著升高组的肿瘤直径>5 cm、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呈低分化程度、TNM分期为Ⅳ期的例数均明显增多。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例,%)

a为χ2检验;b为方差分析。

2.2 各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情况比较

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58个月,共有32例(30.19%)患者术后出现远处转移,肝转移19例、肺转移12例、其他部位转移(卵巢或骨转移)8例。三组出现肿瘤远处转移、肝转移、肺转移及其他部位转移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EA正常组及CEA升高组相比,CEA显著升高组出现肿瘤转移例数均明显增多。3组患者的肿瘤转移情况见表2。

表2 3组患者肿瘤远处转移情况比较(例,%)

2.3 各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比较

截止随访期结束,106例结肠癌患者死亡36例,总体5年生存率为66.04%。CEA 显著升高组、CEA 升高组和CEA正常组分别死亡12例、22例和11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42.86%、53.19%与71.05%,见图1。3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5.95,P<0.05)。

图1 三组术后生存曲线比较

2.4 结肠癌预后多因素分析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EA水平、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 分期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结肠癌患者早期大多无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至中晚期,因此其病死率较高[4-5]。目前临床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切除原发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清扫,辅以术后化疗和放疗,然而由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使其预后效果不佳,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60%[6]。因此,早期快速地评价肿瘤病情,为预后判定提供依据,并能提前进行有效干预是改善结肠癌患者预后效果的有效途径。

癌胚抗原(CEA)是1种细胞表面糖蛋白,作为1种经典的肿瘤标记物,通常将血清CEA低于5 μg/L视为正常。CEA在多种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态,已被证实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7-8]。血清CEA 水平的检测现已常规作为结肠直肠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也有相关研究报道了术前CEA与结肠直肠癌的关系[3],但按照CEA的不同表达程度分层研究结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结肠癌患者的术前血清CEA水平进行分层,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本组对象中,术前血清CEA升高的病例占64.55%,其中5 μg/L≤CEA<50 μg/L者占44.34%,CEA≥50 μg/L者占20.21%。CEA水平不同的3组对象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EA正常组及CEA升高组相比,CEA显著升高组的肿瘤直径>5 cm、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呈低分化程度、TNM分期为Ⅳ期的例数均明显增多,与陈鹏举等[9]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说明术前血清CEA 水平显著升高的结肠癌病例的肿瘤进展相对更差。

表3 根治术后结肠癌患者预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

本研究显示,与CEA正常组及CEA升高组相比,术前CEA 水平显著升高组术后出现肿瘤远处转移的比例明显升高,其发生肝转移、肺转移及其他部位转移的比例均较其他二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kamoto等研究显示[10],术后随访中血清CEA 水平的上升提示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对术前血清CEA显著升高的结肠癌患者加强术后的定期随访,以早期发现肿瘤远处转移。本组资料显示,CEA 显著升高组、CEA 升高组和CEA正常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86%、53.19%与71.05%,提示随着血清CEA水平上升,结肠癌病例的生存率逐渐下降。经采用Cox回归对影响结肠癌病例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EA水平、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相关研究结果[9,11]类似,提示术前CEA水平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高,结肠癌病人的生存情况越差。

综上所述,本研究说明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CEA升高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并且对于判断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于结肠癌病例应早期检测其血清CEA,为提供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提供科学依据。

[1] 秦 琼,应建明,吕 宁,等.DNA错配修复状态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8):591-596.

[2] Labianca R,Nordlinger B,Beretta GD,et al.Primary coloncancer: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adjuvant treatment and follow-up 〔J〕.Ann Oncol,2010,21(5):70-77.

[3] Lee SY,Jo JS,Kim HJ,et al.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oncologic outcome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extremelyhigh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J〕.Int J Colorectal Dis,2015,30(1):63-69

[4] Peng Y,Zhai Z,Li Z,et al.Role of blood tumor markers in predicting metastasis and local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colon cancer〔J〕.Int J Clin Exp Med,2015,8(1):982-990.

[5] 李 娜,李宏斌,朱 蕾,等.血清CEA、CA199和CA153检测对判定结肠癌发生发展的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3):396-398.

[6] Cheah PY.Recent advances in colorectal cancer geneticsand diagnostics〔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09,69(1):45-55.

[7] Jones C,Badger SA,Epanomeratikis E,et al.Role of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s a marker for colorectal livermetastases〔J〕.Br J Biomed Sci,2013,70(2):47-50.

[8] Shibutani M,Maeda K,Nagahara H,et al.Significance ofCEA and CA19-9 combination a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and forrecurrence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Ⅱ colorectal cancer〔J〕.Anticancer Res,2014,34(7):3753-3758

[9] 陈鹏举,姚云峰,张大奎,等.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显著升高的临床意义〔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10):1026-1031.

[10] Sakamoto Y,Miyamoto Y,Beppu T,et al.PostchemotherapeuticCEA and CA19-9 are prognostic factors in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treated with hepaticresection after oxali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J〕.Anticancer Res,2015,35(4):2359-2368.

[11] 朱俊强.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1):1443-1445.

猜你喜欢

结肠癌生存率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