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与观察

2018-01-21豆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2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护理观察

豆丽

【摘要】目的 深入研究和观察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以能够对急诊护理的关键点进行及时掌握,对急诊护理的质量、效率进行提高。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36例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讨论。结果 1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之前,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有112例,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有20例,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有38例。在接受急诊护理措施以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同时有效缓和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结论 急诊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对和急救护理有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要不断提高在急救过程中的应变能力、临场操作能力。另外,医院应对和急性心肌梗塞有关的医疗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以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愈率进行有效提高。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2..02

所谓急性心肌梗塞,就是指心脏因为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或者持续性的缺血、缺氧现象,进而造成心肌坏死等症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现很多临床现象,如腹部疼痛、胸部压迫性疼痛、心力衰竭、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如果症状非常严重,患者还可能会发生休克或者死亡。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在最近几年中,急性心肌梗塞病发率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本文研究中,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选用了急诊针对性护理,旨在对有效的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36例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36例急性心肌梗塞疾病患者的年龄35~78岁,平均52.3士2.8岁,66例女性心肌梗塞疾病患者,70例男性心肌梗塞疾病患者。另外,4例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患者,8例前壁梗塞患者,18例后侧壁梗塞患者,48例前间壁梗塞患者,54例急性下壁梗死患者。通过对这136例患者进行确诊以后,这些患者都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出诊

当医院接受到抢救工作任务以后,必须要对急救程序信息马上启动。作为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有关抢救设备、仪器等进行提前准备,包括起搏器、气管插管盘、吸引器、除颤仪、呼吸机等。与此同时,通过对出车过程中的空余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应和患者家属或者患者尽量取得联系,这样才能够尽快初步了解到患者的大致病情,同时为保证患者的情绪处于稳定状态,能够安心等待救援,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应能够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抚慰和心理疏通。

1.2.2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进行详细检测

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抢救现场时,首先进行的工作任务,就是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详细检测。(1)嘱咐患者应将所有活动进行停止,保持静卧状态;(2)为能够将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诊断出来,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以对治疗方案进行初步制定;(3)紧密跟踪、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患者排尿量的变化情况、患者意识是否处于清醒状态;(4)患者是否患有胸痛症状等,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只要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必须要对患者采取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同时将有关记录工作做好。

1.2.3 具体急诊护理措施

(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由于病症突然发生,病情进展速度非常快,所以患者非常容易产生负面心理情绪,如担心、害怕、恐惧等。对此,急诊医护工作人员在向患者实施院前急救过中,如果患者出现无意识障碍现象,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其中,具体的心理护理方法为:和患者进行密切交流,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询问,对患者的各种提问不进行回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恰当解释,这样才能够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以有效减轻。通过采取高超的护理技术,以加深患者人员对急诊医护工作人员的信任感,同时能够帮助患者树立克服疾病的自信心。

(2)对患者进行吸氧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时,应将吸氧浓度控制好。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吸氧浓度,宜将其控制在4~6 L/min。患者在接受吸氧护理以后,不但能够使自身的心绞痛得到有效缓解,而且能够使自身的心脏负荷得到有效减轻。

(3)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当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以后,患者的心前区、胸骨后便会感受到非常强烈的疼痛,患者在这种强烈的疼痛感作用下,不但会使自身的心肌耗氧量得以提高,而且还会大大加大自身的心肌梗塞面积,所以急诊医护工作人员有必要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在本文研究中,我院主要对研究对象给予一些药物来进行镇痛,如硝酸甘油、吗啡等。在患者服药以后,为预防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急诊护理工作人员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4)在到达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发现场以后,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应根据医生的具体指示,对患者进行氧气输送的提供,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对血标本进行提取,同时将病情记录工作做好。在将氧气输送给患者时,应有效控制氧气的流量。

1.2.4 对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

(1)心律失常。当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现象时,应对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同时应对其进行密切跟踪和贯彻,只要发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大于5次/min,或者出现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成对的、二联律、多源性的室性期前收缩现象时,必须要要向主治医师进行立即通知,同时将抢救准备工作迅速做好,如吸痰器、起搏器、呼吸機、除颤仪等。

(2)心力衰竭。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不得出现输液过快现象,为确保患者保持平稳的心理情绪,

应向患者进行定期的心理护理。另外,需要对患者叮嘱在进行排泄时,不得用力过度,以上细节能够对心率失常的发生率进行有效降低。只要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征兆,除了要立即向主治医师进行通知以外,还应对患者实行有效的应急护理措施,患者的下肢要保持下垂状态,同时采取半坐位,将50%的酒精加入到氧气湿化瓶中。然后按照主治医师的嘱咐,选用一些药品进行抢救,如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剂等。

(3)心源性休克。应对患者的巡视力度进行增大,且对患者脉搏、血压的变化情况进行时刻注意,将各种病情作为主要依据,每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进行一次测量,在减弱病人疼痛感以后,应降低收缩压至80 mmHg以下。更加深入了解、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假如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症状,包括排尿次数减少、精神意识恍惚、身体湿冷、脸色惨白等症状,应向主治医师进行及时通知,对心源性休克的可能性进行确诊。假如确诊为心源性休克,应根据主治医师提出的要求,选用血管扩张剂、升压药等要求,以有效治疗患者。

2 结 果

1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之前,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有112例,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有20例,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有38例。通过采取急诊护理措施,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同时有效缓和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另外,12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接受急诊护理以后,病情得到有效的暂时稳定,同时在住院后,会接受进一步的资料,其中,抢救成功率约为95%。

3 讨 论

为能够对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护理的质量、效率进行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对和急救护理有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要不断提高在急救过程中的应变能力、临场操作能力,以对抢救的成功率不断进行提高。另外,医院应对和急性心肌梗塞有关的医疗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以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愈率进行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 辉.浅谈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1).

[2] 邱秀娟,吴 俊.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与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2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护理观察
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分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监护及整体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