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近期疗效观察

2018-01-07艾时刚查承志刘钦

当代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规则性肝管胆道

艾时刚,查承志,刘钦

(景德镇第三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1)

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近期疗效观察

艾时刚,查承志,刘钦

(景德镇第三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1)

目的 探讨分析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 在确诊肝管结石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者予以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为观察组;另40例患者予以单纯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分析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胆瘘1例、隔下脓肿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7.5%,与对照组发生率47.50%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2例,复发率5%,与对照组的复发率20.00%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显著降低了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取得明显的近期疗效,安全性高,值得运用和推广。

规则性肝切除术;胆管结石;胆道镜;并发症;复发

作为我国肝胆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各个肝叶的肝管结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其发病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1]。临床上针对肝管结石的治疗手段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2]最常用同时疗效最好。研究[3-4]表明,在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管结石的基础上,联合检查和治疗肝内结石的重要辅助手段—胆道镜,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为了实现指导临床运用的目的,本研究围绕于本院接受肝管结石治疗的80例患者展开,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进一步比较分析。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确诊肝管结石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为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1.24±7.56)岁,初发为23例,复发为17例,其中22例结石发生于左半肝,18发生于右半肝;对照组患者为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1.57±8.13)岁,初发为25例,复发为15例,其中20例结石发生于左半肝,20例发生于右半肝。本院伦理委员会对该研究进行讨论后通过,且所有患者均完成知情同意书的阅读和签署。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性别比、年龄等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5]: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要求;②所有患者均无心肝肺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③所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或严重血液疾病;④所有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

排除标准[6]:①患者不符合诊断要求;②患者有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难以坚持进行手术;③患者有药物过敏史和严重血液疾病;④患者有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依从性较低。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进行手术,术中予以规则性肝切除术及T管引流术,具体治疗内容如下。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中11例采取左半肝切除术,4例采取左半肝和尾叶切除术,14例采取左肝外叶切除术,6例采取右外叶切除术,5例采取右前叶切除术。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中12例采取左半肝切除术,4例采取左半肝和尾叶切除术,13例采取左肝外叶切除术,7例采取右外叶切除术,4例采取右前叶切除术。术中对肝断面胆管和胆总管采用胆道镜进行探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手术两周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②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中的计量资料以“x±s”予以表示,用t检验,对研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为胆瘘、切口感染、膈下脓肿,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5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的对比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期为6个月。观察组40例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情况,复发率为5.00%,对照组40例患者有8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0.00%。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

3 讨论

临床上将肝管结石分为肝内肝管结石和肝外肝管结石两大类,其中最为常见的为肝内肝管结石,伴随结石长期持续性的机械刺激以及不断发生细菌感染,常引起胆管炎的反复发作,有形成严重胆管扩张[7]的风险,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损害,引起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外科手术中对肝管结石的治疗遵循最大程度去除结石或病灶的原则,目前最主要的手术方法为规则性肝切除术[8],手术以肝段作为基本切除单位,完全切除相关胆管和引流区域,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临床的实际运用中,虽然规则性肝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病灶的切除,但结石往往不能完全取出,手术在很大程度上受结石位置和体积数量的影响,且具有较高的术后复发率。胆道镜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最新影像学技术,不少研究[9-10]表明将其与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运用,在改善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采取对照的研究方法,建立单纯予以规则性肝切除术的对照组和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观察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胆瘘(2.50%)、膈下脓肿(2.50%)、切口感染(2.50%)、总发生率(7.50%)]与对照组[胆瘘(17.50%)、膈下脓肿(15.00%)、切口感染(15.00%)、总发生率(47.50%)]进行比较显著改善,术后6个月复发率观察组(5.00%)与对照组(20.00%)进行比较显著降低(P<0.05)。但该研究仍存在不足,术后的复发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受患者主观行为如饮食习惯、运动程度等的影响,对随访的结果造成干扰,应在研究中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规范,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认为临床上采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显著降低了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取得明显的近期疗效,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 王锋,洪彩娟.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对肝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及其复发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21-124.

[2] 邹道发.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4,20(32):47-48.

[3] 孙强,常晓健,胡泽民,等.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6):447-450.

[4] 陈武强,何友钊,李建平,等.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8):1034-1037.

[5] 庄哲宏,余小舫,郑锦峰,等.肝内胆管结石167例手术疗效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2):100-102.

[6] 周心奇,周建明.规则性肝切除和经皮胆管胆道镜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2(28):3155-3157.

[7] 陈阳,余小舫,鲍世韵,等.磁共振对比肝切除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远期疗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5,21(7):442-444.

[8] 饶家敏,梁秀泉,孟清.肝胆外科损伤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4):61.

[9] 邓代安.规则肝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9):3605-3607.

[10]余海蛟,王海彪,胡元达,等.腹腔镜肝规则性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03例[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3):201-204.

10.3969/j.issn.1009-4393.2018.01.064

猜你喜欢

规则性肝管胆道
儿童胆总管囊肿合并Ⅳ型副肝管的诊治体会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非熟练汉英双语者英语过去式的加工机制研究
儿童胆总管囊肿合并副肝管畸形7例诊治体会
新时代下武学创新需重视其历史性、游戏性、规则性
规则与非规则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对比分析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肝癌的疗效研究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术诊断副肝管在胆道术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