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英语选修课设置的一点设想

2017-11-26刘颖

文教资料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大学英语教学

刘颖

摘 要: 本文从学生需求、社会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角度指出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并在学生中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大学英语选修课设置的四种课程类型,并提出大學英语选修课开设前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 大学英语选修课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英语教学的逐渐重视,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学习英语,所以部分大学生入学时英语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对这部分学生来说,传统的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从我校的实际情况看,大学英语课程实行两年的大学英语基础教学,新生入学后根据高考成绩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分别从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第一册和预备级开始教学,根据期末考试的英语成绩进行适当的升降级。第二学期A级学生可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第二学期已有部分学生通过国家四级考试,第三学期这部分学生已经参加并大多通过六级考试,为满足这些通过四六级考试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大学英语必修课之后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以达到学生的个性化要求,确保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不间断,从入学到毕业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机会。

大学英语教学以传授语言技能为主,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较弱,无法形成批判性思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高校应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既促使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

因此,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开设应该既能巩固学生语言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与大学英语必修课相辅相成,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调查

2016年初,笔者对所教班级中40位在第三学期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并进行访谈。这部分学生经过大学英语必修课的学习,语言水平较扎实。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显示,89%的学生认为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是必要的,68%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的开设可以帮助他们“不间断地进行英语学习”,40%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的开设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运用能力”,37%的学生认为开设选修课的作用是“扩大视野”和“培养兴趣”,40%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的开设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的竞争优势”。从结果看,学生十分期待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开设。

对于开设选修课的类型,学生提到最多的与文化相关的课程,比如中外文化对比、英美概况、西方礼仪文化、圣经故事、希腊神话等;其次是部分学生想学习接触跟专业相关的英语语篇和词汇,选修一些比如会计学英语、科技英语等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再次部分学生想考各类证书的培训课程,比如考研英语、托业考试、商务英语考试、为了将来的就业需要;最后部分学生想拓宽知识面,要上影视欣赏、演讲与辩论这类课程,部分学生要求开设语言应用类的课程,比如商务英语写作、口译等课程。

三、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的设置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对应的三大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结合对学生需求的调查,笔者认为选修课可分为以下课程,与必修大学英语课程相辅相成。

1.文化通识类课程:文化对比或者文化概况类课程。此类课程适合针对在第三学期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学生在第四学期开设,属于限定选修课。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满足不了这类学生的需求,而必修大学英语课程开设两年,为了学分与其他学生一致,对这类学生开设文化通识类限定选修课,要求在第三学期通过六级的学生都选修。这部分学生语言能力弱,此类课程的开设可以为他们拓宽知识面,培养文化素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2.听说读写译单项类课程:开展听说读写译的专项课程,属于任意选修课,与大学里开展的其他类选修课性质一致,可在大三的上学期开设,适合针对基础在某一方面薄弱的学生开设。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对自身情况的判断,选择听说读写译这五项中自己较薄弱的一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必修英语内容。

3.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类课程:例如科技英语、会计英语、服装英语、经贸英语等课程。这类课程适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开设,性质属于限定选修课,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的ESP课程。社会各行各业尤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需求是多元的,很多大的外企不仅需要毕业生具备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需要具有用专业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从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到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已经成为一大趋势。这类课程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在真实的语境中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4.实用类课程:此类课程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开设,性质属于任意选修课。大三学生即将面临毕业,许多学生为了工作的需要,计划参加各类与英语相关的考试,比如商务英语考试、笔译口译资格考试或者是托业考试,而这类考试的难度已经超过基础必修课的难度,因而针对有这类需求的学生可在大三下学期开设此类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四、大学英语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体看,我国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开设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不少的问题。

首先,开设哪些课程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具体要求的描述很模糊,导致学生在选课时产生困惑。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先列出这四类课程具体包括哪些,比如文化通识类课程包括英美概况、中外文化对比、西方礼仪文化、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化导读等;听说读写译的单项课程可以开设英语语音、英语视听说、英语报刊选读、英语写作等课程;ESP课程根据学院公外五大系不同专业的需要,开设汽车英语、服装英语、会计英语、物流英语等课程,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实用类课程比如雅思培训、托业培训、国际商务英语、考研英语等,为学生的就业等提供帮助。在这四大类课程中,听说读写译单项课程可结合自己的语言技能的薄弱方面进行选择,ESP课程根据专业的需要进行选择,实用性课程根据就业的需求,相对来讲,这三类课程在选课上学生的困惑会相对小一点,对于这三类课程来说,授课教师在开课前应明确标明这些课程的课程描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等,学生基本对这些课程都有大致的了解,不盲目地选择。对于文化通识类课程,相对来讲比较复杂一点,首先应该在开课前通过网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这些课程的层次,初级阶段应该是英美国家的社会礼仪文化,中级阶段应该导入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由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英语语义方面的差异,高级阶段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这些课程同样需要授课教师给出课程描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等,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课。endprint

其次,大学英语选修课还缺乏合适的教材。选修课的教材虽然引起出版界的关注,但建设相对滞后。因为必修英语课所有本科院校都可以用同一种教材,必修课仍然是主导地位,所以仍然是出版社的首选。而大学英语教师都在为合适的教材发愁,大多拿着自己整理的讲义上课,甚至是不用教材,直接用电子课件上课。鉴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出版界应该深入调查社会需求、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制定统一的理论指导,改变思维,与各大高校协作,合理搭配教材的编写人员,出版适合对应选修课的教材。

再次,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教师特别是上ESP课程的教师缺乏师资培训,部分高校没有成熟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师资队伍。大学英语选修课的ESP英语教师大多承担着大学英语必修课的教学,教学负担重,受到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影响,没有足够多的精力投入选修课的教学。大多数大学英语选修课老师都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字、文学专业,虽然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但由于对一些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對某些领域的专业术语很难解释清楚。为弥补这两个缺陷,高校应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工作,让大学英语选修课老师全力投入选修课教学,让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让英语教师学习一两门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深入了解学科背景,同时定时培训ESP课程的老师,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知识,从而与时俱进。

五、结语

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个性化和多元化,促使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开设成为一种趋势。但在大学英语选修课大规模开设之前,还应该对学生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编写合适的教材,对上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教师进行专业课培训,为学生综合使用英语和将来就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31):47-50.

[3]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8.

[4]宋永燕.高等院校开设英语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7):46.

[5]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2011(5):1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门用途英语大学英语教学
高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改革探索
护理英语课程需求分析与研究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ESP对军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