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碎片化学习对策研究

2017-12-21高镁琪魏薇

现代交际 2017年23期
关键词:碎片化大学生对策

高镁琪+魏薇

摘要: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碎片化学习成为当代大学生有别于传统学习方法的自学模式,分析碎片化学习面对的问题,提出碎片化学习的有效方法并加以实例说明,结合市场上对于碎片化学习的开发应用提高碎片化效率。

关键词:大学生 碎片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3-0020-02

一、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基本情况

(一)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实践等过程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谚语有云:“活到老学到老。”而作为民族的脊梁与希望的大学生,学习又是重中之重,如何使大学生适应时代新的学习模式,将时间“化零为整”,增强自身,“少年强则国强”,这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学学习状态、环境等与高中的不同,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与形式也不能与高中一概而论,和传统填鸭式教学不同,步入大学以后,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多,而在“高压”政策下解放的学生也容易从学习环境中脱离,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信息碎片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适应环境利用别人忽略的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利用是当代每一个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在同样的时间内如何使碎片化学习变得有效、高效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大学生碎片化学习将对高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为新时代的学习发展找到另一条道路。

(二)学习方法的研究

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作者以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数学学院、外语学院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为母本,调查内容包括每日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工具以及学习效率等。作者通过查找理解中国知网的论文期刊,并着重查询相关理论知识。在对前人的理论理解以及相关文献的阅读体悟的基础上,本文将从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大学生对于碎片化学习方式取得效率的现状,分析利弊并探讨碎片化学习的适应范围,与社会对碎片化学习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说明。

(三) 学习现状的研究

祝智庭教授在《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国际观察与国内动态》中认为碎片化学习的优势在于较小力度的概念、事实、新闻、通讯,某些缄默性知识以及操作程序和操作步骤的学习,而对系统的、复杂的学术性学习支持力较弱。[1]碎片化学习这种方式取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部分大学生无法适应碎片化学习,以下从两个角度阐述该问题。

1. 学习内容碎片化

内容碎片化是指将知识切分进行学习的一种现状。由于资源的充裕,加之部分大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內容琳琅满目,不知如何选择。往往是刚起床时鉴赏半首汉赋,中午休息时浏览几十个单词,晚上再看一个课程视频。这样的一天会给我们一种度过得非常充实的错误认知,实际上回想起来,真正记忆在脑海中的知识寥寥无几。根据建构主义理论[2],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称为“同化”。而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这种一掠而过、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并不能使个体接受其刺激,被其“同化”。这种程度的碎片化学习就如同鸡肋一样,纵使每天都自我感觉良好、认真学习,实则并无效果,这也正是碎片化学习被很多人诟病的原因所在。

2. 学习时间碎片化

时间碎片化是指将时间切分进行学习的一种现状。在从幼稚园到高中十几年的课堂上,学生接受的知识传播方式一直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对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三令五申,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不断地被动接受来自外界(老师)的刺激,然后再通过做题、讲解、复习等手段最终将知识收为己用。学生已经习惯了经过十几分钟左右的导入阶段,再被老师引入到更高层次的知识层面上去,重点与难点老师都会事先提醒。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没有十几分钟的导入,直接就是五六分钟的重点讲解,一时很难让大学生从适应了十几年的听课状态调整适应。没有老师时刻提醒,三令五申,只凭大脑几分钟的瞬时记忆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的。

二、 碎片化学习的方案

(一)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框架

根据知识螺旋理论[3],管理知识需要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结合(Combination),内部化(Internalization)四个阶段。想要在碎片化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效果,要求会将零散的内容整理填充在知识框架内,而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良好的碎片化学习管理意识,故而在进行碎片化学习时,效率十分低下。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学生自己学会将碎片化知识“化整为零”。

首先,应当对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定一个“中心”。碎片化学习由于其零散的特点,很容易让大学生分不清重点,当所浏览的内容比较繁杂,在电子设备上随心所欲地浏览,只凭兴趣随意查看时,其实就等同于什么也没有学习到。解决这一问题,使知识系统化,则需要“擒贼先擒王。”

其次,我们要围绕这个中心细分内容,列出框架。

再次,根据框架,填充内容。这一阶段,才是真正进行“碎片化学习”的阶段,以自己列出的框架为“骨”,用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时间一点点积累学习,填充为“肉”。这样有目的性地进行碎片化学习,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浏览而造成的时间浪费。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归纳整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碎片化学习也同样需要温故整合,将碎片化的内容按照知识框架的顺序进行归纳整理,系统地对其进行理解,使碎片化的效果不逊于“整体化”学习。

(二)加深记忆的途径

1.现实方法——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3]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发现的一种记忆规律。对于碎片化内容,只凭感觉随心所欲、偶尔浏览显然是行不通的,要使记忆变得深刻,需要用科学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大体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我们可以把上午整理的知识下午再复习一遍,两天之后,一周之后,半个月之后分别再系统复习一遍。这种办法在理论性上是行得通的,但是实际操作层面还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用什么方法确保能够精准无误地依照计划执行,大量的知识碎片积累,如何快速有效地对其进行分化整合等。

2. 网络方法——云计算技术

人的大脑开发出来的空间终究有限,目前许多互联网行业的企业都已经开发出“云服务”。如“百度云”“小米云服务”,可以将各个移动设备上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运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術进行碎片化学习,方便快捷,还可以解决人类大脑“内存”不够的问题。

3.相关工具推荐

笔者推荐Microsoft OneNote,它的软件平台包括:Microsoft Windows、MAC OS X、Android、iOS、Windows Phone 等。它可以适用于多个系统,是大部分计算机自带软件。

可以在进行碎片化学习后,利用手中的移动设备将内容以各个不同的小标签形式记录在Microsoft OneNote上,整理出一个体系便可以打印保存起来,当成自己的课外自学笔记使用。

三、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发展前景

“碎片化”一词来源于“Fragmentation”一词,英文含义是将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碎片化学习”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由此引申,大体可以理解为将完整的知识分割学习。

(一)符合当今现状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无数的知识碎片向我们席卷而来,精华与糟粕掺杂在一起,各类小视频与微课层出不穷,用碎片化的内容营造一个半结构化的学习环境。可以说,只要你对某一方面产生兴趣,就可以查阅到无数的资源。所以如今我们面对的问题,不再是如何获取知识,而是怎样提取对自己有益的知识。

(二)方便大学生学习

抛开在课堂上老师常规讲授的时间以外,我们生活中许多零零碎碎的可以利用的时间都可以用于碎片化学习,比如下课的间隙,排队打饭的时候,坐在地铁上无聊的时候……将这些时间化整为零,从理论来讲,将会积累成无法比拟的成就。

(三)有效提升自身

例如,想要通篇整理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心”就应该是现代文学作品,应该排除平时见到的《古诗十九首》《子虚赋》等古代文学作品,《三体》等当代文学作品与《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外国文学作品。关于“现代文学作品”这一中心,我们可以按照时间(1917-1927,1927-1937,1937-1949)分成三个十年进行归纳整理,也可以按照题材分成小说、散文、戏剧、新诗等列出框架。或者还可以依照人名(鲁迅、沈从文、郭沫若、沈雁冰等),或是依据流派(新月派、北方作家群、创造社、左联等)列出框架。无论怎样列出框架,只看个人喜好,只要不脱离中心即可,用同一中心多列出几个框架反而更有利于掌握通篇大局。

整理现代文学作品时,我们依据时间可以归纳出“三个十年”各自不同的时期特点。依据作家进行归类更是可以从他的作品风格与时代背景相互印证,挖掘出文章背后深层含义的东西,作家之间更是可以相互对照,笔法、叙事手段的不同,某种层次上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而性格又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只要将这些碎片知识一一归纳领悟、融会贯通,就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知识框架,由点连线,由线成面,最后会成为一个知识体系。可以说,善于运用方法进行碎片化学习,无论运用到什么行业,最终都可以拥有一定造诣,这也正是碎片化学习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所在。

四、结语

大学生如何更加高效地进行碎片化学习是一个有意义、值得探究的命题,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探索出更多更好适应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方法,努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国际观察与国内动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3):3-13.

[2]冯中良,伍新春,姚梅林.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美)Darrell Woelk,Shailesh Agarwal,PhD.Integration of E-learn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EB/OL].http://www.esalstic knowledge.com/.

[4]朱玄.记忆中的遗忘曲线[J].大众心理学,2011(2):40-4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碎片化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平行的个体与垂直的世界
微时代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想象力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