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我国民族养老研究文献的系统回顾

2017-11-27张开宁李福仙高矗群陈晋玲兰熙铤

卫生软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养老民族

张开宁,王 鹏,李福仙,高矗群,陈晋玲,兰熙铤

(1.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2.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500;3.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4.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软科学研究•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我国民族养老研究文献的系统回顾

张开宁1,王 鹏2,李福仙3,高矗群4,陈晋玲1,兰熙铤1

(1.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2.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500;3.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4.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为了解我国民族养老的研究现状,基于国内权威数据库,检索了1985-2017年间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理论,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保障、健康和参与3个维度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养老研究文献总量明显少于汉族,但数量在逐年增加。32年间共发表345篇学术及学位论文,研究范围正逐渐展开。我国少数民族养老针对积极老龄化3个维度的相关研究还相对少,其中保障是研究较多的领域,当中有关保险的研究居多;与健康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少,研究质量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民族养老健康服务文献中有若干关于服务需求的研究,而服务供给研究尚未得到应有关注;参与是目前研究最少的维度。由此可见,在积极老龄化3个维度下,民族养老研究在拓广领域和加大深度方面的空间都十分巨大。

少数民族;积极老龄化;保障;健康;参与;文献计量学

1 研究框架与方法

1.1 研究框架

2002年,世卫组织发布了《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由此积极老龄化逐渐成为新形势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理论、发展战略和政策框架。积极老龄化是指为了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保障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其政策框架包括3个重要维度,即强调要最大限度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水平[1],确保老年人得到良好的照料与保障,不断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积极老龄化为更好地破解老龄化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新形势下老龄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以积极老龄化为框架,结合中国国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梳理目前民族地区养老研究相关文献,分析各个学科研究者对“保障、参与、健康”的关注程度,并总结研究现状和特点,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研究视角和内容等提供参考建议。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和专题文献研究的方法[2]。回溯之前发表的中文少数民族养老相关论文,发现第一篇论文出现于1985年[3]。因此,本文以1985年为起点,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国内四大权威数据库为数据源,对1985-2017年4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少数民族养老相关文献,采用“关键词”“主题”“高级”等多种策略对文献进行检索,以降低文章的漏检率,提高查全率,保证数据来源的科学性。进行检索、统计、梳理、查重、筛选后,获得与其密切相关的正式发表中文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文献。在此基础上,以“积极老龄化”框架为基点,围绕保障、健康和参与3个维度,通过专题文献分析法,对我国民族养老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民族养老相关文献的基本情况

我国1985年1月-2017年4月32年间公开发表与民族养老密切相关的中文学术论文经过系统检索和去重筛选后,共有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345篇。我国关于老龄化应对和养老相关的学术论文总量正逐年增加,虽然针对民族地区居民养老的研究明显少于汉族的,但总量也在逐年增加(见图1)。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再次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上述345篇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梳理。结果显示,与积极老龄化“保障、参与、健康”3个维度密切相关的文献共有183篇,占53.0%。其余162篇论文,多与养老文化、模式、伦理等主题相关,占47.0%。183篇论文中,总共有773个不重复的关键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民族”“养老”“养老模式”等。

注:由于2017年尚未结束,本图显示的文献数量截至2016年12月31日

图1 1985-2016年民族养老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2.2 保障的相关研究

积极老龄化中的“保障”是指通过对社会、经济和人生安全权益与需求的保障,确保老年人有尊严地安享晚年[4]。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所研究的保障,主要是指作为国家发展进程中重要制度安排的社会保障。在183篇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民族养老相关文献中,与保障相关的文献研究主要涉及“养老保险/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两大块。

2.2.1 社会保障问题得到关注相对较多,多集中于保险的研究

“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着重探讨民族地区各类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困难及问题,并从政策视角提出进一步健全完善的建议等。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及其他补充保障等[5]。保障部分主要从“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两方面进行文献研究。表1显示了根据保障相关的关键词、主题词查询到的文献篇数。在183篇文献中,与保障密切相关的共有141篇,占77%。其中,共有17篇硕士学位论文针对“养老服务”(5篇)、“养老保险”(8篇)和“养老保障”(4篇)等主题进行探讨。暂未发现博士学位论文。773个关键词中与保障相关的关键词有14个。141篇保障相关文献中,研究较多的是保险方面。以“养老保险”为关键词或标题的最多,共30篇,占总篇数的21.3%。其次是“养老保障”相关的文献,有29篇,占总篇数的20.6%。最少的是福利和救助方面。与“福利”相关的文献中,有作者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村为例,进行了少数民族农民养老方式的研究[6];有研究者则从农村五保户供养和农村低保2个保障方面入手,对西藏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7]。以小见大,以案例入手讨论民族农村养老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是这两篇研究文献的共同特点。与“救助”相关的文献只1篇。

表1 保障相关关键词出现词频数及文献篇数

2.2.2 与民族养老保障相关的研究集中在部分少数民族

141篇文献中对“养老保障”的研究多集中在彝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及维吾尔族上。探讨“养老保险”问题的文献大多与壮族、回族、土家族、苗族和彝族有关,探讨“养老服务”问题的文献大多与朝鲜族有关。可见,在少数民族养老保障相关问题的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彝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其次是朝鲜族、壮族、土家族、苗族及回族。而对于阿昌族、东乡族、黎族和哈尼族等几个民族的文献研究较少。其他少数民族的养老保障研究尚未见报道。

2.2.3 养老服务及其评价体系研究非常少

养老服务是养老保障中的一大研究热点。如表1所示,在141篇文献中,有23篇讲到养老服务,占16.4%。除了一些文献从较宽泛的角度谈“养老服务”外,有部分文献更进一步地从“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和“旅游养老服务”几个视角对“养老服务”进行分析。部分学者也会把“居家和社区”与“养老服务”结合在一起,共同分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统计发现,居家养老服务的文献共有3篇,社区养老服务1篇,机构养老服务1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1篇。不论从哪一种养老模式下分析养老服务,大部分都是从日常生活服务、医疗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方面进行讨论。此外,要了解不同的养老服务是否能真正满足养老需求,就需要一个标准。文献中对此标准进行研究的文献极少,在23篇养老服务相关的文献中,只有1篇是从养老服务政策评价指标的角度进行研究,该文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分析,非常有参考价值[8]。但现有研究还远远不够,需加强对整个养老服务评价体系的研究。

2.3 健康的相关研究

2.3.1 文献数量少,质量提高的空间巨大

对少数民族养老文献关键词频的统计,能客观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民族养老文献全部773个关键词中,与健康相关的关键词仅涉及14个,仅占1.9%。如表2所示,根据这些关键词和主题词,最终在183篇论文当中检索出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研究文献40篇,占21.9%。在这40篇健康相关的文献中,探讨“生命质量/生存质量”这一主题的文献最多,共14篇,约占35%。在这40篇文献中,大多为现状描述、案例研究和文献综述,高质量的干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非常少见(见表2)。

表2 健康相关关键词词频数、主题词词频数及文献篇数

2.3.2 健康服务需求方面讨论较多,服务供给方面关注较少

积极老龄化离不开健康服务的支持,而健康服务两个重要的方面是需求和供给。在已有少数民族养老相关文献中,专门探讨“健康服务”的文献几乎没有。讨论健康服务需求的文献有一些,但都是在讨论其他主题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碎片化地表达出一些健康服务需求。相比之下,关注健康服务供给的文献则少之又少。

2.3.3 文献主题比较宽泛,聚焦点不够

这40篇与健康相关文献囊括的主题大都比较宽泛,尚未呈现出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深入系统探讨的主题。即便针对国家目前推行的重要养老政策,如医养结合等,也没有发现相关研究。国外与健康相关的一些研究热点,如医学素养等,亦没有在这些文献中体现。

2.4 参与的相关研究

积极老龄化中的“参与”是指改变老年人是社会负担的消极观念,老年人根据需要和可能继续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并继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参与是积极老龄化定义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而迄今为止我国少数民族养老研究的文献中,围绕参与所做的研究是最少的。183篇文献中仅有2篇直接讲到参与。其中一篇,强调多元福利主义,文中极其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参与。该文强调在养老事业中,政府不可能也不应当大包大揽,养老的格局应该出现供给主体多元化,由家庭、社区、政府等共同承担起养老的社会职责[9]。另一篇主题是民族地区宗教的参与。该文围绕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养老参与行为的方式、途径、发展可行性等关键问题,探讨了少数民族宗教救济伦理的价值成因与当代适应性[10]。

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人应当有意识的保持自己在家庭、社区、社会生活中的参与,既对保持自己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也能够为民族地区的社区发展、社会建设贡献老年人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让老年人有意识的积极参加社区、社会活动,有利于真正实现我国政府倡导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11]。围绕着老年人在家庭社区、社会的参与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构建民族地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3 讨论

3.1 积极老龄化的3个维度框架下,目前得到研究最多的是保障

研究表明,3个维度下,保障得到的关注度最高,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目前社会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险,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这主要契合了我国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12],目的在于覆盖最广大劳动者,保障其最基本的生活。与其他福利型国家相比,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我国还尚未能提供更多的福利服务。因而,目前在183篇民族养老的文献研究中针对福利这一块的讨论也就少之又少。

在民族养老相关的文献中,探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文献在几个险种中最多,达23篇。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的从碎片化向一体化发展[13],从2014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并以来[14],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文献已有5篇。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尚未发现。总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民族养老中老年人不同阶段和处境的保障需求不断增加,尤其需要更加健全的老年人救助制度和福利制度,从而为其提供多方面的保障。但目前探讨民族老年人救助和福利的文献远远落后于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2 健康维度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质量有待加强

积极老龄化框架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健康。然而,现阶段我国民族养老文献中涉及到健康的学术论文数量明显不足。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献集中探讨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问题和照护、护理问题,而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慢性病、老年病等为关键词的文献几乎没有。健康老龄化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能力3个基本要素[15]。然而,现有民族养老文献讨论生理健康的占多数,讨论心理健康的只有2篇:一篇是关于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另一篇是关于照护者的抑郁情绪。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并没有过多探讨。此外,健康服务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已有文献中,专门讨论健康服务供给的文献几乎找不到。很明显,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下,民族地区健康服务的供给问题仍然是一个极其重要却尚未得到关注的领域。

健康相关研究的聚焦点也亟待加强。如健康素养是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讨论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民族养老文献仅有1篇文章谈及。我国老百姓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目前仅为9.48%,民族地区老年人甚至更低[16]。健康素养评价指标已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然而,在积极老龄化框架下,健康素养问题也没有过多的研究。

3.3 参与是一个重要维度,应给予更多关注

社会参与机制是以社会公众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对社会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自觉认同为基础,通过对社会发展活动的积极参与实现发展的过程和方式。目前在少数民族养老文献中很少涉及到参与这一重要维度。养老问题是公众关注的民生问题,但现在发力的多是政府和社会组织。特别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提供应该具有特殊性,整齐划一的举措并不真正奏效。在少数民族地区,首先是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这些也影响着他们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其次是其所居住的地理位置特殊,有的住在高寒山区,有的住在平原盆地。所以对其提供养老的公共服务供给也应具有特殊性,服务应符合他们的需求,必须积极争取他们的参与配合,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适合民族地区养老的服务。应该说养老服务社会化、多元化是民族地区养老服务未来发展的方向,而这一切都需要公众的社会参与。

3.4 民族养老研究小结及展望

在积极老龄化框架下,对我国少数民族养老32年相关中文文献的系统回顾表明:面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我国关于老龄化应对和养老相关的研究总量正逐年增加。虽然针对民族地区居民养老的研究总量明显少于汉族相关研究,但民族养老的文献研究也显示出其研究总量在逐年增加,研究的范围正逐渐展开。但是研究范围、领域和深度亟待挖掘。从联合国积极老龄化的理论框架出发,老年人保障、健康与参与是值得研究的3个重要范畴。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开展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民族养老研究意义重大,在三个维度拓广领域并进行深度研究的空间也非常巨大。例如可考虑进行民族农村地区真正实行医养结合所需要的保障政策体系研究;重视民族老人在康复医学、老年失能的预防、老年病、姑息医疗、老年人临终关怀等领域的需求和服务的供给;重视养老服务如何与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等。在基于证据的决策下,开展实证研究和干预性研究,将促使我国民族地区养老事业的发展为各民族的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全球应对老龄化做出积极贡献。

[1]WHO.Active Ageing:A Policy Framework[J].Advances in Gerontology=Uspekhi Gerontologii,2003,11(1):7.

[2]KAZAKIS N A,DIAMANTIDIS A D,FRAGIDIS L L,et al.Evaluating the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the Greek Medical Schools Using Bibliometrics[J].Scientometrics,2014,98(2):1367-1384.

[3]陈庆华.羌族家庭结构的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5,(4):61-66.

[4]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5]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罗 艳.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少数民族农民养老方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7]陈 默.西藏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研究——以南木林县艾玛乡农村社会救助和养老保险为例[J].中国藏学,2013,(3):128-136.

[8]王明珠,秦 利.养老服务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延边自治州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61-65.

[9]李长远.民族地区多元主体合作参与养老服务的困境及政策支持[J].宁夏社会科学,2017,(2):127-134.

[10]陈丽莎,孙伊凡.少数民族社会养老服务的宗教参与行为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1):26-29.

[11]封林宁.“六个老有”内涵浅议[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3):62-63.

[12]张 琪.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13]岳经纶,赵 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地域化的发展及其制约——以东莞市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改革为例[J].公共管理研究,2011,(0):39-53.

[14]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全书:含相关政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

[15]吴玉韶.健康老龄化: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1-16(B01).

[16]平 生.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J].中国临床护理,2016,32(1):16-17.

本文编辑:何庆节)

AsystemsreviewofelderlycareinChinaforethnicminoritygroupsundertheperspectiveofactiveaging

ZHANG Kai-ning1,WANG Peng2,LI Fu-xian3,GAO Chu-qun4,CHEN Jin-ling1,LAN Xi-ting1

(1.YunnanCollegeOfBusinessManagement,KunmingYunnan650106,China;2.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Kunming,KunmingYunnan650500,China;3.Yunnan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1,China;4.YunnanUniversityofTCM,KunmingYunnan650500,China)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n elderly care in whole China for ethnic minority groups(EMG).It retrieved and sorted out Chinese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the period of 1985 to 2017 based on domestic authoritative database.Systematically reviewed it from three dimension as guarantee,health and participation by bibliometrics method whi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WHO “Active Ag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terature amounts of elderly care research literature for EMG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Han nationality,but the number of studies was increasing with years.Totally 345 EMG closely-related ageing papers were published during 32 years,research scope was expanded gradually.The related research of aiming at “Active Aging” three dimensions for EMG was less.Security was mostly investigated for EMG in China with a major research interesting on elderly insurance.The number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health was less,while there was a large room for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research.There were a few studies on needs in health services for EMG elderly,but much less on supply side.Participation was the least investigated for EMG ageing in China.Thus it can be seen,under “Active Aging” three dimensions,the space of elderly care research for EMG in extension field and increasing deepening was huge.

ethnic minority groups(EMG),active ageing,security,health,participation,bibliometrics

2017- 10- 11

10.3969/j.issn.1003-2800.2017.11.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机构养老的需求与供给研究(15BRK029)

张开宁(1949-),男,湖南长沙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老年健康方面的研究。

R161.7;C913.6;F840.67

A

1003-2800(2017)11-0010-05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养老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养生不是养老
多元民族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