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2018-01-19陈曦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酪酸梭菌活菌

陈曦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性系统疾病,柳氮磺吡啶是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该药治疗极易诱发各种药物不良反应,且停药后病情极易复发[1]。近些年,5-氨基水杨酸及肠腔内源性微生物在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本研究旨在探讨5-氨基水杨酸控释剂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病例均存在反复的腹泻、黏液脓血便、结肠镜下可见黏膜粗糙、多发性浅溃疡、血管异常、黏膜糜烂等,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排除对微生态制剂过敏者,排除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肠淋巴结核、直肠癌、结肠癌等疾病者。观察组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9.92±9.46)岁。对照组中男 21 例 ,女 24 例;年龄 20~65 岁 ,平均年龄 (39.89±9.5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美沙拉嗪治疗,美沙拉嗪肠溶片 (德国 Losan Pharma GmbH,注册证号 H20100110)口服 ,0.5 g/次,3次/d。观察组患者予以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活菌联合治疗,美沙拉嗪用法用量同对照组,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84,含酪酸梭菌(CGMCC0313.1)活菌数≥1.5×107CFU/g]口服 ,首次 6 粒 ,3粒/次,后改为3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CRP水平变化情况。疗效判定标准:①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病理检查结果、内镜检查结果均未见任何改善;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基本缓解,结肠镜复查结果显示假息肉形成、轻度炎症;③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结果显示黏膜基本正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无效4例,有效20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中无效 13 例 ,有效 15 例 ,显效 17 例 ,总有效率为 71.11%(32/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CRP水平为(32.28±4.87)mg/L、对照组 CRP水平为 (32.22±4.89)m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水平为(7.87±1.18)mg/L、对照组CRP水平为(16.15±3.64)mg/L,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炎性反应的一种,当前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些年的研究报道,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除了与遗传因素相关,肠道菌群失调也是诱发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因素,酪酸菌生成不足引起的肠道免疫功能下降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有害菌及条件致病菌数量的增加,有益菌数量的减少,而增加的条件致病菌又会进一步生成水解蛋白及肠毒素,对肠黏膜上皮细胞造成侵袭。此外有益菌数量的减少,特别是产酪酸菌的减少,可导致酪酸分泌不足。酪酸是供应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酪酸的减少可导致肠上皮损伤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肠黏膜通透性的升高及肠黏膜屏障的破坏。柳氮磺胺吡啶是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但该药的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近些年,5-氨基水杨酸制剂已经逐步替代柳氮磺胺吡啶[3-5]。本研究中,采用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活菌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结果发现,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活菌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治疗。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有效成分为酪酸梭菌,酪酸梭菌进入肠道后,可迅速生长繁殖,并能对肠道内有害细菌的增殖产生抑制,同时还能将食物残渣中的多糖进一步转化为低聚糖,有利于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6-8]。同时,酪酸还能作为肠黏膜修复及再生的营养物质,有效促进了受损肠黏膜的恢复。酪酸梭菌活菌与美沙拉嗪联用,两种药物可产生协同作用,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临床表现。CRP属于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其在正常血清中的含量极低,而在外伤、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炎症急性期中的血清含量升高。虽然临床检测CRP水平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无特异性,但CRP浓度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活动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因此,监测患者的CRP水平对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酪酸梭菌活菌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酪酸梭菌活菌与美沙拉嗪联用,不仅能控制炎症,还能修复肠道黏膜 ,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 ,产生协同增效作用[9,10]。

综上所述,采用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活菌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酪酸梭菌活菌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山莨菪碱片合用酪酸梭菌散治疗小儿肠痉挛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