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力都去哪了

2016-12-01王逊徐涛

语文教学之友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碎片化想象力

王逊++徐涛

摘要:目前,学生的作文往往存在结构雷同、主旨类似、缺乏想象力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照搬、套用某种套路被学生视为理所应当的保险做法。再者,由于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导致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两种维度都存在严重欠缺。解决的办法一是要不断强调经典阅读的意义,夯实根基,提升修养;其次作为教师应当积极熟悉学生的处境与话题,灵活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关键词:想象力;应试模式;碎片化;经典阅读

身为一名普通高校中文系的教师,在与他人(尤其是理工科人士)初次见面自报家门后,往往会得到类似回应:你是中文系的老师?那你作文一定写得很好,我最怕写作文了。他们所说的“作文”自然不是专指文学创作,而是涵盖了所有与“写作”相关的活动。看来对于写作的恐惧和困惑,确实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那么中文系又如何呢?是否真如一般人所理解的那般,每个中文系的学生都具有生花妙笔、下笔成文的本领呢?答案似乎也并不乐观。

某学期的基础写作考试,中文专业学生的作文题是“诗歌与XX”,命题要求主要有两条:1.XX系名词,由作者自行确定,字数不限;2.自主确定立意,写出新意。据不完全统计,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与远方”作为话题,且文章的主旨、结构,甚至部分素材都高度雷同;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拟定的题目为“诗歌与爷爷(外公、父亲、母亲、叔叔、阿姨……)”,大致思路为:偶然间发现了一本(些)尘封已久、封面斑驳的诗集,原来是某位亲属的昔日读物,受到他的启发(或者在他的直接教育下),培养了自己对于诗歌的喜爱,亲情与理想是其基调。这样一个文题不无浪漫与诗意,但学生完成的作文却与此毫不相干,甚至背道而驰,非但没有写出新意,反而呈现出千人一面的平庸格局。有人说这是由于作文题目本身看似诗意,实则玄虚,容易导致矫揉造作,但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指责站不住脚。另一次考试的作文题为“雾霾”,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拥有丰富体验与感受的素材,理应涌现出感受深刻、情感真挚的作品,但结果仍不免令人失望。除极少数作品尚可外,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依旧是立意雷同、结构相似。主要模式有二:一种模式是描述雾霾严重,能见度低,发生车祸引起争端后大家意识到是意外事故,涣然冰释,就此歌颂人性的光辉(或是从反面立论,批判某些人)。不少学生还在结尾处运用了大致相似的言辞:太阳出来了,雾霾散了,人心的雾霾也散了!(从反面立论的则表述为:人心的雾霾何时能够驱散呢?)另一模式则表现为,雾霾日益严重,某某得了重病,或是某某地方的青山绿水变得肮脏破败,就此强调环保的重要。

面对一篇篇大同小异的作文,不由使人感慨学生的想象力去哪了。浏览学生的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时不难发现,学生所写内容或是感慨、或是吐槽、或是抒情、或是叙述,无不脑洞大开、思路奇特,绝无上述平庸印象,相关文字也是细致空灵、生动活泼,毫无沉闷之感。独特的构思能力、生动的图片融入,加上那些趣味生动的文字,他们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奇的“故事”, 每每让人在折服之余深深感叹学生竟具有如此高妙的想象力。换言之,我们的学生从不缺乏想象力。日常与考试二者间的巨大反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或许问题就出在了考试上。我们不妨回归源头,从“写作”的目的谈起。

为何写作?无论是《诗大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还是《乐记》所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都突出强调了个人情感表达的需要,且这种需要往往是受外界刺激而生发。就此而言,学生们的日常倾诉正是这一原则的生动展示,故而丰富生动。考试则不然。当写作遭遇考试,学生首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情感的自由抒发,而是考试成绩的多少;他们当下思考的也不再是自我对于相关话题有何真切的感受与体验,而是回忆哪些自己曾经读过的范文可供套用,哪些自己曾经背过的名言警句可以引用。总之,一切要以评分标准和优秀范文为依据,尽可能地写出符合某种预期的作文,至于自我的想法似乎是不重要的。这种自我阉割着实令人感慨,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必须选择。不论是教师的讲授、专家的指点,还是考试的结果,都在不断强化着此类准则。笔者曾从网络上看到所谓《2015高考作文应对策略》,文中对主题、结构甚至细节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对于锤炼应试技巧、提高考试成绩,这无疑极为有效,因为按照一个设定的程序拿分,比靠自己去设计一个方案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容易得多。即使是一些“有想法”的学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不得不望而却步。与此同时,正是这些无比精密的,却甚为庸俗、教条的“秘技”,在一步步地摧毁着学生的想象力与活力,以致于他们一旦在正式场合遇到写作活动,总会不由自主地放弃独立人格,因袭过往套路,不追求完满,但寻求合格。因此,要改变这一局面,首要地就是摧毁学生多年来被强行灌输并已习惯成自然的应试模式,重新回归“写作”的本质,恢复学生的写作天性,自由地抒写与表达。

要对抗多年来形成的陋习,着实不易,另有一项挑战同样艰难,即如何突破碎片化的时代趋势,重塑思考的力量。众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当前已进入一个“碎片化传播时代”,就文学教育来说,一项巨大的挑战在于“碎片化阅读成为最新趋势,人们越来越接受‘浅阅读的方式,即不需要思考而只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不惟阅读,写作亦然,“对于作者而言,热衷于微博写作,以期收到短平快的效果”。前文曾对学生的日常写作给予好评,但所谓的生动、活泼多属于某类微写作,篇幅短小、情感直接、思想单一,袭用网络词汇,那些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段子”。以“雾霾”为例,学生的日常写作中也时常涉及这一内容,但多流于情感的简单宣泄,真实、真挚诚然不假,但离系统、综合、客观距离遥远。换言之,即使是此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即便摆脱应试模式的束缚,我们似乎也没有足够的感性经验与体验可供采用。面对这些看似熟悉的话题,我们依然不免空洞、虚无和浅薄。我们很少也很难专注于某一现象认真思考,寻求真切而深刻的体验,表象和浅薄成为我们的基本思维特征。这决定了我们可以编撰优秀的段子,却不能写作具有一定长度和深度的文字,关于写作的恐惧和困惑也随之不可避免。

问题既然明了,自然要追问如何解决。可行的途径自然很多,但总不脱离以下思路。

一则要对抗碎片化时代,特别是碎片化阅读,重建“阅读”的本来面貌,恢复“阅读”的巨大能量。首先不可回避的是与以传统纸质阅读为代表的“深阅读”相比,“微阅读”“使得读者在有限的、零散的时间内见缝插针,使随时随地阅读成为可能,阅读效率因此有所提升”。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可以忽视这种阅读方式带来的弊病甚至危害,有学者甚至声称“‘微阅读只能叫‘阅,不能叫‘读。阅览是快速获取信息的一种最便捷的手段,但阅读则是心灵沉潜下去的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两者相去岂可以道里计!‘微阅读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时尚,而阅读则是一种非常古老也非常永恒的文化传统和基本教养”。我们无意纠结于微阅读与传统阅读间的是非,但无论微阅读有多少必然性与独特性,传统阅读的意义必须得到捍卫,至于方法只会是再三强调经典阅读的意义,指导甚至督促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文学典范之作,夯实根基,提升修养。

二是要顺应碎片化时代,引领学生超越浅阅读与拒绝思考的弊病。这自然不能一味采取强制手段,空洞教化即使再苦口婆心,收获的也只是学生的忽视甚至排斥。因此,真正重要的在于引导和启发。教师应当积极熟悉学生的处境与话题,灵活设计,引导他们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积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例如,《琅琊榜》的热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于男主角颜值的痴迷等层面,自然没有太大意义,但环绕该剧,可以开拓很多的讨论空间。《琅琊榜》是据网络小说改编,那么不妨建议学生认真思考从小说到电视剧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这些变化等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影视改编的基本模式、特征与得失。再比如说,《琅琊榜》被视为架空历史类小说,是否可以以此剧为基础,引导学生探讨此类小说的特点、规律,甚至可以与文学史上其他类似现象进行对比。通过对一些小事件的逐步探索,从而引发一些深入本质的深刻思考,并在强大的文学背景中不断验证和深化学生的发现。总之要帮助学生设计问题,进而使他们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在自我兴趣的驱使下,去探究、去解决,引导学生在不自觉间完成种种有益的探索,实现思想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苏克军,赵一非.经典的传播与传播的经典——碎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价值与意义[J].华夏文化论坛,2014,(2).

[2]陆颖妮.浅谈“微信息”时代下的碎片化世界[J].新闻世界,2014,(3).

[3]葛红兵,刘强.对撞·微阅读时代[J].新作文,2013,(Z1).

作者简介:王逊(1984—),男,文学博士,江苏省扬州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文体学、写作理论。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碎片化想象力
想象力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创新制度范式:构建我国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思考
平行的个体与垂直的世界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微时代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低年级经典阅读指导方法之我见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