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01-23赵毅敏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人才培养

赵毅敏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结合社会需求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以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训与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从而提高中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能力本位 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B-0075-02

会计是研究、管理企事业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会计人员除了准备财务报表、记录企业交易行为外,还要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税务战略、财务信息技术应用等决策活动。会计的应用十分广泛,任何企事业单位的运营都离不开会计的支持。因此,许多院校都开设有专门的会计专业,但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却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各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会计人才,让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争得一席之位,是中职教育会计专业工作者面临的共同挑战。

一、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市场需求来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简单的初、中级财务工作;二是需要负责公司的财务运营及相关的决策事务;三是需要参与公司的投资、资本操作等较高难度的财务工作。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因此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与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较强的会计专业技能,熟悉出纳、会计、审计等初、中级财务岗位工作的财务知识、职责、业务范围与相关制度,且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会计人才。

二、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未考虑中职学生的自身实际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三是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未能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师资力量不足;四是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依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存在问题,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中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以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调查数据统计,60% 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所学与实际工作出入较大,使会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岗位能力需求不能很好地对接。因此,中职学校可以通过聘请会计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与学校相关教学人员组成专业委员会,进行社会调研,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初、中级相关财务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核心,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相关财务制度的调整,筛选、编写符合现代会计人才发展的教材,组建教学内容,优化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建立相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将课程体系分为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的文化知识基础模块、专业知识基础模块和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

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强化职业技能与提升综合素质,也可以方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德育教学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做到“教、学、做”融为一体,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以此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二)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训与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中职会计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它具有鲜明的技能性与职业性,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会计专业的特性决定了它更注重于实践能力与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对中职学校会计人才的培养而言具有很好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师资力量。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想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首先学校须具备優良的师资力量。而按照我国人事管理制度,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后进入教师岗位的,一般都缺乏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自身实践能力与经验相对欠缺,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其一,学校可以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资深账务人员、会计行业专家来担任兼职教师,到学校教学,参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指导学生的实训和专业技能训练;其二,学校可以安排教师深入企业培训,了解相关的会计岗位需求,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从而组建出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校企合作不仅能全面提升学校会计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还能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对接、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对接,为实现中职学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奠定重要的基础。

2.建立与完善校内实训场所,推行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因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很多企业对本企业的财务资料都会实行保密制度,为学生的校外实践与实习带来难度,而实训是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建立与完善校内实训场所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应聘请会计行业专家与相关教学人员模仿现在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与设施标准共同为学生构建一个可实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教学目的所需的会计模拟实训场所,让学生有一个可以熟悉会计岗位设置、财务操作流程,锻炼实践技能的平台,也为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推行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保障。

教师在校内实训场所完善与优化的基础上,推行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种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实训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训与技能训练,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学训一体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首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其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相对应岗位技能的操作与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岗位能力的适应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推进中职会计教育现代化技术。在电子技术与网络广泛运用与普及的今天,中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发展会计教学现代化技术应用的进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改进教学思路与方法。开启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的“云教育”时代,利用网络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如会计精品课程平台、会计实训仿真模拟平台、会计理论教学与考核软件、会计实训操作与考核软件等),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引进现代远程教育等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4.鼓励与帮助学生取得“双证书”。根据会计行业的特点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从事会计行业需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教师应组织与帮助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试,争取让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得学历与职业资格“双证书”。“双证书”是提高中职会计人才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就业的保障。

5.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为了能让会计专业毕业生更顺利就业,学校可以邀请企事业人力资源部的主管和往届的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开展就业专题讲座,针对学生在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政策,引导学生结合个人与社会实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与就业技巧进行指导,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综上所述,结合职业岗位需求确定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训和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的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中职职业教育技能性、职业性、实用性的办学特点,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技能实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才,进一步提升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陈蓓蕾.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4)

[2]陈晓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实训教学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5)

[3]巧赵英.中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

(责编 江月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人才培养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