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库支付中心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2018-01-22于敏

南方企业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改进措施

于敏

摘 要:21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中国经济增长已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而如何管理好如此庞大的经济总量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对现如今国库支付中心经济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浅谈改进方案。

关键词:国库支付中心;经济管理;改进措施

我国财政预算改革以来,国库支付中心作用范围有所增加,对以往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了细化完善,将更大的精力放在预算管理细节中,以更科学、更严格的方式对经济预算进行管理与监督,通过提高预算透明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管理财政的优势,将更优越的制度、更先进的技术用于国家财政的管理工作中,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国库支付中心经济管理的現状

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编制不科学。在传统的预算编制中,仅使用2~3个月就能完成预算编制工作,编制时间过短导致编制过于粗糙且质量较低。同时,没有在科学采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导致预算编制流于形式,且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预算编制未细化到具体的类型与项目,导致编制内容较为空洞,未能起到实际作用[1]。

第二,编制方法滞后。在过去的预算编制中,主要是采用“基数+增长”的方式进行各部门间总预算的分配,但是这种分配方式与实际需求无法匹配,导致预算分配与各部门的实际支出有出入,导致部门不均以及财政资源分配矛盾加重。

第三,资源配置的效率较低。目前我国预算支出的分配模式正处于按部门分配向按需分配转变中,但是由于改革尚未完全实现,各地应用的分配模式不统一,因此不同分配模式导致资源配置混乱,降低了财政配置的效率,对预算资金难以进行监督与管理,无法有效发挥预算的作用。

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第一,以往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方式粗糙,由于没有进行合理的预估工作,导致执行过程中往往是以拨代支,成本出现不可控性,预算方式不够细致,具体支出不够明确,使得预算管理不能实现预期效果。

第二,前期预算时,未能充分联系实际情况,预算方案与现实情况有较大的出入,导致预算方案的可执行性低,执行的难度大。在执行过程中,实际所需远超预期,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得不断追加预算以满足现实所需,或是更改预算方案,降低预期。如此,便使预算工作偏离了其存在的初衷,导致了预期项目的资源浪费[2]。而没有了预见性和限制性,丢失了规范性和权威性,预算就成为一纸空谈。

第三,财政资金运转效率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管理主要以分散支付方式为主,即:由中央将财政资金拨放到地方,由地方政府逐级下发给用款单位。这种计划经济的资金调配模式手续多、耗时长,无法及时发挥资金在建设中的应有作用,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与效率的理念相冲突,更无法满足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此外,由于其中间环节多,透明度低,容易滋生公款挪用、公款盗窃、贪污腐败等问题。

预算监督上的问题

在监督政府预算工作中,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是政府外部环境中最为主要的监督形式,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监督权时往往存在局限性。对于政府的财政报告,人大很难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审核,这使得监督不够彻底,监督效果不理想。在政府内部,政府各个部门对于预算管理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部门间职责存在重叠或疏漏,使得预算管理混乱、政府内部监管效果不理想。

国库支付中心经济管理的改进措施

预算编制方面的改进措施

保障预算编制体系和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性是预算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预算编制体系

在预算编制体系方面,欧美国家走在了前列,以美国的“预算委员会”为例,其财政预算由中央预算办公室完成,其成员包括财政委员会主席、财政部长、市长、议会委员等。同时,将地方收入状况纳入预算编制过程中,对管理状况良好的地方进行适当的奖励。

预算编制人员

一切事业的成功,归根到底都是用人的成功,要想加强国库支付中心经济管理水平,培养人才是关键。《预算法》中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因此,国库支付中心需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设立必要的考核机制;帮助从业人员考取相关证书;加强对优秀个人的关注力度,为优秀员工创造进修的机会,从而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带动整个部门的业务提升。

预算执行方面的改进措施

执行预算,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这需要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完成。一般情况下,为了保障资金使用过程中遵循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国库账户的管理应具备单一性。在德国,预算管理决定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往来,在完成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法律的约束力如影随形,根据完成的预算方案向各部门进行资金的调配时,任何个人都没有权力对预算的结果进行更改。我国与德国在预算执行的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我国,预算的执行离不开多个部门的协作,这种差异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德国预算执行较少出现超出预算的问题,且预算标准较高,若项目实施期间出现临时支出,需要向财政部门申报之后,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基础上才可追加支出:一是支出的必要性;二是支出的不可预见性;三是支出额度较小(不超过500万欧元)。我国也可以借鉴德国的相关经验,做好预算执行各方面的监督,从而确保预算使用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预算监督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思维已成为当今人们解决问题的必备思维,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存在着人工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预算施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面的管理,时时监管,在线评估。经济管理工作是一个庞杂而整体性很强的工作,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对整体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建立以科技为导向的管理新模式,对包括财政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能够做到统筹兼顾、规划全局,从而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同时,利用该系统还可以做到各部门间的信息整合,通过信息的分析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提高资金管理的水平。另外,在监督环节中,人大与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最为突出,需要向财政部门进行编制、执行状况的汇报,同时要与人大和审计部门进行良好的互动,做好信息的交流,并在监督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为此,国库支付中心应以《预算法》为依据,增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规范性,同时外部也需要加强监督,对于违法违规事件给予行政或刑事处罚,还要综合各个项目的特点,对项目支出进行分类筛查,并结合各地的经济背景与财政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保障编制符合人民的利益,且及时对财政预算状况进行披露,加强社会的监督。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地响起中国声音,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关于经济发展,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而对国库支付中心的经济管理现状及其改进措施的探讨就是为了使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国库支付中心的经济管理对于我国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科学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监督等方面的探讨具有重大意义,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

【参考文献】

[1]汤钟尧,王峰.国库单一账户背景下财政专户纳入国库管理的制度流程设计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16(11).

[2]课题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与政府债务管理间的协调与配合[J].地方财政研究,2016,26(07).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改进措施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