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言和文化在交流中相融

2017-12-21季红梅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言文化

季红梅

【摘 要】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载体,不了解语言蕴含的文化,也就很难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更谈不上语言的灵活运用了。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本技能,更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言;文化;小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0-0042-02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国际理解,形成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逐步渗透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并得当地使用语言,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一、浸润:营造交际氛围说语言,渗透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并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 营造充满异国气息的校园英语氛围

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英语课堂显性教学之外的隐性教学体系,营造开放式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不但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且对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

例如,我们在校园的公共区域使用了英文标识,并开辟了英语角,定期开展英语活动,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和各个空间营造班级英语文化。另外,我们每天通过校园电视台、英语广播指导学生进行晨读和大课间活动。学生一走进校园,就立刻能感受到浓厚的英语文化气息。当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英语的“无时不在”和“无处不在”时,英语也就自然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手段了。

2. 创设焕发语言生命力的课堂英语氛围

英语课堂是语言习得的主场所,也是营造英语文化氛围的主阵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精心设置标准化的充满异国气息的英语课堂,在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同时,将英语文化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浸润在英语文化氛围里。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用英语进行教学,创设一些带有英语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情境,呈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英语世界。如story time 和 cartoon time这两个板块可以开展课本剧、童话剧的表演活动,让学生充分浸润在这样充满生命力的英语文化氛围里,使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全英文环境”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感悟:激活教材文本读语言,比较文化差异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文本及语言知识的教学,要求学生注意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从而学会得体而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1. 语用文化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大部分都是一些简单的日常会话,而这些简单的对话富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教师应利用好这些对话内容渗透文化意识。如对方恭维你的衣裳、玩具“How pretty!”或者赞美你时,中国人往往会谦虚地说“哪里呀,不漂亮”,但是西方人却很大方地回答“Thank you”。又如,教材中经常出现的“Would you like some …”西方人一般都不直接拒绝,而是委婉地说“Thank you”。教师应该通过这些简单的日常会话的训练引导学生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尊重世界多元文化,为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另外,“译林版”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中新增的Culture time板块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很多中外文化的差异,加大对学生的文化输入。教师在教授这个板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短文,适当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2. 语篇文化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story板块和cartoon time板块都是有主题的语篇,这些语篇内容体现了丰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围绕英语交际活动来展开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篇内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标准的英语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和交流。

例如,有学生过生日,笔者让学生模拟购买生日礼物,到小寿星家过生日并赠送礼物的情境。这样,学生在长期的语篇阅读和表演过程中认识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并逐步树立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培养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诗歌文化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Sound time板块的小诗和chant以及Song time板块的歌曲不但蕴含了英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英语文化气息和人文底蕴,而且简短明快,富有韵律,朗朗上口,很好地体现了英语的语音语调。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Sound time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英语民族的诗歌文化,加深了对世界文化的理解。

三、体验:巧借特殊节日演语言,感受文化内涵

节日、生日都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在学校里开展以特殊的节假日文化为主题的庆祝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编排了很多有关生日、节日文化方面的知识,如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中国的传统节日等,有的在Story time板块中呈现,有的在Culture time 板块中补充。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还以Birthday为主题,专门安排了有关过生日以及赠送和接收礼物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该巧借这些特殊的节日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开展班级或者校级的庆祝表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体验西方节日文化的内涵。

例如,教师在圣诞节期间举行圣诞聚会,跟学生一起分享了一系列的圣诞歌曲,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圣诞节的文化内涵;万圣节来临时,让学生用道具装扮起来进行表演,体验万圣节文化;有学生过生日时,班级里开个小型的生日party,学生一起分享蛋糕,再互赠小礼物,感受友情。这不但增强了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还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中国学生应该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能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语言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互相依赖,相互影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英语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与热爱,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国际意识,加深国际理解,促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陆田森.跨文化交际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編辑:杨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教学语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