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8-01-07崔悦

当代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腹式卡因硬膜外

崔悦

(锦州市妇婴医院麻醉科,辽宁 锦州 121000)

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崔悦

(锦州市妇婴医院麻醉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并分析其麻醉安全性。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试验对74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术中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观察组术中予以CSEA,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麻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下降快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辅助药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麻醉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又称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子宫内膜癌、宫颈原位癌及附件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一种手术方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要求子宫和盆腔肌肉关联的韧带松弛效果良好[1]。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有CSEA、CEA、椎管内麻醉等,CEA和椎管内麻醉的麻醉阻滞不完善,肌松效果不佳[2-3]。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对本院接诊的74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旨在研究CSEA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试验对象来自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妇科接诊的74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患者年龄21.3~44.8岁,平均年龄(33.05±5.1)岁;体质量 44.7~73.2 kg,平均体质量:(58.95±7.15)kg。ASA分级:级20例,Ⅱ级17例。对照组37例,患者年龄21.1~44.3岁,平均年龄(32.70±4.7)岁;体质量44.2~73.3 kg,平均体质量(58.75±7.12)kg。ASA分级:Ⅰ级19例,Ⅱ级1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术前准备:患者入室前无需用药,进入手术室后,严密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情况。建立静脉通道,通道建立后30 min输入复方林格液,6 ml/kg。患者保持侧卧位,取L2~3间隙作为穿刺点。

观察组:本组患者接受CSEA,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使用腰穿透针刺入蛛网膜下隙,有脑脊液回流后,按0.2 ml/s注入罗帕卡因2.5 ml,罗帕卡因注入前经10%葡萄糖溶液稀释,退出腰穿针。

对照组:本组患者接受CEA,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强注入利多卡因5 ml。

在两组患者尾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置入深度为3 cm,拔出硬膜外穿刺针,固定导管,协助患者保持平卧。5 min后,采用针刺法检测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平面,根据患者情况,硬膜外追加0.75罗帕卡因,直到感觉阻滞平面达T8方可实施手术,若患者术中有牵拉不适或体动,则注入0.5 mg芬太尼。若患者平均动脉压不足60 mmHg,或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线值的20%,则静注15 mg麻黄碱。根据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麻醉组织完善时间,追加麻醉用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麻醉效果评价:①优:术中,患者无体动,无牵拉反应,肌松效果良好。②良:术中,患者有疼痛不适或轻微的牵拉反应,肌松效果欠佳,静注芬太尼后,情况有所好转。③差:术中,患者有疼痛不适,且存在明显的牵拉反应,肌松效果差,患者改用全身麻醉。

观察指标:①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物用量。②记录血压下降率、辅助药应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均由SPSS1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麻醉优良率比较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的麻醉优良率比较(n)

表2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比较(x±s)

2.3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血压下降快于对照组,观察组辅助药应用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n)

3 讨论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子宫恶性肿瘤、两侧附件病变、卵巢及输卵管恶性肿瘤等妇科疾病的手术。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时必须对患者实施麻醉,该手术对麻醉的要求是麻醉阻滞完善,肌松效果好。以往临床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但两种麻醉方式均不是理想的选择,单纯蛛网膜下腔麻醉的麻醉阻滞时间长,术后患者镇痛有一定局限性[4]。硬膜外麻醉的麻醉起效时间长,通常需要追加麻醉药物,且骶神经阻滞不全,需要大量镇痛、镇痛药物辅助麻醉,才可避免牵拉反应的发生,但追加麻醉药物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造成干扰,麻醉风险较高[5]。腰-硬联合麻醉是近年来开展的新型椎管内麻醉方式,硬膜外阻滞的灵活性高,通过硬膜外导管连续给药,不仅能够避免腰麻阻滞时间受限的问题,还能减少患者术后镇痛药的用量,另外,还有腰麻阻滞时间快、麻醉效果佳、麻醉用量少等亚欧店,可避免硬膜外麻醉的缺陷,麻醉质量较高。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取L2~3间隙进行穿刺,术中使用留置的硬膜外导管追加麻醉药,给药方便,更利于麻醉维持,还便于术后镇痛。姚益冰[6]研究证实,CSEA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表明CSEA的麻醉效果比CEA的麻醉效果更理想。研究发现,观察组麻醉用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CSEA能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从而降低了患者麻醉风险。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CSEA的麻醉效果。本次研究中,所用的麻醉药物是罗帕卡因,该药物再2008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比准用于该手术中[7],与以往临床采用的布比卡因比较,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研究指出,CSEA的麻醉阻滞效果比CEA更好,原因是CSEA能阻断伤害性刺激的传导通路,从而降低了患者的应激反应,保持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8]。在CSEA可达到T8~S5的麻醉平面,麻醉效果更理想,镇痛效果佳,患者肌松效果较好,因此,手术开展顺利。而在CEA中,由于麻醉镇痛效果欠佳,肌松效果不理想,患者应激反应严重,术中可能出现疼痛不适,当手术无法顺利进行时,患者需要改变麻醉方式为全麻。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均需要预充补液,从而保持比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但两组患者在麻醉后,均有血压下降现象,且对照组血压下降率高于观察组。原因是,CSEA麻醉阻滞平面广,麻醉药物是直接作用与脊神经,因此麻醉阻滞起效快,而CEA的麻醉药物就要通过扩散、渗透,才能到达阻滞神经根,因此麻醉阻滞时间长,CSEA集合了腰麻和硬膜外的优点,避免了反复穿刺对脊上韧带的损伤,加上腰麻针比较细,对硬脊膜的损伤小,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也较低[9-10]。不仅如此,CSEA的麻醉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本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了这一结果。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麻醉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1] 姜春浩.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7):3877-3878.

[2] 张军,仝健.腰硬联合阻滞在腹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9,15(7):29-30.

[3] 何利平,黄松甫.腰-硬联合麻醉在经腹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1065.

[4] 苏艺峰.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学,2017,23(1):75-78.

[5] 唐培佳,梁勇升,黄今肇,等.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除术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2):273-275.

[6] 姚益冰.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657-658.

[7] 贺涛,袁向华,吴建新,等.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51-2052.

[8] 范国义,韩志强.罗哌卡因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全切术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5):2095-2096.

[9] 刘昌伟,李晋,朱睿,等.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比较[J].医学综述,2014,20(4):756-757.

[10]徐辉,李梅娜,史潇,等.腰硬联合麻醉下术中静脉右美托咪啶对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6):7039-7042.

10.3969/j.issn.1009-4393.2018.01.048

猜你喜欢

腹式卡因硬膜外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