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的效果探究

2018-01-15李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李江

【摘要】 目的 探讨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8例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10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评价优61例, 良38例, 差5例, 优良率为95.19%;对照组患者中评价优34例, 良51例, 差19例, 优良率为81.73%;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能更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有效率, 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克氏针内固定术;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指骨和掌骨骨折;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38

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是骨科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 针对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患者主要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两种治疗方式虽都能对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预后还存在一定差异[1]。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8例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患者, 就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具体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8例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10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61例, 女43例, 年龄最大45岁, 最小18岁, 平均年龄(31.08±5.4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59例, 女45例, 年龄最大46岁, 最小19岁, 平均年龄(31.54±5.6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2]: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检查, 将检查结果与本院有关手部指骨与掌骨骨折的诊断标准相对比基本吻合, 且所有患者均不存在严重的血管与神经损伤, 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机体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 排除严重心脏病与精神病患者。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麻醉, 若患者创口处有出血情况发生, 应事先使用可吸收性止血纱布对患者创处进行止血处理。对患者骨折处伤口位置进行清理, 若创口较小, 不利于施术者对骨折断端的观测, 则可选择适当扩张创口。治疗前观察患者骨折部位与骨折类型, 若患者属于近节或中节近端骨折, 可选用克氏针逆行交叉穿针法进行治疗[3]。若患者属于中节远端与末节骨折, 则可选用克氏针顺行交叉穿刺法进行治疗。若患者骨折类型较为严重, 应第一时间将骨干进行克氏针交叉固定, 后将粉碎的骨折复位。若患者骨折类型属于闭合性骨折, 应于患者骨折侧位取一条切口, 再将肌腱移至另一侧, 使骨折断端能充分暴露[4]。采用克氏针对患者进行骨折断端处理后, 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活动患者创伤处关节, 并通过X线检测克氏针的固定效果, 确保复位良好, 防止并发症的产生[5]。

1. 2. 2 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进行治疗。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麻醉, 若患者创口处有出血情况发生, 应事先使用可吸收性止血纱布对患者创处进行止血处理。若患者属于开放性骨折, 则在治疗前应对患者伤口进行有效清理, 若创口较小, 不利于施术者对骨折断端的观测, 则可选择适当扩张创口。若患者为闭合性骨折, 则可根据患者具体骨折部位在其侧方取一条S形切口, 在切开筋膜的过程中应主要对患者血管、神经以及手术周围的组织、骨膜进行保护处理, 对暴露的骨折端急性骨折解剖复位。掌骨、指骨基底骨折患者均采用L型钢板进行固定处理[6, 7]。使用1~2枚螺旋钉根据患者骨折端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稳定处理。螺旋钉直径为2 mm, 均采用4孔固定法进行固定处理, 固定处理完成后, 对切开的筋膜进行缝合处理, 缝合时应注意将整个内固定钢板覆盖, 避免肌腱粘连。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采用关节主动活动度(TAM)综合评价法对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患者TAM评分>90分为优;75~90分为良;<75分为差[8]。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评价优61例, 良38例, 差5例, 优良率为95.19%;对照组患者中评价优34例, 良51例, 差19例, 优良率为81.73%;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2, P<0.05)。

2. 2 兩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有2例(1.92%)患者因自身原因伤口为Ⅱ期愈合, 对照组有15例(14.42%)患者出现了钉道感染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6, P<0.05)。

3 讨论

临床中针对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患者主要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 克氏针内固定术在实际治疗中, 操作简单, 创伤较小, 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9, 10]。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中评价优61例, 良38例, 差5例, 优良率为95.19%;对照组患者中评价优34例, 良51例, 差19例, 优良率为81.73%;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1.92%)患者因自身原因伤口为Ⅱ期愈合, 对照组有15例(14.42%)患者出现了钉道感染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杨福周等[5]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部指骨和掌骨骨折能更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有效率, 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韦树杰, 何生玲, 覃立耿, 等. 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指、掌骨骨折32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6(6):969-970.

[2] 武理国, 沈军, 傅国海, 等.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4, 30(2):155-156.

[3] 邱建忠, 陈勤, 周政, 等.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比较. 四川医学, 2009, 30(6):895-896.

[4] 陈逸民. 掌骨骨折采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浙江创伤外科, 2015, 20(5):977-979.

[5] 杨福周, 黄洛, 黄远清, 等.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吉林医学, 2015, (1):34-35.

[6] 罗楚天.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11):2511-2512.

[7] 陈昌博. 有限切开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2):1786-1788.

[8] 陈圣海, 郭招英, 梁青青, 等.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3):4-6.

[9] 刘伟. 克氏针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 2016, 24(6):22-23.

[10] 曾洪运.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8):4267-4268.

[收稿日期:2017-08-2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