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中的奇石
——《黄山奇石》教学

2018-02-22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8期
关键词:仙桃奇石猴子

衣 蕾

【教学内容】

统编版二上第四单元第9课。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作者介绍黄山奇石的方法。

2.运用课文语言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黄山奇石。

【教学流程】

板块一:运用原文语言介绍课文中的奇石

1.比较阅读,读好介绍“仙桃石”的句子。

①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一个大桃子。

②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对比读三个句子,读好加点词语,体会仙桃石的神奇。

(2)再读第③句,朗读感受仙桃石的神奇、有趣。

(3)指名用课文中的语言看图进行介绍:

____,它好像____,_____。

2.圈出关键词,读好介绍“猴子观海”的句子。

(1)提取关键信息: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抱”“蹲”“望”。

(2)提取句型:在________,有_____,它____,这就是____。

(3)看着课文插图,以小导游的口气将“猴子观海”介绍给同桌听。

3.用学到的方法自己试着介绍“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

(1)学生观察插图、读课文,自己练习介绍。

有了前两种奇石介绍的指导,教师出示“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的图片,放手让学生自行介绍,适时进行评价。

(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将画横线的部分积累下来。

①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②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④每当太阳升起……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3)教师扮演记者采访小导游,引导学生抓住奇石的形状、特点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怎样把自己看到的事物介绍给别人,对低段学生来说是写话的难点,课文对四种奇石的介绍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分别通过比较阅读、提取关键词语等方法,引领学生读懂句子,再指导学生看着课文插图,运用原文语言练习介绍,从而实现对原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板块二:运用学到的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奇石

1.从课后三种奇石中选择一块奇石。

2.看图观察,引导学生说说奇石的形状。

3.启发想象,并试着用“好像”“真像”“像极了”说一说。

(1)“天狗望月”。

形状:像一只天狗。

动作:蹲、望。

练习介绍:在____,有_____,它_____,这就是_____。

(2)放手让学生选择一种句式,练习介绍自己选择的奇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熟练运用课文语言对替换的内容进行描述。运用积累的语言、仿照课文句式让学生练习介绍,降低了讲述的难度。要想引起大家的兴趣,不仅要说清楚奇石的样子,还要讲出它的神奇、有趣。观察图片,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一经教师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自然想说且会说。】

板块三:把介绍的奇石写下来

1.把自己刚才介绍的奇石写下来。

2.选择不同奇石的两名或三名同学自由组合,将原文四种奇石替换成小组同学写的内容,完成《我眼中的奇石》。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中的规范语言,目的是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而最扎实的内化是落实到写。学生有了之前说话训练的基础,本板块的写话训练水到渠成。给学生充足时间把刚刚口头介绍的内容写下来,并将学生的介绍整合,替换成一篇《我眼中的奇石》,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

猜你喜欢

仙桃奇石猴子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猴子出海
仙桃归谁
植物帮之仙桃
植物帮之仙桃
奇石欣赏
奇石连环画
永远的新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