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
——以全国观摩课《敢为天下先 永铸改革魂》为例

2018-02-25徐玲华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历史素养改革

徐玲华

(广东省中山市阜沙中学)

2017年7月17日上午,我观摩学习了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林娟老师的初中历史课《敢为天下先 永铸改革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记》,收获颇丰。下面谈谈听了这节课的感悟,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

一、整合教材内容,重构教学立意

本次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川教版八年级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对比发现川教版比人教版教材内容编写得详细,本课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农村改革,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林老师依据课标,把握预设中单元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材进行整合,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课程。课题改为《敢为天下先永铸改革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记》。抓住题眼的“先”和“魂”两个关键字,以执教者奶奶口述史的生活资料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以小人物讲述国家政策,在体验中拉近与历史的距离。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材内容整合为:(1)进退两难的抉择;(2)胆颤心惊的改革;(3)翻天覆地的变化;(4)坚持不懈的探索四个部分。用反思的态度去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体现人民直面困难、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

其次,根据教材提炼主题,重构教学立意。教学立意体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决定课堂教学的高度,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赵亚夫老师说过,“一节历史课如果失去了灵魂,内容再生动、丰富都是摆设。”通常本课定位于经济体制改革,这节课把教学立意定为“改革魂——文化”。引用儒学大师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救济乡村只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至于创造新文化,那便是乡村建设的真意义所在。”落脚点在农村文化建设,指出中国乡村发展之路,田园综合体等,突出“魂”字,立意可谓高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老师用史料实证分析了农村改革的必要性,用表格形式与人民公社的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土地归属进行比较。改革的效果怎样?人民的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走向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教给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标准、方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一个从教不到3年的年轻人,驾驭课堂游刃有余,令人点赞。正如成都市教研员赖蓉辉老师对她的评价,勇挑重担本身就是对“敢为天下先”最好的诠释。赵亚夫老师说:忽略批判性思维,使历史教育极易等于宣传。同理,我们在向林老师学习的同时也在批判性思考,本节课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吗?如果是我,将会怎样处理?整合教材以问题链形式呈现:(1)农村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效果如何?(课堂上已经合作探究,论从史出)(2)以身边的事例谈“我眼中的改革”(以成都市大邑县农民肖开翠一家为例,深切体会包干到户带来的好处)。(3)归纳建国后我国几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1950-1952 年,土地改革;1953-1956 年,农业合作化运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完善)。这样,把教学内容问题化,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及时归纳总结,既可以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又可以温故知新。改革从国情出发,国家对农村政策不断进行调整,体现对农村的重视。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活课堂思维

“运用身边的口述史、档案资料,唤起记忆,打破教材体系;以奶奶的讲述为线索,小人物折射大历史;情景教学,让人舒服,美的享受,富有美感的历史之美;现场学生妙论……”这是山东省齐鲁师范学院齐健教授对林娟老师这节历史课的评价,也代表了众多听课老师的心声。

这节课,以成都火锅、喝茶等悠闲生活场景的视频导入。执教者奶奶的口述史视频,见证农村的改革变化。有四川谚语,学生用四川话朗读,以及1980年成都市大邑县委办公室《情况反映》等档案馆资料的呈现。各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处处彰显创设教学情景,激活课堂思维的用心,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感悟历史、理解历史,体验历史发展的逻辑。

课堂上呈示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讲述小岗村的承包办法。出示1978年12月的一份史料,抛出两个问题:(1)小岗人签订这份协议的目的是什么?(2)小岗人抱着怎样的心态签下了这份协议?通过合作探究,解读安徽凤阳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先”。图文呈现1980年全国“包产到户”实施情况占1%。引用邓小平的话:“总的来说,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到1984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让学生体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人们思想解放的过程,体会改革的艰辛历程。认识到思想解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这是一节鲜活的历史课。师生、生生、生与文本的对话,处处有温度,创建学习共同体。林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恰到好处的两段音乐播放,情景教学,惊叹历史之美。我们更惊叹于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的问答和反驳。学生回答问题的条理性,视野的开阔性,以及对课堂评价的中肯性:“老师平时都是这么认真准备每节课,查阅资料,史料详实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课不是政治课……”“有资本主义倾向……”等妙语连珠,赢得听课老师阵阵掌声。

教学根据内容前认知进行预设,同时要注重课堂生成。关于是否需要复习“人民公社”双方代表各执一词,大家静听学生陈述理由。面对学生不同观点,老师因势利导给学生发挥的空间,点燃思维碰撞火花。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活跃的课堂尊重个性化辩论。教师不需要给他们标准答案,“是”或者“否”,只是教给方法,学生自己判断。当教材和学术前沿观点有冲突时,告诉学生最新研究进展情况,不强加自己观点,允许不同观点的表述。

“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学的原点。”如何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建立联系,通过情景产生问题,以问题驱动学习?正如朱能和老师评课时谈到的本节课改进思考:课前预习,了解学生的困惑和期待,从而加强本节课的针对性。课前收集资料,学生采访自己家人,课堂汇报等,更好地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学生带着困惑来课堂,参与式、体验式的学习最有效果。学生本身有巨大的潜能,我们要善于挖掘,善待思维闪光点,给学生一个机会,还我们一个奇迹。

三、培养核心素养,引领学生成长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学科核心素养”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科和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学科进行落实!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作用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引领价值判断?课堂如何落实等?这些问题激励我们不断探索。

课程变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与学生个性的成长、发展与变化。课程变革主要不是改变外部的课程资料和课程组织形式,而是人的精神世界(思维、感情、价值观)的重构。在课程改革理念引领下,教学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基于学生学会学习,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思考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历史课堂用建构主义的方式去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知识建构的主要途径。这节课通过情境教学、问题探究、思辨讨论等路径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只有教师提升学科素养,才能引领学生成长。教学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升人的素养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阅读、学习将知识转化为素养,促进身心的发展,健全人格,培养合格公民。好的历史教学从来都是培养人的“素养”,从历史学科汲取营养,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品格,转化为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成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有品位的人。

台湾清华大学的张元教授认为历史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清醒的头脑跟一颗善良的心。这句话正是对林老师课堂结尾那句“看得见绿水青山,听得见虫鸣鸟叫,寻得回初心,留得住乡愁”最好的注解。

参考文献: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370.

猜你喜欢

历史素养改革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历史
改革创新(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