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用药须使邪有出路”辨治小儿病医案举隅

2018-01-20王海云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颗粒剂双下肢紫癜

王海云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用药须使邪有出路”语出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素问·热论》云:“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尽管汗、吐、下之治法有异,但皆为“使邪有出路”的具体体现。笔者个人临床及跟随盛丽先老师学习期间,深感“用药须使邪有出路”之因势利导在治疗小儿病中的重要意义。兹举例如下。

1 咳嗽

咳嗽初起,主要以感受外邪为主,其中又以感受风邪为主,其核心病机为外邪犯肺,肺失宣肃,治疗宜用宣开,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临床常用三拗汤、杏苏散或桑菊饮类加减,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不易过早使用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反致久咳反复不已。临床反复咳喘患儿,初常伴有湿疹,若治疗不当,亦易引发反复咳喘不愈,其原因概与邪气内陷有关。

案例:患儿,向某,男,5个月。反复咳喘半月余。患儿半月前因皮肤湿疹,至外院就诊,予尤卓尔软膏外涂后,湿疹消退。2天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渐加剧,伴气喘,阵咳剧烈,夜间为主,不发热,无喷嚏流涕,外院就诊,查血常规及CRP无殊,胸片提示两肺纹理增多。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先后予阿奇霉素、头孢地尼、强的松口服及雾化治疗,未见好转,夜间阵咳剧,咳后呕吐白色痰涎。家长转诊中医,刻见流清涕,出汗较前减少,大便溏薄,日解6~7次,夹粘液,纳平,咽不红,两肺可闻及痰鸣音,舌淡红、苔根腻,指纹淡紫。中医辨证:外寒内饮。治法:疏宣温化。处方:蜜麻黄、甘草、五味子、桔梗、茯苓各2g,杏仁、地龙、桂枝、炮姜各3g,细辛1.5g,姜半夏、炒白术各5g。颗粒剂2剂。1剂服2天。二诊,喘平,夜间阵咳好转,咳后未再呕吐,少许清涕,出汗较前增多,大便日解3次,少许粘液,纳平,咽不红,两肺呼吸音粗,舌淡红,苔根略腻,指纹淡紫。中医辨证:外寒未尽,痰湿内蕴。治法:疏宣健脾。处方:蜜麻黄、干姜、桔梗各2g,陈皮、葶苈子、杏仁、甘草各3g,浙贝母、炒白术、姜半夏、茯苓各5g。颗粒剂2剂。1剂服2天。三诊:偶咳,哭闹后有阵咳,无气喘,服药后汗增多,皮肤重新出现湿疹,面部前胸为主,大便溏薄,日解3次,夹少许粘液,纳平,咽不红,两肺未闻及罗音,舌淡红、苔薄,指纹淡紫。中医辨证:外寒已尽,痰湿未净,营卫失和。治法:健脾肃肺和营。处方:姜半夏、茯苓、炒蒺藜、炒白芍各3g,陈皮、甘草、桂枝、厚朴、桔梗、炮姜、杏仁各2g,红枣5g。颗粒剂,每日1剂。7剂后痊愈。

2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多因风邪而起,与寒、湿、热郁蕴而致反复不已,日久因实致虚,呈虚实夹杂之候。初起急性期多为阳证、热证、实证。阳、热、实总以宣透邪毒为先,兼以或继之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清热、疏通气机等法。清热凉血的基础上,宜适当配伍风药辛散升发,灵动善行,使水道不为壅滞,寒湿、湿热不致遏郁。盛老师临床常配伍荆芥、防风、葛根、升麻等疏宣之品。临床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紫癜,多因素体胃肠蕴热,又外感风邪、热毒等病邪而诱发。治疗亦应适当搭配疏宣之品。

案例:患儿,柴某,女,4岁。2016年4月19日初诊。反复双下肢皮疹1个月。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双下肢出现皮疹,量多,色鲜红,无明显瘙痒,伴踝关节痛,无腹痛,不发热,当地医院就诊,诊断过敏性紫癜,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后皮疹反复不已,当地服中药治疗未见好转,尿常规检查正常,胃纳正常,口臭,大便干结(服中药后仍偏干)。咽不红,双下肢紫癜,量多,对称分布,色鲜红,压之不褪色,舌质偏红、苔薄腻,脉滑。4月19日尿常规:正常。中医诊断:紫癜,热迫血行。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治法:凉血清热祛风。处方:水牛角、生石膏各15g,生地、丹皮、赤芍、知母、玄参、姜半夏、独活、荆芥、防风各10g,蝉衣5g。颗粒剂各1包。7剂。二诊:紫癜偶发,量少,臀部为主,色鲜红,胃纳正常,大便转润,尿检正常,咽不红,舌质红、苔薄腻,脉滑。拟前方去荆芥、防风,加白芍10g。颗粒剂各1包。续进14剂,诸症悉愈。

猜你喜欢

颗粒剂双下肢紫癜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说说过敏性紫癜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