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7-12-19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22期
关键词:心脉强心胶囊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惠慧,吴光鹏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的基础加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有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慢性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芪苈强心胶囊;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虽然现代医学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手段和理念上不断进步,尤其是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慢性心力衰竭防治过程中的某些问题,如生活质量下降、利尿剂抵抗、心衰反复住院等缺乏理想的干预方法。在西医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形成独特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维持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7岁~79岁(73.4岁±5.7岁);病程2年~11年;原发病:冠心病3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心功能Ⅲ级~Ⅳ级。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8岁~80岁(72.6岁±5.8岁);病程1.5年~10年,原发病:冠心病3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排除肺心病、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及瓣膜性心脏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符合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②心功能分级为Ⅲ级~Ⅳ级,时间超过4周,心功能分级标准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94年制定的分级方案[4]。③中医辨证属阳虚水泛证(主症:心悸气喘或不得卧,咯吐泡沫痰,面肢浮肿,畏寒肢冷;次症:烦躁出汗,颜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胸水、腹水;舌脉:舌暗淡或暗红,苔白腻,脉细促或结代),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5]。④病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由于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心力衰竭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③合并有肝、肾及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④有精神异常及不愿合作者;⑤凡能增加死亡率的因素:如心源性休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梗阻性心肌病,未修补的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肺栓塞,有明显感染者以及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等。

1.4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按指南进行标准化治疗,常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并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及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芪苈强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40141)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心脉隆注射液(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0443)5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中,静脉微量泵泵入,20 mL/h,2次/天静脉泵入,2次间隔6 h以上。5 d为1个疗程。首次使用时均已行皮肤过敏试验,且为阴性。分别于治疗后5 d、15 d复查各项观察指标。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评价 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观察两组CHF病人治疗前后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变化,如胸闷、气短、心悸、腹胀、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症状是否缓解,尿量及肺部啰音等体征变化,并于治疗后5 d、15 d进行心功能分级。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恢复到1级或提高2级;有效: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提高1级,但未达到Ⅰ级;无效: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无改善甚至恶化,心功能分级无变化。

1.5.2 6 min步行试验 参照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推出的应用指南[6]:6 min步行距离<150 m为重度心衰;150 m~450 m为中重度心衰;>450 m为轻度心衰。要求病人在300 m的封闭走廊内以最快的速度步行6 min,明确病人6 min的步行的距离。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 d、治疗后15 d进行6 min步行并记录步行距离。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70 m则提示有显著意义。

1.5.3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测定 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 d、治疗后15 d清晨空腹状态采静脉血2 mL,3 500 r/min 离心10 min,进一步测定NT-proBNP水平,评价心功能变化情况。BNP的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

1.5.4 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指标 采用我院超声诊断仪,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 d、治疗后15 d行心脏彩超的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测定3个心动周期的数值加取平均值。

1.5.5 血脂水平的测定及CRP的测定 两组病人分别于开始治疗前、治疗后5 d、治疗后15 d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脂水平由罗氏CO-BASC501(T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RP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

1.5.6 安全性指标 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一般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相关检查,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5 d、15 d,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治疗后5 d的效果优于治疗后15 d。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5 d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后15 d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后6 min 步行试验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5 d与治疗后15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提高更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s) m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5 d与治疗后15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T-proBNP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NT-proBNP 水平比较(±s) mg/dL

2.4 两组治疗前后LVEF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治疗后5 d与治疗后15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VEF提高更显著(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s) %

2.5 两组治疗前后LVEDD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5 d与治疗后15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LVEDD降低更显著(P<0.05)。详见表6。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5d治疗后15d治疗组6062.48±4.2952.34±4.651)2)51.46±4.701)2)对照组6062.12±4.4058.03±5.511)57.55±5.491) 与同组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2)P<0.05。

2.6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详见表7。

表7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 mmol/L

2.7 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后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5 d与治疗后15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CRP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详见表8。

表8 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的比较(±s) mg/L

2.8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具有良好安全性。

3 讨 论

在祖国医学中,心力衰竭属于“心悸”“水肿”“喘证”“痰饮”等范畴,表现为心悸、喘促、水肿等症状,其病理基础为心气亏虚,与肺脾肾密切相关,有气虚、阳虚、血瘀、水停四大特点,所以治疗上以益气温阳、利水化饮、活血化瘀为主[7]。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心脉隆注射液在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方面的作用机制:促进心肌细胞Ca2+内流,强心,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肾血管,增加肾灌注,起到利尿作用;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心肌损伤;调节神经内分泌失调,增加降钙素基因肽在血浆中的含量,抑制内皮素分泌,防治心室重塑;抗心律失常作用[8-9]。

心脉隆注射液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孙琳[9]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证实,心脉隆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TC、TG及LDL-C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提示心脉隆注射液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黏稠度,阻止脂质在内膜的沉积。

心脉隆注射液有抗心律失常,保护缺血缺氧心肌作用。吴建新等[10]观察心脉隆注射液防治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效应,结果证实:心脉隆注射液能显著提高家兔致死的室性过早搏(VPB)、室性心动过速(VI)及心室纤颤(V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能明显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率(P<0.05)。

心脉隆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也有保护作用。张文静等[11]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研究显示:心脉隆注射液能保护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

心脉隆注射液可以改善病人的BNP水平,苏丽军等[12]研究显示,心脉隆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病人心功能,降低BNP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杨静等[13]研究显示心脉隆注射液不仅能明显缓解老年人心力衰竭症状,还能显著降低BNP 水平。黄方等[14]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结果显示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提示该药对改善高龄心力衰竭病人预后有益。

心脉隆注射液能改善CRP的水平,郭丽等[15]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按常规治疗后白介素-10(IL-10)、LVEF明显提高,白介素-18(IL-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T-proBNP显著下降;而加用心脉隆能够进一步提高病人的IL-10、LVEF,使hs-CRP、IL-18和 NT-proBNP进一步下降,表明心脉隆能更有效治疗心衰,改善病人预后。张晓华等[16]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病人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明显下降。

芪苈强心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而研制的治疗心力衰竭的中成药,方中君药黄芪、附子益气温阳;臣药丹参活血和血,人参气血双补,葶苈子泻肺逐水;佐药红花活血化瘀,陈皮理气痰,泽泻和香加皮利水消肿,玉竹养阴以防伤正;使药桂枝温阳化气组成。全方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心衰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证的治疗。芪苈强心胶囊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17]、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18]、保护血管内皮[19-20]、抑制心室重构[21]。

综上所述,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对于临床症状、BNP水平、血脂水平、CRP水平等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1] Fu SF,Zhang JH,Gao XM,et al.Clinical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J].Heart Asia,2010,2:24-27.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2):133-141.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18.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3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9-80.

[6] ATS Committee on Proficiency Standards for Clinical Pulmonary Function Laboratories.ATS statement:guidelines for six minute walk test[J].Am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1):111-117.

[7] 薛金贵,王肖龙,许勇,等.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阳两虚,瘀血内阻证)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2):796-800.

[8] 唐晓鸿.心脉隆注射液药理作用和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6):461-464.

[9] 孙琳.心脉隆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12,28(1):67-69.

[10] 吴建新,钮荣祥,黄毅龙,等.心脉隆注射液对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J].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11(2):18-20.

[11] 张文静,王琳琳,宋树英.心脉隆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自然科学版,2012,38(2):79-81.

[12] 苏丽军,王建中,房志华.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7):884-885.

[13] 杨静,陈光辉,蒋博,等.心脉隆注射液治疗1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2,9(14):93-94.

[14] 黄方,张瑗,方放,等.心脉隆注射液治疗住院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C):329-331.

[15] 郭丽,张丽,曲红玉.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5(8):1762-1764.

[16] 张晓华,潘俊霞,秦利强,等.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6):667-668.

[17] 秘红英,郎艳松,唐思文,等.经侧脑室注射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0(5):128-131.

[18] Liu W,Chen J,Xu T,et al.Qiliqianxin improves cardiac function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cardiac chymase[J].Am J Hyperten,2012,25(2):250-260.

[19] 张军芳,唐思文,王宏涛,等.芪苈强心胶囊对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内皮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3,54(14):1221-1229.

[20] 朱凌惆,丁雪峰,付明强,等.芪苈强心提取物对缺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及HIF-1α表达作用的研究[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4,14(2):887-891.

[21] 黄正,张小玲,章超慧.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心室重构的抑制作用[J].安徽医药,2014,18(10):1961-1963.

R541.6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22.021

1672-1349(2017)22-2869-04

海南省中医院(海口 570311 ),E-mail:30086016@qq.com

信息:惠慧,吴光鹏.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2):2869-2872.

2017-06-27)

(本文编辑 郭怀印)

猜你喜欢

心脉强心胶囊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及经济学评价
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心脉医疗为例
时光胶囊
复方心脉佳对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时光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他能为中华神盾“强心”
了解社会底层心态为精准扶贫把“心脉”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