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2018-01-26曲浚玮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偏瘫脑卒中

曲浚玮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選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6例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6例行改良强制性运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86.34±4.18)分,MWS(61.34±4.93)m/min,Berg评分(48.99±3.65)分,BI评分(84.49±4.2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6±2.85)分、(42.55±5.66)m/min、(41.63±4.28)分、(73.88±5.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改良强制性运动治疗,可促进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有利于提高其步行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借鉴。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5.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5-0155-02

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病,且通过调查发现,该病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1]。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日臻完善,大大降低了脑卒中致死率,但致残率却仍是居高不下。偏瘫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其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有学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早期给予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2]。笔者所在医院针对此类患者给予新型的康复治疗技术—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确诊;(2)发病时间不超过3个月;(3)偏瘫上肢功能Brunnstrom分级≥Ⅳ级,偏瘫下肢功能Brunnstrom分级≥Ⅲ级;(4)知情同意[3]。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2)存在严重认知障碍;(3)关节活动受限严重;(4)存在关节半脱位或严重关节疼痛;(5)合并有心、肝、肾等器质性功能疾病[4]。采用完全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左侧偏瘫者20例,右侧偏瘫者16例,年龄32~69岁,平均(50.2±10.7)岁;观察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左侧偏瘫者21例,右侧偏瘫者15例,年龄33~70岁,平均(50.9±10.4)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医师给予患者主被动关节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神经发育疗法等常规康复治疗,4 h/d。连续治疗10周,观察治疗效果。

1.2.2 观察组 医师给予患者改良强制性运动治疗。(1)上肢治疗方法:患者治疗期间健侧需佩戴限制性手套,患侧上肢行强化训练。具体训练项目包括:①开关水龙头、拧螺丝训练;②开关门、开关电源插座训练;③使用纸杯喝水、使用勺子(或筷子)吃饭训练;④木钉插板、开锁训练;⑤使用上肢组合训练器训练。医师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训练项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运动强度控制在患者能耐受范围内。待患者能准确完成各项训练项目后,随机选择4~5个塑形动作,要求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个项目动作,重复训练5~10次。(2)下肢治疗方法: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完成各项动作。训练项目有:①指导患者行起坐训练,首次训练时让患者坐在高度为50 cm的靠背椅上,150~200次/d,逐渐降低椅子高度,最终降至20 cm;②指导患者行运动平板训练,首次训练步速控制为0.5 km/h,酌情增加训练速度,维持1 km/h,20~40 min/次,2次/d;③指导患者行步行训练,从室内训练逐渐过渡到室外训练,患者训练时必须保持低速低迈步,速度不超过1.3 km/h,步行距离以患者疲劳程度为宜,100~1000 m/d;④指导患者行上下楼梯训练,具体内容有健侧上患侧跟进上楼梯、患侧下健侧支撑下楼梯训练,10~30 min/d;⑤指导患者行平衡训练,训练内容有重心前后左右移动、不平稳平面站立训练,10~30 min/次;⑥指导患者行单腿负重训练,训练需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初次训练可让患者借助扶手等工具进行双下肢单腿支撑训练,逐渐丢弃辅助工具,10~30 min/次。连续治疗10周,观察治疗效果。

1.3 评价标准

(1)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包括上肢、下肢功能两组部分,共50个项目,每项计分0~2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运动功能越好。(2)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法(MWS)对两组步行速度进行评估,即记录患者快速行走完10 m步道所需时间,连续检测3次,取速度最快的一次将其作为测试结果。(3)采用Berg平衡量表对两组平衡功能进行评估,评价内容包括无支持坐位、从坐位站起、无支持站立、从站立位坐下、闭目站立、转移、双脚并拢站立、两脚一前一后站立、单腿站立、转身360°、转身向后看、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一只脚放在凳子或台阶上、从地面拾起物品共14项,各项计分0~4分,满分56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平衡功能越好。(4)采用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评价内容包括进食、修饰、上厕所、洗澡、转移、平地行走、穿脱衣服、小便控制、大便控制、上下楼梯共10项,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療后,各功能均有所改善,对照组Fugl-Meyer评分、MWS、Berg评分、BI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群体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及时治疗虽能有效抢救患者的生命,但据统计,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仍有63.6%左右存在肢体偏瘫症状,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5]。及早给予脑卒中患者有效治疗手段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后48 h,即可给予患者康复治疗[6]。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手段较多,神经发育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等在脑卒中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虽然这些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但难以恢复到理想状态。

20世纪40年代,Tower等首次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单侧锥体束损伤猴子,实践结果显示,猴子患肢功能显著提高。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强制性运动技术逐渐应用于偏瘫患者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7-8]。然而有资料显示,约有42%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强制性练习方式存在排斥心理[9]。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患侧肢体限制时间,根据患者耐受能力,科学选择训练项目,大大提高了患者临床依从性,在潜移默化中使患者养成活动患侧肢体的习惯,杜绝“习得性废用”现象的发生,而且该治疗手段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重返社会[10-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平衡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可通过反复刺激中枢性瘫痪肌肉来输入本体感觉、皮肤感觉、运动感觉的信息冲动,促进正常运动模式重建,达到恢复中枢运动控制功能的目的[12]。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为日常生活环境中频繁使用患肢创造有利条件,且在一定程度提高了运动质量,故日常生活能力会显著提升,与毛小杰等[13]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宗颖,何予工.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0):790-792.

[2]姜贵云,王文清,杨晓莲,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0):794-795.

[3] Wei W,Yue-Wen M A,Wei Y.Mirror therapy on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egia and hand function[J].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2013,35(6):600-602.

[4]张伟明,杨帅,王轶钧,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15(4):280-284.

[5]张朝霞,曾科学,麦王向,等.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15):2286-2287.

[6] Ze Q U,Xuan L I,Huang Y F,et al.Focus on muscle training on balance function and walking ability of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egia patients[J].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Disability Medicine,2014,24(53):35-38.

[7]上官士娜.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5):1796-1797.

[8]郝静,李萌.强制性运动方案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1):84-85.

[9] Zhao Z,Rehabilitation D O.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 Compulsory Exercise Therapy[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13(19):67-69.

[10]欧阳绍全.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3,28(5):359-360.

[11]王文清,李小彬,卢建丽,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老年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和股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5):367-370.

[12]王丽菊,欧艺.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3,28(5):342-344.

[13]毛小杰,李红娟,饶高峰,等.传统和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Brunnstrom分期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8):1229-1231.

(收稿日期:2017-08-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偏瘫脑卒中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漫画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