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着图画讲故事
——《大禹治水》教学

2018-02-22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8期
关键词:家门古文讲故事

王 倩

【教学内容】

统编版二上第六单元第15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记故事中的关键词语以及阅读补充的材料读懂、读好故事。

2.借助故事插图练习讲述,在讲述中积累并运用语言。

【教学流程】

一、看“洪水泛滥图”,讲好“百姓遭殃”

1.诵读小古文《大禹治水》:

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师:这两句小古文写了?那为什么要治水呢?

2.听故事。

听老师讲故事的第1自然段,感受洪水泛滥、百姓遭殃。

3.记词语。

(1)读一读。

要想讲好这一段,记住这些词语特别关键。(出示词语)

洪水泛滥 淹没田地 冲毁房屋

毒蛇猛兽 伤害牲畜 伤害百姓

(2)记一记。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看谁记得快。

4.讲故事。

出示第1自然段,“很久很久”“经常”“到处”随示范变红。

(1)出示“洪水泛滥”的插图,学生看着图听老师讲故事。

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___________。

(2)看着词语,自己练习想画面讲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开头包含短语式长句,语言凝练,适合按原文积累下来。在对原文进行熟练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借助插图练习讲述,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故事情境,自然地使用“很久很久以前……”的结构来组织语言、讲述故事。】

二、看“三过家门图”,讲好“三过家门而不入”

1.问题预设:禹是怎样治水的?自由阅读,读通课文。

2.出示大禹三次路过家门的画面,听老师讲“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禹第一次路过家门,在屋外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他知道自己的孩子出生了;第二次路过家门,他的妻子抱着孩子站在门外,他们只是匆匆见了一面,禹挥了挥手就走了;禹第三次路过家门时,他的儿子已经长到十几岁了。)

3.想象着画面自己练习讲故事。(指导讲好:十三年、到处奔走、三次路过、一次也没有。)

【设计意图:这一段故事理解的难点在“三过家门”,因此教学中适时出示“三过家门”图,补充“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理解了课文,然后再来讲述故事就容易得多了。】

三、看“开通河道图”,讲好“大禹治水”

1.禹治水用了什么方法呢?自己读读课文,找出写开通河道的句子。

2.你知道禹是怎么开通河道的吗?

(1)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2)出示“开通河道”图,融入小古文:

禹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3.看着画面练习讲故事,讲出大禹治水的艰辛。

【设计意图:融入小古文读故事、讲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借助小古文了解禹是怎么疏通河道的,理解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出示“开通河道”图,让学生借助具体语境理解课文语言,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

四、出示“大禹治水连环图”,完整讲故事

1.看着图画逐幅练习讲故事。

2.学生展示,教师相机指导评价。(重点指导讲故事的语速、语气等)

【设计意图:《大禹治水》是千百年来传诵的经典历史故事,语言凝练且颇具魅力,讲述故事并积累、实践其语言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采用“看着图画讲故事”的策略,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感受故事的大体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积累故事的关键语句。整篇设计采用的是对语境的运用策略。】

猜你喜欢

家门古文讲故事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听冬神讲故事
刚成年就被逐出家门的雄狮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十二则
大学生啃老七年绝望父母无奈将其赶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