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体育国有资产流失途径与治理对策研究

2018-01-22吕涛王寿辉

南方企业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高等院校

吕涛 王寿辉

摘 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体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对高等教育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了,使得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如何管理好、使用好体育教育国有资产设施、资金,成为高等院校体育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观察、访问等方法,就当前高校体育部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针对流失途径、流失因素及治理对策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经过研究、分析得出高校体育部门国有资产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问题根源在于主管部门、使用单位及使用人重视程度、后续维护资金的筹措及使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培养与监督等三个方面。文中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便于相关管理部门能够有效地管理国有体育设施及资产,进而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教研活动,达到为师生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国有资产;流失途径;治理对策

高等院校体育国有资产是高等院校开展各项体育教研活动、体育群体工作的物质基础,是我国当代大学生健康生活的有力保证。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高等教育体育国有资产是指高等院校体育事业部门占有、使用的,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其中包括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划拨给高校体育部门的资产,高校体育部门按照国家、学校政策规定运用体育教育资产进行收入而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有的资产。高校体育部门国有资产的基本表现形式为:固定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械器材等固定资产,划拨经费、专项使用资金、组织收入等流动资产及体育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形式。如何管理好、使用好高等教育体育国有资产设施、资金,成为高等院校体育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热点问题。经过研究、分析得出高校体育部门国有资产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高校体育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能否准确找出影响体育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及成因,并且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对高校体育国有资产进行维护及利用,更好地为师生及教研活动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首都体育学院、河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三江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广州军事体育学院等60所高等院校的体育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通过参阅有关的论文、论著,查阅政策法规性文件,了解当前我国在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法律法规、高等教育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搜集与国有资产及高校体育國有资产有关的统计材料,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问题,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

第二,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制定调查问卷,向首都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南京大学等60所高等院校发放问卷,回收57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57份,占总人数的95%。

第三,访谈法。通过访谈部分在宁高校体育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相关领域专家,听取其有关意见和建议,向他们了解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实际问题,并进行收集和整理,予以归纳。

第四,逻辑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及访谈资料较深入地进行对比并探讨,推导出相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而科学的建议。

分析与讨论

高校体育部门国有资产流失现状

在发放的60所高等院校中,有57所高校的体育资产管理部门接受了本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高校体育部门国有资产流失总体状况很严重的有3所,占5.3%;认为较严重的有18所,占31.6%;认为不严重的有36所,占63.1%。从高校的类型上来看,认为流失较严重的高校主要集中在综合类及985、211院校,而体育专业类院校及部分规模较小的专业类院校认为流失不严重的占多数。

通过比对说明:有21所高校体育资产管理部门认为高校体育教育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存在;当前高校体育国有资产管理流失状况可能与高校规模发展过快、管理手段及水平不能及时有效地跟进有关。加强体育教学国有资产利用开发是为了盘活高校体育国有资产,与加强体育教学国有资产管理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通过调查,有36所高校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开发利用,占调查总数的63.1%,其余21所高校对国有资产进行适当开发,占调查总数的26.9%。

目前,在实践中阻碍国有资产开发保值增值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育国有资产产业开发加大了高校职能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难度。

第二,高校资产管理方式、现行制度体系无法适应和调解在产业化实践中国有资产管理出现的新问题。

第三,学校体育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分散且具有不确定性,有的高校体育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在体育部门,而体育部门作为教学主导型部门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权限的限制,受制于其他学校有关行政管理机构,各种协调及审批无形中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国有资产开发的力度;而有的高校则将体育国有资产的管理权限下辖给行政管理机构,在不同程度上明确了体育国有资产的管理权归属问题,但行政机构的管理由于受到行政及审批制度上的众多限制,又完全限制了国有资产的开发及增值,加之缺乏体育相关人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成为一种必然。

第四,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滞后,体育国有资产产业化后新制度建立不完善且尚未形成,成为众多高校体育国有资产开发滞后的主要成因。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国有资产管理,尤其是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由于管理制度及体制上的限制出现管理职能不明确、缺乏相应管理制度,而这一切又是由于高校体制管理及制度滞后于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实践造成的。当然,随着国有资产开发与高校管理制度创新的不断磨合和完善,以上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了。

高校体育部门国有资产流失途径

为了解当前高校体育资产流失途径,根据回收的57份有效调查问卷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等院校体育国有资产流失途径主要集中在:体育国有资产购买与使用、报废过程中的管理与监控;体育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后期维护以及管理;创收收入的分配制度管理体系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制约机制。

其中,体育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对体育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后的后期维护以及管理不严、处置不当,被认为是当前高校体育国有资产流失最严重的环节。通过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出现这种状况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很多单位在体育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后,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进行开发经营,以及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对国有资产采取基本手段进行维护和保养,减少了对设备器材维护成本的投入,造成很多体育设施过早地报废而造成流失。第二,由于高校现行体制及性质下很难抽出相当的人力和时间对体育国有器材进行监管和维护,造成部分管理地带真空、设备丢失及老化,造成体育国有资产流失。第三,体育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后,很多教学使用的资产无法转化为可经营性资产,长期地闲置和存放,缺乏必要的保养及管理,这也是造成体育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购买与使用、报废的管理与监控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表现在:高等院校目前所采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以集体采购、划拨使用及统一报废的行政审批制度为主要管理手段,但由于高校人多、事杂、使用频繁、使用面广的特点,因而无法面面俱到,对体育国有资产购买后以及在国有资产处置、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环节上手续不全,管理不严,监控无力。这样就造成了重复购买、在使用过程中大量丢失、人为损坏及报废途径多样化、缺乏监管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造成体育国有资产流失。

转经营后创收、收入的分配管理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由于其高等院校的特殊属性及性质,部分高等院校为进行创收活动而设立经营实体时,往往其占用的国有资产无法按照正常程序和按规定进行产权登记或申报工商登记,这样就出现了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缺乏必要的监管及相关备案,出现了对经营性资产不征收或少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的现象。部分高等院校出于本单位利益考虑,对开展经营性的活动收入不按财务部门的规定执行财务预决算,随意提高本单位职工的福利;在开展承租业务中,所签合同中未列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内容和违约责任,致使合同纠纷出现后,部分国有资产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结论和建议

结论

第一,高等院校体育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确存在,如不加以重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将更加严重。

第二,当前高等院校体育国有资产流失途径主要集中在:1.体育国有资产购买与使用、报废过程中的管理与监控。2.体育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后期维护以及管理。3.创收收入的分配制度、管理体系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制约机制。

建议

第一,从根本入手,推进高校体育国有资产产业化改革,推进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产业化进程,明晰管理部门职能及权限,明确责任制,将高等院校所占用国有体育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及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作为年终考核目标,也作为各级干部政绩、业绩的重要指标,增强其约束力。第二,政企分开,明确高等院校体育国有资产产业化改革路线,成立高等院校专业体育国有资产经营性管理组织,明确以国有体育资产保管、使用、安全及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为组织目标的组织责任和组织性质,确保管理组织的目标明确性。第三,加强高校间管理组织的交流学习,并成立高等院校体育国有资产保护、利用及产业开发协会,以协会为平台规范高校间体育国有资产管理手段及统一相关高校体育国有化资产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的制定。第四,健全高等院校體育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体系,如:建立健全资产购置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谁使用谁负责;强化体育国有资产使用功能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对体育国有资产潜力进行挖掘。第五,重点加强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及评估,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进行评估,核定其价值量,并以此作为占有、使用该部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考核基础。第六,由于高等院校的特殊性,在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开发、利用的同时还应坚持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为目的的服务原则,在做好体育国有资产开发的同时更应确保高等院校体育国有资产的安全。第七,加强对高等院校体育国有资产产业化经营性活动中国有资产的管理。首先,高等院校为进行体育国有资产开发、利用而设立的经营实体,其所占用的国有资产必须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产权登记;其次,利用国有资产开展创收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必须严格按照高等院校财务部门的规定纳入高校的财务管理;再次,高等院校对其设立的经营实体实行承包、租赁经营,在承包、租赁合同中必须加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安全、经营项目、经营内容、收费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并加以强化。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S2017YB06)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春荣.对体育设施现状与发展的几点认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5(04).

[2]林艳.摆脱“包袱”—体育场馆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体育科技,1995,31(03).

[3]吉郝.从体育场馆变商场说起[J].新体育,1995(06).

[4]郑言.关于体委系统所属场馆对社会开放情况的调查[J].体育文史,1996(01).

[5]鲍明晓.体育部门国有资产流失途径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9(03).

[6]丁健,孙淑萍.提高体育场馆综合效益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04).

[7]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体育事业统计年鉴(2004)[M].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2005.

[8]李建勋.南京“亚洲第一”患上“场馆后遗症”[N].新闻周报,2006.7.18.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高等院校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