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诗歌鉴赏初探

2017-12-12杨晓帆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合作探究自主探究

杨晓帆

【摘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河南省西峡第一高级中学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改革,可以改变传统诗歌教学模式死板乏味的现状。文章从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四个步骤浅析诗歌鉴赏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三疑三探;诗歌鉴赏;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156-02

传统诗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讲解过程代替了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为了让学生掌握诗歌,教师亲力亲为、详细讲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也使得诗歌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诗歌教学,必须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本文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设疑自探

高中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于一些基本问题,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探究。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教师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来。

如学习《书愤》时,我引用梁启超评价陆游的诗文“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创设问题情境:梁启超给予陆游怎样的评价?为何给予如此高的评价?通过这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积极发言。

2.自主探究,了解诗人

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师会把作者生平、作品风格及写作背景或详细或简介地展示给学生,如过眼云烟。教师“说”的过程,替代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过程。。对于诗人生平等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己探究。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作者,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资料、网络平台等深入了解作者。对于探究结果突出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从而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3.注重朗读,激发兴趣

朗读是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产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朗读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可以让学生融入诗歌、体味诗歌。对于诗歌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得准确流利、感情充沛。朗读需要学生披文入情、析文入理,准确地把握古诗词文本的情感基调与变化脉络。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

4.梳理问题、自主探究

分析诗歌内容时,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分析文本。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目标,提出自己探究过程中的一些疑问,教师归纳梳理问题。如果学生质疑时遗漏重难点,教师要补充遗漏的重难点点问题。根据文本的不同,也可以教师梳理重要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例如学习《归园田居》时,结合教学目标,我梳理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探究一、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围绕诗眼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探究二、请结合诗中描写田园景色的诗句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

(2)诗人在写田园景色时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学生结合探究的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但教师引导辅助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要给予学生探究时间、方法、目标等方面的引导。

二、解疑合探

1.提问评价、梳理难点

通过提问与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解答自主探究的问题。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各层次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对于一些容易解决的探究题,可以让程度较低的同学解答,程度好的学生评价,补充。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探究能力,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问与评价有两个目的:其一检验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其二通过问答梳理诗词的难点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难点

小组合作探究时,让学生以4人或6人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的探究。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明确各组的小组长,小组长要引导、督促组内每个成员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这个环节探究的是本课的重难点,因此给与学生适当的讨论时间。

小组讨论结束,教师根据小组学习水平和探究能力,确定每题的展示组和评价组。展示完成后,评价小组依次评价、打分。每评价完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其它小组对展示小组展示的答案和评价小组进行的评价进行质疑、补充、再评价。如果其它小组补充后仍不完善,教师要进行补充。

3.教师讲解、归纳小结

三疑三探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教师少教学或不教学,而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上进行启发性的、针对性的、创造性的教学。教师要起到点拨、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小组讨论后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讲解、点拨。

如上文所示《归园田居》探究二的第(2)题,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后分析仍不全面,我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如图所示:

描写写田园景色的手法:远近结合、以动衬静、借景抒情、白描。

三、质疑再探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两个环节,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较全面的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文本,对所学内容进行再质疑。质疑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写作背景,课内外知识以及当下社会环境,提出角度更新、内涵更深的问题。也可以教师自己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就所提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四、运用拓展

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诗歌鉴赏知识点,选择适当的诗歌鉴赏题,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完成之后的练习题。选择的拓展练习题,其一教师要精心选择,选择与所学知识点紧扣的诗歌鉴赏题,能够真正学练结合。其二、选择的诗歌鉴赏题要难易适中,过易过难都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其二,题量不能过大,练习题的容量要适中。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枯燥乏味的特点,让诗歌鉴赏更灵活有效。让教师从“满堂灌”的泥沼中解脱出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让教师把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上,而不是自己的“教”中。让学生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学”上,而不是教师的“讲”中。那么诗歌教学也会变得灵活有效。

参考文献

[1]谢智娟著.参与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教学论,2008,11.

[2]郑淑清.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的九点结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9).

[3]刘正旭.浅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教学的整合[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2).

[4]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12).

[5王文君.初中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原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5).

[6]顾冬建,顾元忠.高中歷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方式研究[J].文理导航,2016.05(05).

[7]高晓兵.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J].教海探航,2014.09(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合作探究自主探究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