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视域下症状学P—P—P教学法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8-01-29林春燕何栩李晓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4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个性化学习参与式教学

林春燕 何栩 李晓丹

摘 要 以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1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个性化学习、参与式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症状学P-P-P教学方式。结果表明,P-P-P教学法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利用智慧移动互联网工具及教学资源达成个性化学习及过程性评价,主客观评价均明显高于传统LBL教学组。

关键词 智慧教育;个性化学习;参与式教学;过程性评价;P-P

-P教学模式;症状学;临床医学;蓝墨云班课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4-0068-03

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P-P-P Teaching Method in

Perspective of Wisdom Education//LIN Chunyan, HE Xu, LI Xiao-

dan

Abstract Taking 149 students of a universitys clinical medicine majo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construct a P-P-P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personalized learning, 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process evaluation in the course of symptomatology. Research shows that

P-P-P teaching method achieves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proce-dural evaluation through constructing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environment, using smart mobile internet tools and teaching resourc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s in P-P-P teaching method group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raditional LBL teaching group.

Key words wisdom education; personalized learning; participatory teaching; process evaluation; P-P-P teaching model; symptomology; clinical medicine; Moso Teach

1 前言

近年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受到极大影响,也对整个教育系统产生较大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智慧教育的浪潮正全面袭来。关于智慧教育的概念,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其本质在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实现个性化学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控,最大限度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1]。

在此理念基础上,本研究团队构建以蓝墨云班课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personalized learning)、参与式教学(participatory teaching)及过程性评价(process eva-

luation)三位一体的P-P-P教学模式,并在临床诊断学症状学课程教学中实施,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基础(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的授课模式相比,P-P-P教学模式能显著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对象和方法

对象 某高校201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149名学生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2人,采用P-P-P教学模式;对照组77人,采用传统的LBL教学。由同一教师授课,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前期学习成绩、教学进度及课程安排上均无差异。症状学教学安排:12学时。

方法

1)实验组。开课前教师明确教学(症状学)中的重点、难点,构建优质教学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在第一节课前让学生下载蓝墨云班课APP,推送开课微课:主要介绍智慧教学的特点、要求、分组、蓝墨云班课的使用、成绩的评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Kolb学习风格施测问卷[2]进行学生学习风格调研,了解学生知识储备、学习风格、认知特点等方面内容,根据结果将学生分组。教师构建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的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分组推送学习资源。

①个性化学习。学生根据个人学习能力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线上学习,通过课前观看微课、自学学习资源,完成在线学习任务和课前测验,提出自学过程中疑问并得到教师的反馈,初步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通过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进入教学情境体验。

②参与式教学。在线下面对面授课中,教师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度理解与重构,构建平等、自由、思维活跃的课堂环境,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多种形式的参与式教学,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小组仿真情境问诊、小组病例讨论、小组翻转课堂及PPT展示PK赛等,深化培养能力理念,鼓励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对教学的参与度。

③过程性评价。蓝墨云班课自动追踪记录学生在课前的线上学习情况、线下面对面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及课堂小测结果,以及课后对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查看、巩固情况,定期推送学习反馈意见。学生的各项参与表现及结果将被转化为经验值,教师全程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经验值落后超过20的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原因,进行个性化辅导。

2)对照组。本组学生由同一教师进行传统LBL理论授课,开课前教师明确症状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总学时仍为12学时。

教学评价

1)主观评价。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观察指标包括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学习效能感,每项指标下有四道相关问题,采用5点式李克特量表式测题[3],共五个等级:非常不同意为1分,不同意为2分,不确定为3分,同意为4分,非常同意为5分。每项指标20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对教学方法评价越高。教师对两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气氛、学习主动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准确性等方面做出评价。

2)客观评价。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验,题目来源于各症状的知识点,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题型为选择题70分、主观题30分,满分100分,比较两组的成绩。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两样本均数间比较的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主观评价 教师评价P-P-P教学组学生课前学习认真,按时自学学习资源,完成在线学习任务;课中学习热情高,课堂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在各教学环节中积极主动,梳理总结了重要概念,深度挖掘理解教材内容,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高;在小组学习中分工合作,进行扩展学习,提出较深刻、独到的见解,实现学生从信息输入到信息输出、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对照组学生课前自习时效果欠佳,课中气氛较沉闷,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有玩手机或走神的情况,课堂参与感较低,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和准确度均不高。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学生认为P-P-P教学法与传统LBL教学相比,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更高,更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学习效能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客观评价内容 两组学生客观考核成绩的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P-P-P教学组在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智慧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由加拿大学者范梅南提出,他认为智慧教育是探讨以学生为中心,智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学问[4]。随着时代的演变,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智慧教育被赋予全新的特征。2009年,作为智慧教育倡导者的IBM指出智慧教育五大核心内涵: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2)学习资源集中管理、合理分配;

3)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4)没有时空限制的在线互动教学;

5)随时随地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6]。

当前韩国在智慧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与IBM类似,其智慧教育特征的解释为“SMART”,即自我导向(Self-directed)、兴趣激发(Motivated with fun)、分层教学(Adaptive based on level)、丰富资源(Resources)、技术沉浸(Technology-embedded)。尽管不同国家对智慧教育特征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支持个性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精准教学、过程性评价。

当前智慧教育的另一个研究热点是智慧信息系统,蓝墨云班课是由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移动APP,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手机等智慧设备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互动教学工具,由于其使用的便利性、资源的获取性、交流的多样性、跟踪的及时性及软件的拓展性等特点,逐步成为移动云教学、智慧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工具[5-6]。

症状学是临床医学桥梁课——临床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由于内容庞杂繁复、知识点抽象分散,学生在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过渡期间接触这项内容,学习难度较大。传统教学采用LBL教学模式,其理念根植于洛克的观点,即:未经教授的学生的头脑如同一张白纸,有待教师在上面书写,学生被看作空的容器,教师要向他们灌输智慧。因此,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教师的工作就是输出知识[7]。但是多年来的教学效果表明,“满堂灌填鸭模式下”一味地输出知识,忽略学生的兴趣,忽略其输入和吸纳过程,忽略其理解的差异性及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低,缺乏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沉闷,学习低效,无法完成知识的内化。

智慧教育时代风起云涌,教育教学新方法层出不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日渐受到重视,旧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人才培养要求。基于智慧教育理念和智慧信息系统,本研究团队在临床诊断学症状学教学中构建并实施P-P-P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学习风格测试,对学生进行分层个性化管理;通過构建多种形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录学生自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学习、教学活动参与情况作为过程性评价,定时反馈学习结果。由主观结果可见,与传统LBL教学方式相比,在P-P-P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更高,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更强,学习效能感更高;客观考核结果显示,P-P-P教学组在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在智慧教育视域下构建P-P-P教学模式,提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利用智慧移动互联网工具、教学资源达成个性化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了知识掌握程度及问题解决能力,保障了症状学的教学效果,也对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钟绍春,唐烨伟,王春晖.智慧教育的关键问题思考及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06-111,117.

[2]Vizeshfar F, Torabizadeh C. The effect of tea-ching based on dominant learning style on nursing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J]. Nurse Educ Pract,

2017(28):103-108.

[3]郭庆科,周晶.Likert量表分析中不同IRT模型的有效性[J].心理学探新,2004(3):67-70.

[4]王胜,聂立武,韩古月.智慧教育内涵与教学体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11):21-23,109.

[5]殷红梅,俞国红.基于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的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12):85-86.

[6]谢礼娴.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思政理论课的智慧课堂探析: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3):52-57.

[7]赵海涛,刘继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2):53-57.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个性化学习参与式教学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教学资源支持下的Sakai个性化学习研究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