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探析

2018-01-30张利民��

考试周刊 2017年75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感心理健康教育

张利民��

摘要:通过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职业效能与职业意志四个维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并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做了简要探析:1. 应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边缘化;2.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就动机;3.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入职培训;4. 完善生活保障体系,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认同感;入职培训

一、 职业认同感及相关概念

心理学上认为,职业认同感是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感知与体验。职业认同感涉及四个维度:职业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职业效能。职业期望是指从业者对自己从业的期望。职业意志指从业者愿意从事自己岗位并在岗位上的坚持性。职业价值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身份的价值判断。职业效能感指从业人员在所从事职业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

(一) 职业意愿与期望较低

笔者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访谈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意愿与期望较低。首先在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部分属于兼职教师,大多是高校学生赚取生活费的一种途径。多数人不愿意在毕业后继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少数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对心理健康教师这个职业抱有期望。大多人认为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较低,发展还很不成熟,职业生涯发展注定坎坷,自己并不能从学校教育中学到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二) 职业价值认识不足

职业价值可以分为内在职业价值与外在职业价值。内在职业价值,是指该职业在社会或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地位或者给从业人员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外在职业价值是指通过教师这个职业所获得的物质奖励。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旧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本意是预防学生的负面情绪或心理问题,但很显然学校仅仅把它当成应付国家教育方针而不得不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学校无法给予这个队伍应有的重视,很少组织任何与心理咨询、辅导有关的培训,诊断技能有所欠缺,缺少实用的价值,成为一名普通的理论普及教师,职业内在价值得不到体现,物质生活更是得不到保障。

(三) 职业效能感欠缺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效能感是其对自己是否具有解决学生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自信程度。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多从事理论教学,普及心理健康常识,而不是更为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的咨询技能得不到锻炼,从而对自己缺乏信心。较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对自己所具备的心理咨询技能持怀疑态度,更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咨询的实用性、有效性持质疑态度。

(四) 职业意志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意志与职业地位、职业价值、职业效能是分不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地位低下,职业价值更是无从体现。精神上,由于无法得到学校及社会的认可而苦恼不安,产生职业倦怠,物质上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在各种困难及其他高薪职位的双重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很难继续在岗位上坚持下去。

三、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教育对策

(一) 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边缘化,提高职业期望

心理健康教育边缘化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慢。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新生的领域,必然会慢慢成长起来,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坚守岗位,熟练掌握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内陆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心理学这个新兴领域充满了不信任感和排斥感,学生及家长在此环境中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实属正常,心理教师要做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普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及家长对心理学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地认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再加上心理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教育一定能获得越来越多的青睐。

(二)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入职培训,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职业价值

首先,明确培训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入职培训不能仅仅只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个群体,要同时有专业培训教师、各个学校的指导教师、学校领导、教育研究院的教师,这是心理健康教育集教育、心理于一体的教育性质决定的。其次,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入职培训措施。教师汇报第一次的教学情况,检查该教师该次课的授课情况,之后展开团体讨论。将本次讨论结果应用于下次授课过程,再次对结果进行团体讨论,并对方案进行纠正、修改。经过四次循环后,进行总结性的评价,提高教师职业价值。

(三) 提高教师成就动机,提高职業效能感

家校合作式的教育过程中,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者的工作,望子成龙的心态使他们变得紧张和焦虑,潜移默化的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负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失时机上门回访,获得家长认可。家长的转变可以极大地提高心理教育对本专业的肯定,对自身的肯定,并在不断地挑战中提升自己的成就动机。简单来说,外界因素的影响——职业认同感消极——发挥心理教师主体作用一取得教学成果——更新心理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外界环境。在如此不断地良性循环中奠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效能感。

(四)建立保障体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增强职业意志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教师的工资、绩效、休息休假等各项权益息息相关,想要有一支稳定的、专业素质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生活是很有必要的。学校和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实行公寓补贴,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积极的绩效反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休息休假的权利。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购进先进的心理辅导器材,方便心理教师进行及时的自我心理疏导,减少职业倦怠,增强职业意志。

参考文献:

[1] 张守臣.心理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任国华,刘继亮.大五人格和工作绩效相关性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2005,28(2):406-408.

[3] 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发展研究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8(2):73-78.

[4] 崔景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心理问题与角色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09(1).

[5] 孟莉.心理咨询师专业发展中的个人成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作者简介:张利民,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感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
广西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应对策略
护生实习期间影响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分析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