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辅助Ortho-SUV外固定支架用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效果观察

2017-12-12王金国闫秀中韦庆申王燕房经武刘长山

山东医药 2017年40期
关键词:腓骨开放性患肢

王金国,闫秀中,韦庆申,王燕,房经武,刘长山

(1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日照276800;2满洲里平安创伤医院)

计算机辅助Ortho-SUV外固定支架用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效果观察

王金国1,闫秀中1,韦庆申1,王燕1,房经武1,刘长山2

(1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日照276800;2满洲里平安创伤医院)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奥尔托夫(Ortho-SUV)外固定支架用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57例,随机分为Ortho-SUV外固定支架组(Ortho-SUV组)31例和单边外固定支架组(单边组)26例。Ortho-SUV组给予计算机辅助Ortho-SUV外固定支架治疗,单边组给予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统计两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术后12月时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Ortho-SUV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拆除外固定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单边组(P均<0.05)。Ortho-SUV组及单边组手术优良率分别为100%、80.77%,两组比较P<0.01。结论计算机辅助外Ortho-SUV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奥尔托夫技术;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神经、血管、肌肉软组织损伤和骨缺损,治疗难度较大[1]。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3]。研究发现,采用外固定支架稳定骨折断端有利于保护局部组织血运,促进软组织早期修复及骨折愈合[4]。奥尔托夫(Ortho-SUV)外固定支架根据骨折的类型、部位以及患肢长短、粗细等,提前或在手术过程中组装成多个不同的构型,在计算机辅助导航下定位更精准,操作更精细。本研究探讨计算机辅助 Ortho-SUV外固定支架用于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57例,男33例、女24例,年龄22~63(45.7±12.4)岁,骨折类型为横形9例、斜形42例、粉碎性6例,Gustilo分型Ⅰ型14例、Ⅱ型31例、ⅢA型12例,骨折原因为交通伤54例、重物砸伤3例,骨折至一期清创时间为1~8(4.1±2.8)h。纳入标准:有高能量损伤史,查体显示存在明显骨折样畸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单侧胫腓骨骨折,未合并重要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时间<12 h且伤口未明显感染;Gustilo分型[5]Ⅰ~Ⅲa型;患者理解能力正常,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合并关节脱位、内外踝骨折;合并病理性骨折;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患肢既往有手术史或有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或严重认知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Ortho-SUV组31例和单边组26例。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Gustilo分型、骨折原因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Ortho-SUV组给予计算机辅助Ortho-SUV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取仰卧位,患肢垫高;根据Ortho-SUV长管状骨肢体各层面的8分类法将患者胫腓骨分为8个等分,根据胫腓骨长度与X线片图像找出8个通道;以骨折部位为中心点设定上环和下环,上下环之间的距离为15~20 cm,进行模拟安装;画出选择图,设计安全通道和参考通道;根据8分类、骨折线位置及安全通道选择穿刺点,组合6根弹簧杆环架。手术中安装外固定器的位置应尽可能以术前设计为参考,但不强求完全一致,术后的测算以术后摄正、侧位X线片为准[6]。单边组给予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垫高。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轴向牵引患肢,纠正骨折端短缩、成角、旋转移位;骨折远近端垂直骨面各穿入2根固定针,可从胫骨内侧或前外侧进针,穿过对面骨皮质0.5 cm;安装支架,再次牵引、手法整复,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在距皮肤2 cm处锁紧螺母,固定骨折。两组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4 h指导患者无痛状态下行功能锻炼,鼓励患者48 h内下地活动,避免下肢负重,术后定期复查。

1.3 相关指标观察 ①骨折愈合情况:统计两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骨折愈合标准[7]:骨折部位无压痛和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骨折线模糊,拆除外固定支架后不扶拐可平地连续步行3 min且≥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无变形。②临床疗效:术后随访12月,采用Johner-Wruhs标准[8]评价治疗效果,按评分标准分为优、良、可、差,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Johner-Wruhs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Ortho-SUV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拆除外固定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单边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注:与单边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Ortho-SUV组手术优良率为100%,高于单边组的80.77%,两组比较P<0.01。

3 讨论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为简单、迅速、有效地完成骨折固定,尽可能恢复胫腓骨长度,维持骨折断端良好的对位对线及牢固固定,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再损伤。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可增加延迟愈合、不愈和骨髓炎等发生风险,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9]。与内固定治疗相比较,外固定支架固定简单;经皮穿针,创伤小,可保护骨折处骨膜及软组织血供;可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情况下完成创面换药、植皮、皮瓣转移等手术;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便利条件;可刺激骨痂生长,提高骨愈合质量[10]。但临床常用的单边外固定支架刚度、稳定性、抗轴向承载力等方面表现较差,不能保障患者早期完全负重下地[11]。

Ortho-SUV技术是在Ilizarov技术的基础上借助2个环形外固定架及6根弹簧套筒拉杆综合成立体的可移动的机械复位装置,通过数码相机对数字化X线片进行二次摄像,将图像输入计算机,完成自动化设计,根据计算机数据人工调整拉杆,使调整后的环杆一体机械固定形态与骨的复位形态保持一致,完成数字化骨科的复位全过程。计算机复转Ortho-SUV外固定支架的优势主要包括:①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学运算,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矫形单一坐标系内调节、依赖医生经验和手动调节的局限性,通过计算机及数学工具完成,其调整精度高,由于摆脱了原有伊里扎洛夫固定框架必须在某一特定坐标系内完成操作的限制,可完成4种畸形(成角、移位、旋转、短缩或分离)同期矫正。②传统设计的伊里扎洛夫矫形器必须针对每个旋转中心分别设计矫正轴,或进行多次不同调节以纠正每个畸形;Ortho-SUV外固定器设计则十分简单,仅需单一设计框架的串联(或通过独立锁定针锁定暂时不进行调节的骨段),即可完成多处截骨分别调节的目的,亦可以使用2个或多个框架同时进行矫形而互不影响。③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时支架可维持骨断端稳定、加压,有利于骨愈合和功能恢复。④传统的C型臂X线机下徒手复位需要手眼配合经验,反复推拉可产生严重的非肉眼可见继发性损伤;计算机辅助外固定Ortho-SUV外固定支架是按计算机程序工作,没有多余动作,可避免反复拖拉产生的继发性损伤,且1~4周均可以复诊复查,复位不理想的患者可给予修正。本研究结果显示,Ortho-SUV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拆除外固定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单边组,优良率高于单边组。分析原因,Ortho-SUV环形外固定支架对抗垂直剪切应力以及弯曲动力作用更加强大,固定更加牢靠;在骨折愈合过程的中后期可由强度刚性固定转变为微动弹性固定,具有较好的调节性;术后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缩减固定用克氏针以及连接装置,从而实现固定系统的动力化调整,显著改善骨折愈合环境,促进骨折愈合。Ortho-SUV环形外固定支架不仅具有较强的轴向固定力,而且具有三维空间层面的骨折固定效应,可获得相对于单臂外固定支架更强大的固定稳定性。患者能够更早进行下地活动及功能锻炼,避免膝、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而且早期下地适度患肢负重可产生轴向加压作用,利于骨折端愈合,显著降低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率[12]。

综上所述,计算机辅助Ortho-SUV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具有精准复位、术后可持续复位等优势,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具有巨大优势。

[1] 张耿明.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3):256-259.

[2] Ye D, Xu Y, Zhang H, et al. Effects of low-dose microwave on healing of fractures with titanium alloy interanl fixa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a rabbit model[J]. PloS One, 2013,8(9):e75756.

[3] 葛启航,万春友,刘亚北,等.胫腓骨开放骨折Taylor空间支架固定术后轴向应力刺激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31(8):1-5.

[4] 徐秀成.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9):89-91.

[5] Gustilo RB, Mednoza RM, Williams DN.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Ⅱ (severe) open fractures: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ype Ⅲ open fractures[J]. J Trauma, 1984,24(24):742-746.

[6] 刘长山.俄罗斯骨科奥尔托夫(Ortho-SUV)技术在创伤骨科应用现状[J].转化医学杂志,2013,2(6):366-369.

[7] 沈保磊,丁真奇,黄国峰,等.应力叩击仪促进胫骨骨折外固定架术后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3):6491-6494.

[8] Neumaier J. Innovative therapeutic measures in problem wounds: autologous skin and vacuum sealing[J]. MMW Fortschr Med, 2004,146(17):14.

[9] 黄星,欧锐金.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1):81-82.

[10] 唐强,齐保闯,徐显春,等.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4,26(11):1531-1533.

[11] 刘浩,丁涛,程力,等.多维与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0):1854-1858.

[12] Skomoroshko PV, Vilensky VA, Hammouda AI, et al. Mechanical rigidity of the Ortho-SUV frame compared to the Ilizarov frame in the correction of femoral deformity[J]. Strategies Traum Limb Reconstr, 2015,10(1):5-11.

国家国际新科技合作专项(2012DFR30870)。

刘长山(E-mail: 2627882931@qq.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7.40.023

R683.42

B

1002-266X(2017)40-0072-03

2017-08-12)

猜你喜欢

腓骨开放性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腓骨沟加深联合腓骨上支持带修复治疗腓骨肌腱脱位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