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教学法进行“水中的藻类植物”一节的教学实践

2018-01-26许林燕

速读·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许林燕

摘 要:本文依据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对“水中的藻类植物”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促使学生形成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以适应课程改革发展之需。

关键词:问题学习;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問题的学习)教学法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文章以苏科版初中“水中的藻类植物”为例,利用PBL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习得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情境处于某一状态而问题解决者希望该情境能进入另一种状态,这时又存在着某种障碍从一情境向另一情境的顺利转换,问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可见,问题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知识内化的情境,利用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水中的藻类植物”新课开始时,可以播放一段《舌尖上的中国》视频和一些美食图片,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如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藻类植物有哪些种类?藻类植物结构是怎样的?藻类植物是如何繁殖的?藻类植物和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当学生主动思考时,教师要允许学生“奇思妙想”,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要用欣赏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要给予他积极地肯定,要用赞赏的语言鼓励他,给予他指导和启发,鼓励他重新提出问题,这对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施瓦布教授曾说过:“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内容”。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将“倡导探究性学习”列为课程的重要理念,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之后,可以设计如下的探究学习活动:

活动1:在观察中探究。

(1)观察4种藻类植物(紫菜、海带、水绵和衣藻)生活图片,请说说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2)绿色植物一般有根、茎、叶等器官,如桃、油菜等植物,请仔细观察这4种藻类植物有这些器官吗?为什么?

活动2:在实验中探究。

(1)分组合作,通过显微镜观察藻类植物的结构特征,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1中。

(2)分组展示,积极评价,归纳总结出藻类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活动3:在思辨中探究。

(1)大多数藻类植物呈现绿色,为什么海带呈现褐色?紫菜呈现紫色?

(2)黑藻和金鱼藻是不是藻类植物?说说你的理由。

(3)石花菜、鹿角菜和裙带菜是不是藻类植物?说说你的理由。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将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将问题融入一个个具体的探究活动中,驱动学生经历“合作探究—互动解疑—反馈完善—归纳总结”等过程,不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等探究技能,促进学生形成会探究、会反思、会合作、会评价等科学素养。

三、融入生活元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生物教学既要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思想和方法,又要让学生在达成对生命的理解基础上,形成科学态度,养成科学精神,为学生未来在个人生活与社会参与时奠定素养基础。至此,经一番探究之后,可以结合生活热点设计深度话题:

话题1:回看《舌尖上的中国》视频和美食图片,说一说,视频和图片中提到的藻类植物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想一想,藻类植物对生态系统有影响吗?

话题2:播放一则太湖水环境污染现状的新闻,说一说,如何防治太湖水的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水污染?

(1)如果你是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防治水污染?

(2)如果你是沿湖居住的居民,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防治水污染?

(3)作为中学生,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水污染?

问题抛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立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他们能积极地面对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努力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可以引导他们更加懂得生活、学会生活,使教学显得更有效、更灵动。

众所周知,教无定法。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也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深度研究,必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必能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奠定良好的素养基础。

参考文献:

[1]秦亚平.中学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生物教学,2004(1):45-46.

[2]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J].人民教育,2014(10):13-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