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2018-02-18陈素玲

关键词:阅读习惯培养小学语文

陈素玲

【摘要】  语文是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沉淀,语文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因素。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阅读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走进语文文本,体会文本中文字的美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174-01

0

阅读对学生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起重要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阅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培养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策略的探讨,实现语文阅读高效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让教材成为阅读习惯培养的指明灯。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精心编写出来的,内容丰富,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助人为乐等内容都包含在内。基于教材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每个孩子心中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及探索者,特别是在小学生的世界,这种感觉特别强烈。如在进行《狼牙山五壮士》的学习时,当学生读到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班长马宝玉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且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最后他们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壮烈的牺牲了,这种英雄气概会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震撼。此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其他英雄事迹传记的介绍,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智慧力量及欢乐。如在进行《荷花》教学后,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其他散文的介绍,让学生进行阅读,以激发学生的诗人天性。

其次,开设阅读窗口让学生走进书籍。流利和理解的阅读是基于对语文文化的理解,也是学生语文课堂进行逻辑完善的条件。流利和理解的阅读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眼睛和思维抓住文章中的短句,在离开书本后进行思维记忆。学生广泛阅读可以提高阅读兴趣,会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新现象,将书籍中的知识吸收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教师在每一堂语文课堂上都要为学生开设阅读窗口,为学生设置感兴趣的文章,给学生介绍好的書籍,促进其在读书过程中感受知识少进而更加努力读书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比较交流的阅读习惯

首先,培养学生比较的阅读习惯。语言学习过程与学习者的思维是分不开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学生边读边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进行比较。当进行比较时,学生的思维是开阔的,可以分析出事物特征,体会到作者文章写作的意境,提高文章阅读能力。如在《难忘的一课》阅读教学时,文章中有“教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这句话,话中意外的意思是想不到的意思,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理解想象不到这一个意思,需要引导学生联系这个词进行上下文思考,是否可以将意外改成惊奇?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提问:如果有一个陌生人和你们一起在教师进行阅读,你们是什么感觉?原来是文章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使我们知道我们是一家人,我们都有爱国感情,借此突出文章重点。如在《桂花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章中精彩句子的对比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其次,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与人交流的习惯。语言学习目的是进行交流,阅读是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实践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基础上提高语文素养。如《钓鱼的启示》主要是从生活小事钓鱼来以小见大,其主旨是想告诉人们面对生活中的诱惑,要依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问题设置:你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对你诱惑非常大的事吗?你认为学习和生活的道德标准是什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探讨对这些诱惑的处理措施。当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且无拘束的参与讨论并真实表达,就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在阅读中的交流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家校联合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

首先,营造学校阅读氛围。教师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指明灯,将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学生对书籍的热爱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先要自己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教师要每天阅读通过丰富自己知识量跟书结下友谊,并以身示范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书籍相当于一条河,需要细流来滋养,每天的阅读就相当于将思想汇成大河,使教师在教学中不至于教死书,在拓展自己视野基础上进行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相关调查显示,家庭的局限性和阅读贫乏性是小学生智力落后的主要原因。家庭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难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家长是孩子效仿的对象,家长的行为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与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可以为孩子购买图书,在自己读书的同时影响孩子进行阅读,让孩子养成天天阅读习惯,以为其毕业后的良好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养成在阅读中交流与比较的习惯,当学生对阅读有渴望时,他的阅读才是充满的,他才能进行有创造性的学习。正如苏赫姆林斯基所说:要为学生创造一条去往图书馆的路,让沉睡的书籍成为学生的挚友!

[ 参  考  文  献 ]

[1]鲍宗武,黄华瑛.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途径[J].课外语文,2016(04):08,110.

[2]于连福.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好家长,2015(08):203.

[3]乐秀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8(9).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培养小学语文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