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幼师专业学生的声乐水平

2018-01-12阮思蓉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幼师声乐实践

阮思蓉

摘要:唱歌对于幼儿来说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还能让他们变得更加开朗与自信。幼儿园里要让孩子喜欢唱歌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有较高的声乐水平与一定的教学能力。要想让幼儿教师有较高的声乐水平,我们必须加强对幼师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提高他们的声乐水平。

关键词:幼师;声乐;方法;实践

毕加索曾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也非常的敏感,喜欢一切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形式,比如,唱歌。唱歌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还能让他们变得更加开朗与自信,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与其他孩子合作交流的机会。因此,他们都很喜欢。可是,真正长大了后却没有多少能发挥自己这方面的才能。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己见识广了,转移了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幼儿教师对他们这方面的引导不够。平时,我们对幼儿教师的评价并不高,可是他们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却是很大的,尤其是幼儿音乐教师。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想幼儿教师能加强对孩子唱歌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加强对幼师专业学生声乐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声乐水平。那在学前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他们的声乐水平呢?

一、因材施教,多点耐心

我们的学生都来自于初中,这之前他们在学校多接受的是文化教育,缺乏音乐基础,很多连五线谱都不认识,有的甚至可以说五音不全。我们教学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但现实就是如此,我们不能放弃,只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如果学生有音乐基础,教声乐时,我们就可以多教他们练习的技巧,提高视唱练耳的水平。可是,对于一群毫无乐理知识的学生来说,我们就要给他们补充乐理知识,让他们一边学习乐理,一边视唱练耳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的一个心理预期,千万别先对他们抱太高的期望,以免在教学时急躁。对学生一定要耐心,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我们就多表扬他们。这样教学,他们才会越来越自信,我们也会心理轻松一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所处的这个阶段,好像没有不喜欢唱歌,但是要从专业角度去学习,则兴趣不高。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从中感受到乐趣,愿意主动来学习,这才最有效。音乐是一种最没有界限的艺术形式,它都可以直达人们的心灵。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欣赏那些动人心弦的歌,使其体会到歌唱的魅力,再对他们进行歌唱教学,这样他们会更加用功。在让学生欣赏时,我们尽可能让他们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多看一些音乐的资料,了解音乐的动向以及推测音乐的发展方向。欣赏时,不仅让他们带着耳朵听,还要用心去体会,听完让他们谈感受,觉得哪里唱得好。他们不一定都谈得正确,但这却是我们了解他们的音乐素养,并教他们怎么唱好歌的好机会。他们谈完后老师要总结点评,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有了兴趣,他们也就有了提高自己声乐水平的动力。

三、严格要求,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我们面对的学生虽然基础差,但只要我们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中努力结合实际,严格要求他们,就可以夯实他们的基本功,不断提高他们的声乐水平。

1、训练站姿

唱歌我们先不说情感与技巧,首先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就是唱歌时的正确站姿。他们不知道站姿的重要性,可是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教师,我们都知道“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也就是姿势决定着他们唱歌的效果。我们必须要让他们明白:唱歌时不能松松垮垮,须端着架子——挺直腰板,收紧腹肌,放松肩部和面部肌肉,两腿打直,两只眼睛打开,自信地看着前方。有了这个架子,声音才能自如的出来。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基础,不自信,走上台来就驮着背,埋着头,这肯定唱不好歌。我不仅自己给学生示范,有时也给他们放一些歌唱家的视频,让他们去观察,看哪个更好。比如,戴玉强、廖昌永、宋祖英、关牧村、德德玛等。有着歌唱家们一样的标准,那学生自然也就不敢怠慢,自我要求也高一些。

2、教会发声

学生没有经过训练,一般唱歌时都是扯开嗓子就唱,不懂得需要运用气息,这样唱歌不仅不好听,而且也容易弄伤嗓子。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就要从基础的发声——也就是“呼吸”开始教起。先是吸气,在做呼吸练习时,先做好正确的演唱姿势,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宽,头自如,眼望远处,然后,先“嘆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让气自然地,流畅地“流进”,使腰、后背都有“气感”。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觉以上动作。但呼气时不准过深,否则使胸、腹部僵硬,影响发声的灵活和音高的准确,吸气时不要有声响,反之不仅影响歌唱的艺术效果,还会使吸气不易深沉,影响气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两肋扩张,小腹微收的习惯。

3、学习吐字

歌要唱得好,就要字吐得准,而吐字则需要主要舌在口腔中的位置。如果位置不当,就会引起口部颈部肌肉的异常。在咬字吐字的过程中,气息的支点也要积极的保存着。教学中,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清楚吐字要领,然后我放慢速度给他们做示范,让他们感觉我是在旋律上大声地谈话,而不是在唱。示范后再让他们练习。我们认真聆听,及时纠正。等到他学会后下来也要对着镜子练习,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因为一旦他们形成了不良习惯就很难改正了。

4、融入情感

歌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它是声音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我们要唱好歌曲,不能只讲声音,讲技巧,而不讲感情。没有感情的歌唱是打动不了观众的。教学生唱歌,每次我都会先让他们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了解词曲作者、歌曲的时代背景,让他们对歌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便准确完整地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做到声情并茂。

只要我们不急不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既严格要求他们,又多鼓励他们,就一定可以提高他们的声乐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霞.浅谈幼儿园教师音乐素质的培养.《大众文艺》2012年12期

[2]李颜珍.浅谈声乐教育中声音基础训练与个性创造的关系[J].音乐大观. 2012,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师声乐实践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