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的生机与悲恋
——《春之祭》的音乐学分析

2018-01-24南京艺术学院高职成教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旋律节奏音乐

欧 洋(南京艺术学院 高职成教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冬去春来是岁月的规律更迭,经过飞雪风雨的洗刷,春天的靓丽被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载着许多美好的赞誉与钟爱。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就曾以春季的祭祀仪式创作了三幕芭蕾舞剧《春之祭》,其中复杂新颖的音乐节奏与旋律,再加以芭蕾舞的结构形式,轰动了20世纪初期的西方乐坛,引起了人们注目。

《春之祭》描写了俄国的原始部落在庆祝春季到即将来时的祭祀礼仪场景,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将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和浓烈的原始主义色彩生动地呈现在听众眼前。其核心主题是 “再看一眼石器时代的生活场景”。那时的人们呼唤着春天艳阳高照,跋山涉水走进森林,沐浴着树木的芬芳,人们用早春青绿色的树叶,编织成发带互相装束,跳起庆祝的舞蹈,这种呼唤雀跃的愿望从音乐曲调中获得了心满意足……人们不仅雀跃舞蹈,还伴随着大声歌唱,悠扬的人声飘过森林河湖,传遍母亲般滋养的土地,这些舞蹈与歌唱,在夜幕降临,柴堆上熊熊的火焰中闪烁着光芒。白日流动的湖水随着夜幕的低垂也呈现出宁静平和,似有一种淡蓝色的夜光。在这欢歌笑语中投射出古老部落的人们对环境的崇拜和日常中刀耕火种的场景。这里有春日的勃勃生机,也有人们对她终将逝去的伤怀,她不仅仅是一个季节,同时还代表生命与芳华。祭典仪式圣洁而严穆,复活再生与弃世枯萎共存。

斯特拉文斯基1882年6月17日出生于俄国圣城—彼得堡,父亲从事演唱职业,幼年深受父亲的熏陶,他9岁开始学习钢琴演奏,之后又学习作曲理论,和声、复调的成绩卓然显现。1901年,按照双亲的意愿进入了圣彼得堡大学,学习法律专业。在大学的第二年,他巧遇当时已经享有盛誉的俄国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这次偶遇让他终于下定决心,重新开始学习音乐。自1903年至1906年三年的学习,已逐步显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才华。作曲的快乐给他带来了生活的追求与充满魅力的憧憬,当一战爆发后,他选择了与家人一起避开本土而旅居瑞士。1920年开始,斯特拉文斯基作为钢琴家和指挥家在欧洲巡回演出,后于1934年定居法国并入法籍。1939年,他应邀到哈佛大学演讲,那时二战爆发,战争的动乱坚定了他留在美国的意念。1945年获美国公民后,他一直生活在美国,1971年4月在纽约去世。

《春之祭》本来就是以交响曲的形式来进行酝酿思考的,后经一些音乐同仁的提议,把它改写成了适合舞剧表演的音乐。但其中配器的精湛技巧,至今还常常是以交响乐的音乐会形式演出。这部舞剧最初文字稿是由一名考古学家—罗耶里奇提供的,作曲家的音乐总谱在1913年定稿。 《春之祭》的音乐完成后,作曲家自己也觉得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创作过程,音乐旋律与节奏是他与以往所写作的音乐有着天壤之别。不过它作为舞剧演出时,音乐却极尽所能地配上了舞蹈表演。在音乐会单独作为曲目演出时,音乐给人带来了对舞剧剧情的遐想也令人难忘。这部作品分为两大部分,共有14段,前后分别8段与6段。

一、本体分析的音乐学依据

第一部分:大地崇拜

(一)引子

春季的到来,肥沃的黑土地散发出泥土的芬芳,一群青年男女围坐一起,若有所思地轻轻耳语,大管吹奏出了悲伤惆怅的民间音调,令人伤感的音乐旋律似乎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神秘幽静的山涧,随着这伤感的旋律吐露,肥沃的大地逐渐始发威力,蓬勃的活力瞬间使整个乐队的音响仿佛也随之在磅礴呐喊助威了,每一个声部都激烈分明地诵唱着,各式各样的旋律交织成生机充沛的音乐,春天来临了。舞剧在此时,出现一位佝偻驼背,蓄着白须的老人在这群青年男女欢呼下登上了高处。而大管的旋律重新出现,音乐进入第二个片段。

(二)大地回春;青年舞曲

这段音乐是青年男女们以整齐的节奏在舞蹈,粗犷而沉重。在这一片段中,一个个简洁的乐句,慢慢组成一个原始的主题,在大管声部展现。弦乐器以击弦为背景,圆号奏出了一个抒情辉煌的主题,使人想起古时舞姬的表演。 小号立即吹奏出一个短而明显的曲调,寓意着一年中第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到来。

(三)诱拐之舞

接着音乐逐渐恐怖而粗野,紧张又刺激,舞蹈也变得紧张而热烈。整体音响喧腾,不时还有爆裂般的吼叫。在这一片混沌狼藉之中,短笛、长笛吹出一个不协和的音程。

(四)春之轮舞

单簧管则奏起了一段抒怀的曲调,好似一曲悠扬的牧歌,充满了淳厚的怀恋情感,接着长笛以连续的颤音环绕着它,表达出爱慕热烈的愿望。一群男青年托举着青涩的少女,以默契的目光和肢体整齐的动作展现出“春天之舞”的喜悦。他们坚定而沉重的步伐用乐队全奏的和弦来描绘。 这段音乐有力刺耳,在高潮时群舞迭起。

(五)对垒游戏

对垒游戏像是部落间激烈的舞蹈,音乐采用奇特而充满力量的节奏来轮流推动旋律为体操般的舞蹈衬托。

(六)长者的行列

这个片段使用了圆号作为开始,郑重宣告长老的入场,在打击乐器各种复合节奏的衬托下,弦乐器呈现出仪式上烟雾缭绕、亦真亦幻的情景。在瞬间狂乱起来的音乐中,青年男女的短暂呆滞仿佛是对长者的威严目光的回应。

(七)大地的崇拜

这段音乐以一个轻微而深邃的不协和和弦为基础,与先前出现的沉重节奏形成对比。虽然只有四个小节的时值长度,但却充满了一种敬畏的情绪,震耳欲聋的音响将听众带入极度的痛苦和颤栗之中。

(八)大地之舞

这段音乐热情充沛,作曲家的配器技术彰显高超变化手段,打击乐之间的节奏对比复杂,定音鼓与低音鼓像是进行各自的诉说,弦乐提琴组重复着短小音型,衬托出切分和弦所带来的动态感,无终止的力度进行,在激烈的节奏中显示气壮山河的风云沸腾。

第二部分:献祭

(九)引子

作曲家曾将第二部分的引子标定为“异教徒之夜”。忧郁的圆号奏出痛苦而惆怅的旋律,描写出祭祀仪式前夜人们不安的心情:老人和少女们为了挑选出仪式需要的“祭品”,在篝火附近聚集而被选中的少女将不停地舞蹈至死,将自己献给大自然。

(十)青年人神秘的环旋舞

深情的弦乐组用13个声部的组合,奏出一支无可奈何,具有忏悔心情的旋律。青年男女随着笛声缓缓地起舞。

(十一)作为祭品,对青涩少女的颂赞

作为祭品的青涩少女与青年男女的两段音乐,节奏变幻莫测,节拍意想不到的对比,被赞誉为音乐中的经典段落。这段的节拍则混用3/4、5/4、7/4、3/8、4/8、5/8、7/8、9/8等。看似是节拍的变化,仿佛乐团这个整体也成了一架综合型的打击乐器。

(十二)祖先的召唤

弦乐器擅长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这段音乐以舒缓的长音,衬托出木管和铜管奏出的不协和和弦,令人紧张而刺激,打击乐的鼓声不时的敲出,这仓促的鼓声迫使被选中的少女很快就跳出了“献祭舞”。

(十三)祖先的仪式

英国管以一支咒语般粗蛮的旋律,激发出举行神秘祭仪式的恐惧情绪。音乐旋律时现时断,充满了狂热狂乱的紧张。

(十四)被选少女的献祭舞

最后一个片段是整部舞剧当中祭祀仪式的最精彩之处。作为祭品的青涩少女在神情慌张之中跳起了猛烈而粗犷的献祭舞。但不久便耗尽精力,摔倒在地。瞬间恢复清醒后重又疯狂地舞蹈,最后精疲力竭而死。当小提琴以尖锐的高音,奏出不协和音时,这位青涩纯净坚贞的少女就把自己献给了滋养万物的黑土地。

二、创作技术的音乐学理论

由于《春之祭》的乐队编制十分独特,这部作品在最初上演时曾一度被视作“洪水猛兽”。乐队中以五个木管为一组来运用,乐队大大增强扩大编制,这种以五个乐器的组合有效地演绎了令人振聋发聩般坚硬刺激的音响。

他的音乐源于原始表现主义,是以表现人类最初的本性为创作目的。既没有古典时期的内敛严谨,浪漫时期的精致优美,印象派音乐的色彩线条,也没有20世纪中叶表现主义音乐的放纵激情。其曲调刺激紧张,不协和的音响使听众处于一种动荡不安之中,难以欣赏。但是在1930年费城交响乐团演出后,对这“怪异”的音乐许多人逐渐改变了看法,开始尝试着接受其中的一部分,古典音乐业内的评论方面也作了一些较为公正客观的介绍。一些评论家曾说,20世纪的作曲家在作品中放弃了对调性的写作。但斯特拉文斯基并不这样,他的音乐创作中有着三个不同的特性,即: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现代主义。甚至在他的晚年,他还渴望“回到从前,回到巴赫”。应该说,他的创作大部分都是调性音乐的范畴,甚至像古典主义音乐那样。即使他在多调性写作的尝试中仍有一个主调性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可听性,他的不协和音乐中是作曲家创作理念的自然流露,并依照了一个自圆其说的音乐逻辑。

斯特拉文斯基的独创性鲜明地体现在《春之祭》这部作品中,尤其是在节奏和配器方面,使听众耳目一新。节拍的交替给音乐带来了全新的能量。由于他令人眩目的写作技巧,他对音色的追求,唤起了人们对久远时代的回忆。因此,在《春之祭》中,他始终是要清晰地表达远古的情景来使配器丰富多彩的。他的创作在许多方面都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交响音乐范畴,也正是如此,《春之祭》在巴黎剧院首演时,引起了巨大的纷扰,台下观众倒彩声一片。演奏家们面对冲突的和弦与调性、混乱不安的节奏表达,有人赞同,也有人不置可否,而更多的声音是全力排斥反对,他本人也因此在创作生涯的后期又转向了“新古典主义”的创作风格,试图“回到从前”“回到巴赫”。

本文评述的《春之祭》,在西方学界引起了普遍的反思和研讨,不过国内古典音乐界却鲜有关注。大部分音乐家只是专心于其自身的写作,可能也压根儿不想去了解。其实在当今社会,文化寻根是现代社会发展下的一种叛逆的、新颖的副产品。从20世纪中叶起,“西方文化寻根”逐渐生长成为了一场民间文化复兴运动。与此同时,文化寻根理论研究也对其他领域产生了影响和冲击,一些理论体系思想随之出现,当然,文化人类学领域在这之中的成绩最为优异。然而,学界专注于学习欧美的先进文化,而忽略了西方文化寻根方面的功绩,对其缺乏宏观的理解和充分的关注,因此有了认知上的盲区也就在所难免。本文试图去阐述、尝试强调这种副产品中的原始主义重要变化的缘由,但愿相关的评论和阐述能够对读者在较为完整地认识西方音乐家的创作意图时有所助益。

作为文化寻根的缘由,从历史发展的初期就陪同每个人意识的不断发展而演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观或被“妖魔化”或被“乌托邦化”。对这种寻根行为的执念,主要体现在相关领域学者对人类的生活、意识,与周边环境的全局探寻中,揭开了长久以来,人们不可知的一些社会真相,促进了人们对文明社会行为的好奇与反思。其中包括以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思想所创造的意识体系,对知识界有着引领作用和对知识分子文化认同的影响。

三、小结

从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欧洲对于远古老文化的关注及想象,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初见端倪。原始主义开辟有史以来的初期时代,这或多或少地给人们留下从以往去寻找理想状态的怀旧情怀。人们从荷马史诗和《旧约》中的伊甸园神话中奠定了人们怀旧古老时代的价值取向。

从古希腊的塞西亚人(Scythians)到当今美国大片《与狼共舞》中的印第安人,这类人物形象都是着重描述自然状态下原始人卓越的体魄,淳厚而又纯粹的生活。十二世纪以来,以基督教主导的思想抑制了原始主义的成长,文艺复兴之后,人文思想再度显现,这在某种意义上表达了后人对原始人高尚道德的赞赏,自然状态下人的美妙生活被认为是思想史上第一次社会变革。原始主义的复兴,更加振奋了文人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成为一种写作的时髦。18世纪的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主义,要求回到古老的从前。这种情结在浪漫派文学艺术活动当中表现甚为亮眼。其中备受瞩目的便是卢梭对“自然之子”的提倡与弘扬,以及对文明进步并存的道德退化的担心,这些都在之后的社会变革中引起了社会共鸣。20世纪文学思潮也体现出追随卢梭的理论倾向,对于异国情调表现出持久的喜爱。这可以从19世纪末、20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中找到例证,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几乎打破了西方文明,或多或少地给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支柱摇晃了许久。把世界历史描绘成一幅无休止变化的图画,把西方文学的演变也描绘成以从神话为起点循环不息的景像。或许也可得出一种结论,循环的历史观和文学史观不仅呼唤了远古时代神话中的经典,同时也为音乐创作领域的原始主义构建了一种具有现代历史时期叙事的哲学框架。

综上所述:原始主义的历史观给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做了一个很好的脚注,他的风格可以说是集20世纪各种流派之大成。印象主义音乐创作手法、表现主义音乐技法、民族乐派以及12音体系的手法都曾被他广泛涉猎并运用。极简的旋律、充满张力的节奏与独具特色的管弦乐配器在他创作历程中都很突出,但他的《春之祭》却是与那种强烈情感表现的民族主义风格迥然不同。

猜你喜欢

旋律节奏音乐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轻快漫舞
音乐
7月,盛夏的旋律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大地的旋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