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简易肌腱引导器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应用

2018-03-06陈闵昌杨国峰朱红夷陈孝军沈利平陈建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手外科鞘管胶管

陈闵昌 杨国峰⋆ 朱红夷 陈孝军 沈利平 陈建强

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采用自制简易肌腱引导器修复手部肌腱损伤回缩的患者48例(54指),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8例(54指),男31例,女17例;年龄20~54岁,平均38岁。拇指10指,食指15指,中指14指,环指9指,小指6指。压轧伤13指,电锯伤12指,电剪刀伤22指,玻璃割伤7指。受伤至就诊时间0.5~4h,均为急诊手术修复。

1.2 简易肌腱引导器的制作 材料包括:①外套管为一次性“可控式吸痰胶管”(无菌包装),胶管的粗细与细铜棒相匹配;②内芯为细铜棒,有一定的硬度和延展性,可以预弯。见图1。

图1 简易肌腱引导器外观

1.3 手术方法 以修复屈肌腱为例,仰卧位,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侧上 臂上气囊止血带。伤口彻底清创。首先通过挤压前臂屈肌腹、屈腕、屈掌指关节的方法,将回缩的指屈肌腱从伤口处引出,忌用血管钳,如不能引出,则在近端作辅助切口,找到回缩的屈肌腱断端。再将伤口处腱鞘少许切开,将消毒后的细铜棒插入一次性可控式吸痰胶管,细铜棒与胶管紧贴匹配,铜棒的远端与胶管平齐,制成简易肌腱引导器,弯成弧形,将铜棒与胶管的平齐端自伤口处穿入鞘管,从辅助切口处穿出;抽出铜棒内芯,将辅助切口穿出的外套管纵形剖开1.5cm,将剖开的外套管包绕屈肌腱近侧断端,距肌腱断端约0.8cm处将屈肌腱与外套管缝合固定一针,牵引外套管将屈肌腱近端导入鞘管,从伤口处引出。血管钳夹住固定的外套管,阻止引出的肌腱近端回缩。剪除其余的外套管,用4/0尼龙线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屈肌腱,5/0可吸收线修补腱鞘,缝合伤口及辅助切口。

1.4 术后处理 背侧石膏托屈腕、屈指位外固定4周,常规使用抗生素,然后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48例54指,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8个月。手部功能评定根据ATM标准[1]:优21指、良28指、中5指,优良率90.7%。

3 讨论

手部外伤中,屈肌腱断裂非常常见,且近端常出现回缩,要将回缩的屈肌腱近端导入鞘管很困难[2]。作者以往曾采用血管钳伸入鞘管钳夹的方法,很盲目,对腱周组织及肌腱断端损伤较大,造成医源性损伤,增加肌腱粘连,影响手指的功能活动。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手外科医师更加注重肌腱是微创修复,从而减少对腱周及肌腱组织的医源性损伤,预防和减少术后肌腱粘连,从而促进肌腱内源性愈合,提高肌腱修复术后的手部功能[3]。对于回缩的屈肌腱,将其近端导入鞘管十分困难,但较少有学者提及具体的方法[4]。有的学者提出用硅胶管或细胶棒穿过鞘管,与回缩的肌腱近端缝合固定,再将其导入鞘管,用针头横穿固定肌腱后,修复肌腱,但由于硅胶管质地柔软,对于较长的鞘管,自身也很难穿过;还有学者应用金属探针通过鞘管引导肌腱近断端,但金属探针顺应性差、质硬,易损伤鞘管或造成假道,不能包容肌腱断端,引导肌腱困难,医源性损伤较大,术后易产生肌腱粘连[5]。作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曾利用成人输液胶管与细铜棒制成肌腱引导器,细铜棒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延展性,可以预弯成任何形状,但成人输液胶管还是偏粗,插入鞘管不顺畅,后来应用一次性可控式吸痰胶管与细铜棒相结合,制成肌腱引导器,可控式吸痰胶管可以与细铜棒紧密匹配,粗细较鞘管小,能够顺利通过鞘管,将肌腱断端准确、快速地导入鞘管进行手术修复。

简易肌腱引导器经过不断改良,相比与传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1)取材方便,制作简单。(2)利用铜棒的硬度和延展性,可以预弯成任何形状,准确、快速地将回缩的肌腱断端导入鞘管进行修复。(3)最大地实现无创操作原则,有利于肌腱的内源性愈合及手指功能恢复。(4)基础医院也能开展。

[1] 潘达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130-135.

[2] 王晓南,陈克俊,韩宝平,等.肌腱引导器在手部的临床应用.中华手外科杂志,2012,28(4):211-212.

[3] 周晓,许亚军,芮永军,等.克氏针结合输液管自制肌腱导针治疗肌腱断裂.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3,29(2):153-154.

[4] 宋保平,许玉本,蔡鹰,等.鞘管区屈肌腱损伤显微外科修复与功能康复.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15,14(4):25-26.

[5] 陈闵昌,杨国峰,陈建强,等.改良简易肌腱引导器在Ⅱ区屈肌腱修复术中的应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3):322-323.

猜你喜欢

手外科鞘管胶管
一种手外科充气式垫手架的设计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出现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经大鼠尾动脉置鞘法建立介入通路的研究
振动环境下液压胶管疲劳寿命分析
经右侧成角狭窄的头臂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一例
胶管与多通接头自动装配方法与装备设计探索
2020年《实用手外科杂志》征订启事
胶管总成出厂检验方法及试验台的设计
手外科新人职医师的专科渐进式导师制带教模式探讨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科交腹皮瓣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