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8-01-19祁维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小学有效性音乐

祁维娇

【内容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教授学生演唱技巧,现在的音乐教学更关注学生艺术素养、精神品质的建设——所以,关注了小学生综合素养建设,有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素质发展的音乐教学,才是有效的。

【关键词】小学 音乐 教学 有效性

音乐是一门艺术能力课程,也是一门素质修养课程。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果教师仍然单纯地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技能教学,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的。要想实现有效的音乐教学,教师必须把握好音乐的特征,从情感、艺术、品质、能力等多个方向组織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艺术素养教育、人格品质教育,着力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有效的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

音乐不仅是让人通过美妙的节律来获得愉悦感,音乐也是一个传达精神思想的平台——因而,通过音乐的教学带领学生领悟音乐中所携带的思想内涵、感受到音乐的精神力量,是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解读、情境、讨论、通感等形式带领学生领悟音乐的精神世界。

比如《放牛歌》,音乐表现了一个放牛娃归来的情境“笛儿悠悠吹,云儿轻轻飞,骑着牛儿蹚着水,赶着夕阳把家回。”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也就仅仅停留在这个轻松的“归牧图”上,不能挖掘出音乐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教师可以使用解读歌词的方法带领学生向深层把握。“放牛娃回家去,他为什么这样快乐?又吹笛子,又看云?……大家想一想,牧童经历了怎样的一天?”生:“他带着牛儿去吃草”“对,这个放牛娃是不是已经辛苦劳动了一天?大家看,牛儿是蹚着水回家,说明放牛娃带着牛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再看,赶着夕阳回家,说明放牛娃是不是很勤劳,天快黑了才回家,一定是想让牛儿吃得饱长得壮,是不是?”——通过这样对歌词的细致品味,让学生们感悟到音乐深层的精神内涵。

二、方法多样地培养学生乐感

现在小学音乐的教学已经不再追求培养“专业人才”,而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他们能够享受音乐、自主发展、应用音乐——这样看来,培养学生的乐感(节奏感、风格等),比教他们音乐技巧(发声、表现技巧等)更重要。

在培养乐感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凭让学生“听”来教学——这样的教学既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也没有太大的效果。应该开动脑筋多设计一些灵活的、适用于小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情态下发展乐感。比如表演法、体验法、游戏法、情境法等等。

比如《粉刷匠》这首歌是2/4拍节律,很简单清晰,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可以组织起学生分组进行一个节拍比赛:让学生一组一组跟着音乐拍桌子和手,产生轻重音,“咚啪、咚啪、咚啪、咚”,看哪个组打出来的节拍既准确又整齐好听——学生们在快乐的比赛游戏中,就掌握了这个节拍。

三、抓住情感提升音乐审美力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心——与美术的审美不同,音乐的审美主要是通过听觉刺激来完成的。但很多音乐教师局限于“听觉”这个圈子跳不出来,不注意艺术的相通性,不重视审美的立体性,在教学中单纯通过音乐“听”的引导带领学生欣赏音乐,“听,这节律多欢快……听,这首歌多么深沉……”,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累是很难完全领会这些表述的。

所以,在音乐审美教学时,教师应该打开思路,抓住艺术的情感共通性,借用美术、语文等表现情感的艺术门类辅助学生欣赏音乐,学会欣赏音乐,提升审美能力。

比如《新疆好》这首歌,歌词中“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优美抒情的旋律确实展示了作者对新疆的真实情感,但我们地处东北的小学生对新疆这个地方是没有印象的,他们对这首歌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歌词上,或者说基本没有理解,那就达不到对音乐美的感知。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新疆的美丽风景、人们生活劳动的场景,还可以让学生们朗诵文章《葡萄沟》,通过这些跨学科的情境展示、情感引领,学生就容易对新疆产生较感性的认知,再去听音乐时,就能够带着情感去听,也就能够体悟到音乐的美。

四、陶冶情操培养思想与品格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的节奏和歌词都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观念。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挖掘音乐中所包含的精神理念、思想品质,通过引导、启发等手段,用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发展他们的思想和品格。

如《每人伸出一只手》这首歌,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建立起“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和平和友谊”这样的精神理念。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自然灾害发生时,大家一起努力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的视频画面来感染学生,还可以抓住“手的颜色”这个画面特写,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出国家层面,向“世界一家人”这个更宏大的层面发展。再结合音乐的解读,带领学生树立起团结友爱、和平发展的正确思想理念。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不仅是指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低,对于“有效性”,教师更应该关注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教育职能,对学生开展了多方面的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才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陆家继. 漫谈小学习作有效教学的策略性建构与运用[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4):89-90.

[2] 张翠苹. 漫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 读写算:教师版,2016(30):289-289.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德彪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有效性音乐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