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思路探讨

2018-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益智仁藏红花药效

李 兵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中药炮制机制作为我国中医学发展历史发展的“瑰宝”之一,在现代社会中[1-2],医药领域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对中药学加以分析与加工整合,以达到提升药物药效,降低其毒性的目的。在此背景下,笔者在文中对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发展进行阐述。

1 中药炮制机制研究进展

1.1 从增效方面分析:苷元藏红花酸是一种具有极强凝血作用的物质,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凝血作用明显强于藏红花酸糖苷[3]。从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可知,苷元藏红花酸则是通过中药炮制的方法所得——用炒制法炮制焦栀子,在炒制过程中,焦栀子所含的藏红花酸糖苷会因温度变化而减少不同数量的葡萄糖,最终转化成苷元藏红花酸。另外,苷元藏红花酸除了具有极强凝血作用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口服藏红花酸的患者的吸收效率,这远远高于藏红花酸糖苷的功效,其为利用栀子在经过炒焦之后具有凉血止血的炮制机制。除此之外,对益智仁用盐炙的方法进行中药炮制也能增加益智仁的药效[4-5],这项实验是用小白鼠进行实验的:首先对益智仁进行中药炮制,然后根据实验步骤对小白鼠进行分组试药,实验结果表明,进行过盐炙的益智仁比未经过盐炙的益智仁的药效明显要好,其不仅可对小白鼠的肾脏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且还提升了药效。

1.2 从减毒方面分析: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中有“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其也恰好说明了在中医理论中所应用的中药材并不是无毒的,相反的是它们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毒性,然而人们是以药治病,那么将药材中毒性减至不危害人体健康就尤为重要了。炮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药材的毒性进行中和,使其对患者身体的危害降低。以半夏为例,其为一种具有化痰止呕等功效的植物类中药材,但是半夏却含有一种被命名为“毒针晶”的有毒物质,这种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和蛋白质等,其毒性就在于它的成分可与机体内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性损伤和化学性损伤[6]。但是利用矾制、姜制对半夏进行炮制则可以降低毒性,矾制是利用明矾能够破坏半夏中的毒素晶的原理来降低毒素浓度,从而达到减毒效果;而姜制则是利用姜的解毒功能来减小毒晶体刺激人体会引发的炎性反应,除此之外,还能减少毒晶体的蛋白质含量,进而使毒针晶的毒性降低。

1.3 从缓性方面分析:人有强弱之分,药效也有强弱之分,由于不同的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不同,为了防止药性过猛的药材对身体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健康造成损伤,因此还应对药材的药性进行缓性炮制,其原理是通过炮制的方法来减弱药效。白术是一种常见的可健脾的药材,但是其燥性过猛,并不能有效地达到健脾的效果,但是对白术进行麸炒之后,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白术中苍术酮的含量,还可以提高白术内酯的含量,从而达到降低白术的燥性,使其健脾的功效得到增加。中药炮制中还可以利用“以热制寒”的制药理论降低某些药材的寒性,对茱萸进行反复炮制是利用该理论将其药性从寒性转化成了热性,从而达到了降低茱萸寒性的作用。

1.4 从生熟异治方面分析:中药材经过炒制之后,其治疗效果和药效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转变,我们称其为“生熟异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炮制的方法,使药材中所蕴含的物质在不同温度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转变,进而改变其作用机制。比如何首乌炮制前的功效是解毒,炮制之后则具有了补益的功效;柴胡醋制之前的作用是解表,在醋制之后却能够清肝等等。从各研究结果来看,药材经过炮制之后会发生这些变化,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更容易被人体组织吸收。无论是何种原因,最重要的是需充分了解药材在炮制之后各成分的功效,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其药效。

2 中药炮制中炮制材料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2.1 代谢吸收问题的解决: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主要是通过肠道对药物中有效物质的吸收,而要让药材的药效发挥出来,那么就要解决人体的代谢吸收问题。人体保护系统中有一种叫做肠吸收屏障网络,因此在进行中药炮制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研究肠吸收屏障网络的工作原理以及吸收效率,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更有效的中药炮制,进而提高人体对药材中有效物质的吸收效果。

2.2 炮制辅料问题的解决:中药的炮制并不是利用单一的药材就可以完成,辅材不仅可以降低药材发毒性、寒性等,还会彰显出其他功效,因此辅料在炮制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涉及到对辅料的选取,对其成分、作用机制以及炮制前后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7]。我们可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化学技术以及多学科结合进行辅料问题的探讨,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辅料炮制的作用机制,便于在炮制过程中更有效地达到药效。

3 研究假说与研究思路

根据近几年对中炮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可知药材的药效能否发生作用,主要在于人体的吸收功能,而肠道吸收屏障网络是一个突破点,因此有学者提出这样的研究假说:炮制改变药材前后的化学成分,并在肠吸收屏障网络的调控及其耦联作用下,使有效物质被吸收并转运,从而产生药效。基于此假说做出“在化学成分转化的基础上进行肠吸收屏障网络作用的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新思路,该观点是建立在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之上的,并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研究:炮制前后药材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生物转化以及代谢情吸收况的研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转化产物的肠吸收动力学及其相互作用研究;炮制前后多成分的体内药动学及其结合药效学的研究等。

4 结 语

进行中药炮制研究是为了挖掘药物本身存在的潜在价值,并提升其药物效果。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分析其药物成分、含量、作用等,以达到掌握炮制机制的原理以及改进方法的目的,与此同时,不断完善中药炮制机制理论有助于发扬我国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促进我国医药领域的进步,更好地服务患者。

猜你喜欢

益智仁藏红花药效
原来藏红花这么贵啊,那我找的这款岂不是白捡?
市场价一克一百元的藏红花,师姐给你们搞到了20元!
“状元果”益智仁
藏红花泡水,适合谁饮用
4种杀虫剂对草莓叶螨的田间药效研究
伊朗的茶(上)
药效
益智仁盐炙前后缩泉丸指纹图谱的比较
益智仁盐炙后缩泉丸入血成分的分析
流口水饮益智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